2月22日晚間,藏格控股(000408,股吧)(現股票簡稱“*ST藏格”)公告稱,肖永明因涉嫌非法采礦罪,已于2021年1月29日被青海省公安廳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
在巨龍銅業、藏格控股以及藏格集團背后,其實際控制人均為肖永明。這位籍貫四川安岳、從開飯店起家的格爾木風云人物,在經歷幾十年的高速擴張后,正處于罕見的逆風時刻。
據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了解,肖永明1964年出生于四川安岳石羊鎮,17歲起開始幫助父親打理生意,后在格爾木開辦飯店,完成早期資本積累后跨界進入鉀肥產業。在青海當地政府主導的產業整合浪潮下,藏格一路并購了以國企瀚海集團為首的多家鉀肥企業,實現快速擴張。
2018年,肖永明以210億元財富登上胡潤百富榜,位列青海首富。然而,自2019年開始,藏格系資金問題持續發酵。藏格集團對上市公司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行為披露后,肖永明出讓了名下國內第一大銅礦——巨龍銅業以償債。
2020年12月,肖永明被深交所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并被處以五年市場禁入。
資金問題持續發酵 出讓巨龍銅業償債
藏格控股2月22日公告顯示,肖永明被采取強制措施,涉及其于2006年收購上海宏筑物資有限公司(“宏筑物資”)100%股權,宏筑物資持有青海焦煤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青海焦煤”)40%股權,上述收購完成后,宏筑物資成為青海焦煤參股股東;2011年,宏筑物資將其持有的青海焦煤全部股權轉讓給臻鵬熠霄(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上述轉讓完成后,肖永明先生及宏筑物資不再持有青海焦煤股權。
藏格控股表示,肖永明及宏筑物資所涉上述事項,與公司及公司所屬企業無關,且發生在2016年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前。公司未因此受到不利影響,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
肖永明為藏格控股及藏格集團實際控制人。藏格控股2020年三季報顯示,肖永明及其一致行動人西藏藏格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四川省永鴻實業有限公司合計持有上市公司73.37%股權。藏格集團及永鴻實業則均由肖永明和其家人持股。
2019年以來,藏格集團資金問題一度持續發酵。
2019年5月,藏格控股公告承認,藏格集團及其關聯方發生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行為。藏格控股的控股股東藏格集團與實控人肖永明之后承諾,將所持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下稱“巨龍銅業”)37%股權折價轉讓給旗下上市公司藏格控股,以抵償對上市公司的資金占用,交易標的作價25.9億元。
2019年7月,藏格控股公告表示,控股股東以資抵債暨關聯交易標的巨龍銅業37%股權的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工作已經完成。
風波之中,肖永明于2019年8月卸任藏格控股董事長,且退出上市公司董事會。次月,深交所發布《關于對藏格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紀律處分的公告》,對藏格控股、肖永明等予以公開譴責的處分。
巨龍銅業曾是肖永明旗下另一重要資產。據介紹,巨龍銅業主要從事銅多金屬礦資源的勘查、開發、加工和銷售;公司旗下的驅龍銅多金屬礦銅資源量達1000萬噸,是目前國內已探明的第一大銅礦。肖永明2018年提出以280億元收購巨龍銅業100%股權時一度引起轟動,但該收購未能成功。
2020年以來,藏格系繼續處置巨龍銅業,引入西藏紫金,放棄了巨龍銅業控制權。
藏格控股曾表示,其出售巨龍銅業股權系根據公司發展戰略規劃及經營需要,未來藏格控股將聚焦氯化鉀、碳酸鋰主營業務發展,出售巨龍銅業股權有助于補充發展需要的流動資金,降低資金成本和調整負債結構。
藏格控股還稱,西藏紫金成為巨龍銅業控股股東,負責巨龍銅業的開發、投產、運營,有助于巨龍銅業早日投產創收,實現收益。
就交易進展,2020年7月中旬,藏格控股公告稱,出售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6.22%股權事項,相關交易已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及交割工作,公司已收到西藏紫金支付的股權轉讓款4.82億元,西藏紫金已成為巨龍銅業控股股東。
