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星期一發表2021年貿易議程報告,指責中國通過脅迫性的不公平貿易侵犯美國利益,并表示美國將使用一切可用的工具,建立一個比零敲碎打更系統性的全面戰略應對中國挑戰。另有報道說,美國正與盟國加強溝通,確保半導體工業等基礎領域的先進技術掌握在西方手中。
拜登政府不斷表示他們在評估上屆政府的對華政策,但華盛頓最近釋出的各種信息顯示,繼續使用強硬手段對抗中國的思路已在新政府中形成。特朗普政府遏制中國的戰略目標將被延續,有可能調整的只是對付中國的手段。
跳出中國立場的本位看美國強硬對華政策,我們可以尋到這當中的傳統地緣政治邏輯。美國不習慣中國崛起,在感情上不接受,對強大起來的中國有戰略疑慮,希望采取包括有些極端的防范措施,都可以在這個傳統邏輯中找到依據。
但今天是21世紀,不是進行野蠻地緣政治搏殺的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今天的世界已經連接在一起,全球化總體上極大增進了全人類的福祉。在今天開展地緣政治博弈,需要比過去更講理些,要有底線,否則就有可能搞成踐踏基本道義的邪惡策略。
無論美國人還是中國人、拉美人、非洲人,都是人,都有追求過好日子的權利。美國對華政策凡是以促進美國發展、增強美國力量為目標的,即使讓中方感到壓力,我們也不說什么。但是那些以阻止中國繼續發展、甚至推動中國經濟向后退為目的的政策都是邪惡的,因為那些政策直接危害14億中國人民的利益,指向了對中國人越過越好這一天賦權利的剝奪。
美國希望保持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領先,完全可以理解。他們采取措施來保障推動相關技術進步的資源朝著美國集中,更多留在西方,也說得過去。但是他們如果把正常向全世界的技術產品出口單獨將中國劃出來進行排斥,而且目標是讓中國的相關技術應用落后于西方國家,以此來削弱中國整體科技進步能力,就成了邪惡的。
從保護知識產權的角度限制中國是一回事,破壞中國的科技研發能力完全是另一回事。前者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一部分,后者則是地緣政治思維的邪惡發作。
中國有14億人口,比西方加起來還要多,比主要西方國家的人口總和更要多得多。中國發展無疑是全球人權事業最為宏大的工程,而中國發展需要相對友善的國際環境,包括公平的貿易和技術交流條件。
美國和一些西方人希望他們永遠處在全球發展的中心位置,中國等發展中國家長期圍繞他們的利益轉,為他們生產廉價商品,提供原料和市場,固化這一利益格局。這樣想一想是可以的,在不引起沖突的情況下搞一些自己的利益保護也能夠容忍,但是采取強力措施打壓發展中國家的進步能力,告訴中國這樣的大國“你們就該受窮”,這就是邪惡。
邪惡的政策不可能在21世紀得到廣泛而持久的跟進,希望美國的執政團隊看清潮流和大勢,不要嘴上喊人權,卻在實際行動上試圖剝奪14億中國人民的神圣權利。現在中國人都認為美國想遏制住中國的繼續發展,試問,難道這不是華盛頓的最大目標嗎?我們最后要說,在21世紀行此邪惡之事,失敗是注定了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