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最愛打拼的閩系房企,似乎都拼不動了。
曾經風光無限,從走上神壇到跌落如今,不過短短四五年光景。
泰禾窮途末路,福晟債臺高筑,融信賣了總部大樓,廈門國貿(600755,股吧)直接宣布退出房地產行業……
在鄭州,閩系房企虎踞龍盤十幾載,卻也上演了「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的故事,升龍遠走,泰禾壯志未酬,福晟曇花一現……
閩系房企的風光,從此一去不返?
.01.
地產江湖中,閩系房企自成一派,以福建人骨子里敢打敢拼的精神,完美詮釋了「愛拼才會贏」的真諦。
閩系房企是如何敲開鄭州大門的?
在鄭州地產史上,閩系是較早進入的外來房企,曾有兩次入鄭高潮。
最早可追溯到2005年升龍集團進駐鄭州,開啟鄭州城改大幕。之后,錦藝、寶龍等紛至沓來,形成第一波閩系房企入鄭高潮。
閩系房企分為南北兩派,南派誕生于廈門或以廈門為主戰場,如世茂、旭輝、中駿等;北派則以福州為大本營,如泰禾、陽光城(000671,股吧)、融僑、融信等。
升龍從不歸于南北兩派,卻是第一個來鄭州淘金的閩系房企。
2005年,當升龍擊敗建業和金城簽下燕莊,建設曼哈頓廣場時,閩系房企作為一個整體,尚名不見經傳。
率先出門闖出名氣的,是世茂和泰禾。
世茂北去上海,憑借世茂濱江花園一戰成名,曾請來梁朝偉代言,面向全球發售,首次開盤便冠銷上海。
泰禾直接去了北京,開發「運河岸上的院子」,后更名中國院子。拿地時黃其森自信地說:“我們要打造中國第一豪宅別墅!”
那時,可能誰也不會想到,閩企中最先逐鹿中原的,會是升龍?
在鄭州,升龍以新加坡城市綜合體吉寶為學習藍本。4年之后,搭載著沃爾瑪、賽博數碼廣場、必勝客等連鎖企業的曼哈頓全部建成開業,一舉成名。
曼哈頓的開發模式,一時間成為鄭州城中村改造的模板。
房企紛紛效仿,鄭州其他各區也紛紛向升龍拋出橄欖枝,希望能在自己的地盤上,再造一個城改標桿。
據統計,升龍在鄭州一共改造了14個城中村項目,舊改面積達2200萬平方米,是名副其實的「舊改王」。
母庸質疑,中國三大舊城改造模式之一的「鄭州模式」,升龍是首創者之一,其標準模式是:安置房+商品房+大體量商業。
升龍也順理成章成了鄭州地產江湖的頂流,2012、2013年,連續兩年登頂年度銷量排行榜首。
這也是閩系房企在鄭州最為風光的日子。
尤其是2013年,升龍在鄭州的銷售額突破百億元,率先引領鄭州房企進入「百億」時代。
此一時期,寶龍城市廣場曾給鄭東新區帶來短暫的期待;錦藝打造的第一個項目錦藝國際華都,成為西區品質、時尚的代名詞,尤其是商業部分,從A區開到C區,營業額僅次于中原萬達。
閩系房企充沛的資金和豐富的開發經驗,與當時鄭州求發展的思路不謀而合,促成了閩系房企在鄭州的高光時代。
.02.
升龍在鄭州風光無限的時候,也是閩系房企快速崛起之時。
從2013年開始,閩系房企作為一支強悍軍團,異軍突起。
到了2015年,TOP30強榜單里,閩系占了6席,分別是世茂、泰禾、旭輝、正榮、陽光城、融信,并且銷售額都突破了300億。
此時,閩系典型房企紛紛轉變戰略,除了布局一二線城市之外,同樣也布局全國重點潛力城市。
人口基數龐大,戰略位置明顯的鄭州,自然成了閩系房企競相布局的重點。
2015年之后,是第二波閩系房企入鄭高潮。
從融僑布局南龍湖開始,之后則是旭輝、陽光城、泰禾、正榮、福晟、世茂、融信等陸續到來。
與升龍時期不同的是,這波閩系房企入鄭,殺伐果斷,布局迅猛。
融僑2015年落子南龍湖后,短短兩三年就實現了「五子登科」。
陽光城更是自帶追光,在2016年9月經開區一宗土地爭奪當中,鏖戰群雄11小時,大戰636回合,以292%的高溢價率拿地,首入鄭州。
隨后,陽光城又轉戰中原區,拿下石羊寺城中村改造用地。再之后,又布局南龍湖,開發陽光城麗景灣。
當然,最高調又最躊躇滿志的還是泰禾。
2017年,從升龍手里接過金岱里項目后,泰禾金尊府落地。隨即通過一場聲勢浩大的發布會,讓鄭州人民見識了財大氣粗的「院子專家」。
發布會地點選在會展中心軒轅堂,主持人是名人蔣昌建,就連贈送給嘉賓的杯子都頗具價值,做工相當精細。
據說,泰禾整場發布會花費高達270萬,光請景甜一人就花了100萬。
發布會20來天后,黃其森高調給鄭州定下了300億銷售額的小目標。
這并非全是吹噓,按照當時泰禾在鄭州的部署,300億是有可能實現的。當時,泰禾至少已經在鄭州布局了三個以上的項目,分布于管城、楊金、上街等區域。
而更大的底氣,可能是閩系房企走上神壇的時代背景。
2016年,閩系房企占了百強榜的20%,而且在土地市場上攻城略地,令對手膽寒。
當年,閩系房企被稱為「地王收割機」,哪里有地哪里就能看到閩系房企的身影。有江湖傳說,某閩系開發商招待媒體到一半,匆匆離場,“各位,我要去拍地了,等我的好消息。”
到2018年,克而瑞房企排行榜20強中,閩系房企就占了5席,其中有6家閩系房企銷售額達到千億。
.03.