據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報道,2020年6月末,藏格控股董事長曹邦俊接受采訪時曾稱“最困難的時候都過去了”。
曹邦俊就肖永明出讓巨龍銅業表示,“這步棋既保住了自己(指肖永明),也保住了上市公司”,并表示藏格控股目前需要保持經營穩定,加強修煉“內功”。
但藏格系風波并未就此平息。2020年9月,藏格集團及肖永明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20年12月,深交所公告稱,查明藏格控股及相關當事人存在定期報告存在虛假記載、重組業績補償方未履行業績承諾補償義務、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未披露 2019 年度業績預告、控股股東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諸項違規行為,決定對藏格控股、藏格集團、肖永明等給予公開譴責的處分,時任董監高亦被給予通報批評。
深交所公開認定肖永明五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出身四川小鎮,17歲幫父親打理生意
2018年,貝殼財經記者曾赴青海實地探訪。肖永明老家四川安岳石羊鎮位于四川省會成都以東140多公里,父親肖方林。2017年10月,肖永明開直升機回石羊鎮的照片曾在網絡流傳,引發外界對于這位青海首富的關注。
根據公開簡歷,肖永明1964年7月出生,1981年至1995年任安岳永鴻塑料廠副廠長。這意味著,17歲的肖永明就開始幫助父親打理生意。
肖永明事業的關鍵在格爾木,在這里,他開辦了一家飯店——小小酒家,以此為基礎進入鉀肥行業。
有媒體描述說,上世紀90年代,凡是來過格爾木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小小酒家,它是當年格爾木餐飲業界的一個標桿,也是肖永明鉀肥產業的起家之地。而就是一家小飯館,改寫了格爾木四川商人的財富史。
開飯館的肖永明,后來進入了格爾木資源最豐富的產業——鉀肥。工商資料顯示,2002年11月,肖永明、林吉芳夫婦共同以實物出資注冊成立了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
一位行業專家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我國的鉀鹽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察爾汗鹽湖和新疆羅布泊鹽湖,察爾汗鹽湖就位于格爾木,鹽湖以青藏鐵路為界,路西的資源屬于省屬國企鹽湖集團,路東則是格爾木市地方企業,以前是以格爾木鉀鎂廠為首的一批企業,整合之后如今主要是藏格鉀肥。
成立之時,藏格鉀肥在格爾木并不起眼,那個時候,當地的鉀肥巨無霸有兩家,一家是鹽湖集團,另一家是格爾木鉀鎂廠,均為國企。
據官網介紹,鹽湖集團是青海省省屬大型上市國有企業,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鉀肥工業生產基地。而格爾木鉀鎂廠(其后改制為青海瀚海集團)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是格爾木市國企,是我國的第二大鉀鎂鹽生產基地。
開飯店出身的肖永明,在“移民城市”格爾木積累了不少資源。格爾木的一位消息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鉀肥企業要做大,第一要有資源,第二要有技術。
“飯店老板”肖永明趕上了時機。
2000年3月,青海昆侖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背景是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的資源整合。一位鉀肥行業資深專家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當年政府之所以要推動察爾汗鹽湖資源整合,主要是因為資源有限、寶貴,而當時的開發卻是小、散、亂,對資源浪費比較大,鉀肥品質也不高。
此時,肖永明的藏格鉀肥尚未成立。在昆侖礦業的股權結構中,格爾木市鉀鎂廠是大股東,持股55.25%;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空軍鉀肥廠是第二大股東,持股27.62%。
四年后,肖永明入股了。
