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伊始,CSR人便開始了一年的忙碌。今年公司的CSR規劃怎么做?CSR領域又有什么樣的重點……本文或許能提供一些好的啟發和思路。
過去的一年,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大量企業帶來了困難和挑戰,但是也帶來了機遇。
很多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在危機中發現了新的履責路徑,在不確定性中開創新的局面,實現了可持續運營;一些企業更是逆勢上揚,通過業務模式的創新或產品創新升級實現了比疫情之前更好的發展。
這其中的關鍵是看企業如何從負責任的視角出發,打好社會責任這張牌。
GOLDENBEE
從價值鏈視角看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新冠疫情對企業的影響體現在很多方面,從價值鏈的視角來看,既有來自消費端或客戶端的影響,也有來自企業自身及其供應鏈端的影響。
一是來自消費端的影響。為防控疫情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如旅游限制和保持社交距離等導致消費者消費傾向發生變化,極大減少了外出購物、外出就餐和外出旅游等接觸性消費,這對旅游、餐飲、酒店、商場等容易發生人員聚集的行業造成極大的影響,與這些行業相關的廣告、租賃、地產等行業也受到了相應的沖擊。
二是來自停工停產和招工難的影響。疫情加上春節假期放假,全國各地停工停產,工人回家過春節,很多企業在需要復工時面臨招工難的問題。
三是來自下游客戶取消訂單的影響。一些企業不是自身遇到問題,而是供應鏈下游出現問題。比如一些國外服裝品牌因為疫情而取消訂單,使得很多國內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受到沖擊。
四是來自上游供應商的影響。一些企業因為上游供應商無法復工復產并按時提供必要零部件而受到影響,或者因為交通受限而無法及時獲取必要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而受到影響。
GOLDENBEE
疫情期間企業社會責任的不同表現
面對困難,不少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疫情防控、人們生產生活和經濟的正常運行作出了積極貢獻。
主要有以下不同的履責表現——
一是最直接的方式:捐款捐物,支援全國特別是武漢抗疫。
二是很多企業發揮專業優勢,為抗擊疫情提供相關的產品和服務。除了直接幫助抗疫之外,還有大量企業通過幫助客戶、用戶、消費者、中小企業等提供應對疫情影響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很好地實現了自身業務的發展。
三是發揮企業的影響力,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抗疫知識。不少企業充分發揮品牌影響力,呼吁大眾保持社交距離,戴好口罩,向公眾普及抗疫知識。
上述不同的做法在公眾中的感知度是不同的。
在一項對企業戰疫行為的公眾調查中,有85.5%的受訪者最欣賞企業為疫情防控“提供技術支持”,82.8%的受訪者最欣賞企業為疫情防控“捐贈產品或醫療物資”,僅有53.8%的受訪者最欣賞企業的“捐款”行為。
這也部分反映了利益相關方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期望與企業的核心業務、與實際問題的解決越來越相關。
GOLDENBEE
未來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的新思路
進入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復雜。面對挑戰,關鍵看企業能否及時抓住機遇,適應新變化,調整策略,渡過困境,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
一是要更加注重與企業核心業務的結合,沒有企業的健康成長就沒有社會責任。
一直以來,很多企業將社會責任看成是慈善捐助和公益活動,并沒有和自身業務運營聯系起來,在企業績效好的時候可以較好地支持公益活動,但是一旦企業經營出現問題,這項工作就會受到影響。可以說,沒有企業的健康成長,就不可能有充分的資源來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
這次疫情促使企業在經營受到挑戰時不得不停下來思考業務如何發展,思考客戶和社會的需求,在幫助解決利益相關方和社會需求的過程中開創新的商業機會,與利益相關方實現更緊密的合作。雖然企業可能并沒有直接捐款或者開展公益活動,但是卻在提供專業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創造了更多的社會價值,從疫情中企業社會責任的優秀實踐案例中也可以看到這一點。
二是要更加注重價值鏈上下游之間的伙伴關系建設,構建產業鏈價值鏈利益共同體。
此次疫情對很多行業和企業的影響,直接體現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方面。
對于汽車行業、電子信息行業等供應鏈環節較長的行業,一旦其中一個環節的供應出現問題,就會導致最終產品的生產受到影響,并間接影響價值鏈上其他企業。
疫情期間,很多下游企業通過和供應鏈企業緊密合作克服困難,實現快速恢復生產經營。價值鏈上下游是利益共同體,建設伙伴關系、開展更好的合作對于各方都是有益的。過去供應鏈中的社會責任更多體現的是下游企業對上游企業的監督和審核,而疫情讓下游企業對上游企業的幫助和合作更加凸顯出來,這也為后疫情時代供應鏈社會責任管理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三是更加注重采購商的社會責任,負責任采購會是重要內容。
疫情發生后,出現一些采購商取消訂單的情況,特別是在紡織服裝行業,有些品牌公司和采購商甚至拒絕支付供應商已經完成待發貨的產品,給供應鏈企業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困難。以往是采購商對供應商提出社會責任要求,疫情后這一情況發生了變化,供應商開始要求采購商進行負責任采購,按時支付貨款。
2020年4月22日,包括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組織在內的66家行業組織簽署了聯合聲明,呼吁企業履行職責,為已經完成的生產訂單支付報酬;企業應與供應鏈合作伙伴一起最大限度地保障供應鏈穩定以應對這場危機。同一天,國際勞工組織(ILO)也發起了一項號召,呼吁服裝和紡織企業采取行動來支持受到新冠疫情影響的制造商們。
在社會責任國際標準ISO 26000公平運營實踐這一核心主題之下,議題4“在價值鏈中促進社會責任”的相關行動和期望中指出,組織要“在整個價值鏈中公平務實的對待社會責任的成本和收益,在可能時提高價值鏈中各組織實現社會責任目標的能力,包括恰當的購買行為,如確保支付公平的價格、給出充裕的交貨期,以及穩定的合同關系。”
未來,采購商承擔其負責任采購責任,將不僅僅是要求供應商做好社會責任管理,還需要擔負起自身作為采購商的社會責任。
(本文為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項目《北京企業“走出去”的社會責任風險及盡責管理研究——基于ISO26000的視角》的階段性成果)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金蜜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