只可惜,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從走上神壇,到泰禾、福晟等的窘況,閩系房企的高光,僅僅持續了四五年光景。
2020年頒布的「三道紅線」,被萬科郁亮稱為「十年未有的行業巨變。」
對于高杠桿、高負債的閩系房企,更像是比賽終止的一聲哨響,一切塵埃落定。
泰禾還不知道能不能等到萬科伸出援手。
福晟雖然將49%的股權及福建六建19%的股權拱手讓給世茂,但目前仍是謎團重重,前途未卜。
融信兩年前才搬進上海總部,宣布開啟2.0時代,轉眼卻賣掉了總部大樓;廈門國貿則直接宣布,未來五年內逐步退出房地產行業。
千帆側盡,不勝噓唏。
在鄭州,升龍代表的閩系高光時代也已成絕響。
泰禾高調入鄭之后再無續曲,金尊府、中州院子早已易主盛澳。
號稱全國第四座大院產品的東府大院,未及正式銷售就已人去樓空,只剩下空蕩蕩的售樓部還在敘說著,這個「亞洲十大超級豪宅締造者」曾經圖謀中原的野心……
憑借錢隆城、興隆城兩大流量盤,在鄭州打出名氣的福晟,身家一半「委身」世茂。
曾經誓要做出高端品質的福晟九州府,默默圈完一波錢后,售樓部已尋不見「福晟」二字,據說要被某渝派房企接盤。
而更多的,則是平平無奇,泯然眾房企。
在克爾瑞「2020大鄭州房企全口徑銷量榜」上,TOP20強中,已無閩系房企的身影。
2020年河南房企TOP30強榜中,同樣沒有一家閩系房企。
至少在中原大地,閩系房企作為一個整體,已然輝煌難再。
虎踞龍盤十幾載,閩系房企究竟給鄭州留下了什么?這注定會是一個復雜的問題。
比如升龍,一方面,它創造了獨有的城改模式,打通了鄭州城中村改造難的痛點;另一方面,它在攫取大量利潤的同時,也留下了一地雞毛,產品飽受詬病,交房必維權等。
后續進駐的閩系房企,也曾給這座帶來過美好的期待,比如泰禾,曾經燃起了很多人對中式院子的向往。
他們敢于冒險,敢于吃螃蟹的進取精神,也感染了這座城市的許多開發商。
但同時,部分過于激進、輕視產品的閩系房企,也給很多人留下了陰影,成為很多業主心中難以言說的痛。
三光有影誰能待,萬事無根只自生。
.04.
有人辭官歸故里,也有人星夜赴考場。
閩系房企潮水退去時,亦有一些后起之秀逆流而上,展露優秀成長基因。
比如去年底香港上市的大唐地產,17年到19年,年復合增長率約89%,一度被貼上了“黑馬”的標簽。尤其是亮眼的降負債速度,3年內凈負債率從1087.9%下降至119.2%,下降幅度超過900%。
還有剛剛跨過千億門檻的中駿集團,近三年銷售復合增長率維穩在56%。“一體兩翼”戰略穩步推進,在地產主業上,中駿已進入超60個城市。
商業方面,中駿曾提出“5年100個商業綜合體”的計劃,2020年加速落地,年內已新拓展20座中駿世界城,目前已開業和在建項目共41個。
在2020年全國商業綜合體拿地排行榜中,中駿排名第三,緊追萬達、新城。
如今,面對新一輪地產調控洪流,誰會最終成為時代的出局者,誰會成為創造者?
也許,只有時間會替敢拼、愛闖的閩系房企,回答這個問題。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對于閩系房企而言,也許真的就如那首傳唱大江南北的歌中所寫:
一時失志毋免怨嘆,一時落魄毋免膽寒。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樓市觀瀾。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