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成為第一個正式宣布全面放開城鎮落戶條件、全面取消城市落戶限制的省級行政區。
一向低調的江西,正以“史無前例”的全省域落戶松綁力度,怒刷存在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2月23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江西省委辦公廳、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
根據《意見》,江西省將全面放開城鎮落戶條件,全面取消城市落戶限制,并以具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或合法穩定就業為戶口遷移的基本條件,取消參加社保、居住年限、就業年限等限制。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繼全國多地密集出臺人才落戶新政之后,江西成為第一個正式宣布全面放開城鎮落戶條件、全面取消城市落戶限制的省級行政區。
全面取消城市落戶限制
江西此次出臺的落戶政策堪稱貨真價實的“零門檻”。
根據《意見》,江西將以具有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或合法穩定就業為戶口遷移的基本條件,取消參加社保、居住年限、就業年限等限制,全面放開城鎮落戶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也是《意見》的重頭戲。文件指出,江西常住人口將享有與戶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就業創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
比如在備受關注的社保方面,《意見》規定,常住非戶籍人口和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的,應當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而對于持有常住地居住證的常住人口可參加常住地基本醫療保險,個人按當地居民相同標準繳費,財政按當地居民相同標準給予補助,并按規定享受有關社會保險待遇。
《意見》還強調,江西省養老保險將實現按規跨省或地區轉移接續。具體而言,城市常住非戶籍人口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以按規定跨省或跨地區順暢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可以按規定在企業職工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之間順暢轉移接續養老保險關系。
此外,江西還將穩妥有序探索推進門診費用異地直接結算,提升就醫費用報銷便利程度。同時強化醫保關系轉移接續管理服務,確保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跨制度、跨地區流動時能夠連續參保。
做大做強“大南昌都市圈”
在區域協調發展方面,《意見》亦有著墨。
根據《意見》,江西將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城際、縣域間流動機會均衡。深入實施一圈(大南昌都市圈)引領,兩軸(滬昆、京九高鐵經濟帶)驅動,三區(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贛東北開放合作、贛西轉型升級)協同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大中小城市網絡化發展的城鎮體系,以城帶鄉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拓寬城市間流動空間。
其中,大南昌都市圈是江西近年來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6年8月,江西就曾出臺《南昌大都市區規劃(2015-2030)》。
2019年8月,江西正式出臺《大南昌都市圈發展規劃(2019-2025年)》。根據這份規劃,大南昌都市圈將形成“一核兩極兩軸、三組團多支撐”的都市圈格局,并明確提出“支持南昌市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邁入“十四五”時期,大南昌都市圈還將繼續成為江西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近日公布的江西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多次提及大南昌都市圈,并進一步明確了都市圈發展的五大重點方向,即:基礎設施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要素市場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生態環境一體化。
交通互聯是發展都市圈的必要條件,也是江西打造大南昌都市圈的發力點。去年11月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印發的《大南昌都市圈綜合交通規劃(2019~2025年)》提出,大南昌都市圈將著力構建形成“一核六中心,兩環九射線”都市圈綜合交通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大南昌都市圈3個“1小時出行交通圈”。
圍繞“打造軌道上的都市圈”,江西還將以南昌市中心城區和贛江新區為核心,以軌道交通和快速路為重點加快構建1小時城市通勤網。與此同時,加快推動城市軌道交通項目規劃建設,推進南昌城市軌道交通向周邊城鎮合理延伸。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