2004年3月,昆侖礦業股東會通過決議,同意青藏鐵路開發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大柴旦清達化肥有限責任公司、大柴旦西海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對昆侖礦業現金增資100萬元、100萬元、50萬元、50萬元。出手100萬元的藏格鉀肥,在昆侖礦業持股比例僅為1.25%。
肖永明繼續增持。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甘肅省產權交易所獲悉,2005年9月5日,受蘭州軍區后勤部委托,對位于青海格爾木察爾汗的藍天鉀肥廠整體產權通過公開競投方式轉讓,成交價8050萬元,接盤方正是藏格鉀肥。
經過一系列收購和增資,此時藏格鉀肥在昆侖礦業的持股比例已增至15%,位列第二大股東,但與昆侖礦業大股東青海瀚海集團(由格爾木鉀鎂廠改制而來)仍無法相比,后者持股比例達46.73%。
肖永明又一次等到了東風。
2007年8月,青海省國土資源廳下發《關于責令青海昆侖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整合為緊密型公司的通知》,責令昆侖礦業采礦許可證劃定范圍內企業整合,組建緊密型股份制公司,杜絕亂采濫挖、爭搶資源。
一位鉀肥行業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昆侖礦業成立之后,各家企業爭奪資源的現象仍然存在,整體開發并沒有統一計劃,故而政府又開始主導新一輪整合。
一位格爾木市知情人士透露,當時政府批的小廠子太多,亂采亂挖,對長期不利。政府為了保護資源、減少浪費,所以主導進行路東產業整合。當時是鉀鎂廠(即瀚海集團)在主導整合,后來鉀鎂廠又被藏格兼并。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這一輪整合開始之前,2007年7月,格爾木市政府官網刊發題為《鉀肥養肥的格爾木巨富》的文章稱,在格爾木,肖永明儼然已成為川商的楷模,一談起肖永明,川商們立馬一臉肅然,顯出崇拜的神情。
一個月后,即2007年8月,昆侖礦業股東會通過決議,一致同意藏格鉀肥、格爾木慶豐鉀肥作為收購方。9月,昆侖礦業股東會通過決議,一致同意藏格鉀肥、慶豐鉀肥于9月20日前各繳納2億元收購保證金到察爾汗鹽湖管理局賬戶,以體現收購誠意及保證整合工作順利進行;藏格鉀肥按期繳納了保證金,慶豐鉀肥未能按期繳納保證金。于是,藏格鉀肥被確定為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的資源整合主體。
此時,作為鐵路以西的青海省大型國企,又是同行業老大的鹽湖集團,沒有參與這一輪整合。
“整合時期,鹽湖集團覺得難度太大,就慢慢放棄,政府看到其也不積極,就沒實施。”格爾木的消息人士表示,鹽湖集團那時正忙于百萬噸項目,而且集團資源集中在(鐵路)西部。另外,在整合的時候,企業也比較困難,當時甚至從銀行貸款發工資。
肖永明則有著金融機構的支持。
上述消息人士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藏格有青海省農行的支持。藏格投產時就從農行獲得第一筆流動資金貸款600萬元,到2010年,也就是整合基本完成的時候,農行為其發放了超過25億元的貸款。
據藏格鉀肥2015年借殼時披露的材料顯示,2009年3月6日,藏格鉀肥以38364萬元受讓青海瀚海集團85.82%的股權。
格爾木政府官網一篇文章曾就此評價稱,兩大鉀鹽公司的并購,標志著察爾汗鹽湖鐵路以東資源整合工作啟動,也標志著青海昆侖礦業有限公司向組建緊密型公司邁出了關鍵一步。
據格爾木市官網,2009年3月格爾木市委書記王西秦考察原瀚海集團公司生產車間時要求,藏格鉀肥要妥善安置好整合企業職工,切實履行好維護社會穩定職責,讓廣大職工看到希望、增強信心。
收購了瀚海集團后,藏格鉀肥很快躍居行業第二。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格爾木市政府獲得的整合報告顯示,為推進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藏格鉀肥作為內部整合的唯一收購方對察爾汗鐵路以東鉀肥企業進行整合。整合工作于2007年開始,于2013年5月結束,先后陸續整合了14家小鉀肥生產企業。
2018年7月15日,藏格控股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發行股份收購巨龍銅業100%股權,后者暫作價280億元。巨龍銅業的凈資產預估值為280億元,較所有者權益20億元增值260億元,增值率1300%。
這一事后風波不斷、最終流產的超級重組,也成為迄今為止肖永明事業的巔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