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張妍頔)網紅經濟的迅速發展與行業亂象并存的局面引起多方關注,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新京報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昝圣達提交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網紅經濟發展的建議》。
昝圣達認為,國內網紅經濟起步較早,去年因為疫情影響,線下活動大多轉戰線上,導致以直播帶貨為主要形式的網紅經濟十分火爆。走俏的網紅經濟,對于國內企業疫后復工復產、推進經濟回歸健康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其暴露的問題開始顯現,消費者反映強烈。如不加以規范,將會影響網紅經濟可持續發展。
至于網紅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有哪些?昝圣達指出,當前的網紅經濟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網紅主播推銷夸大其辭,有的甚至推銷虛假、偽劣產品,承諾的“最低價”并非全網最低價,買了問題商品或假貨沒人負責售后等等;二是平臺利益驅動推波助瀾,通過掌握著大量網紅資源,經常組織頭部網紅PK活動,平臺和主播炒作獲取巨額經濟利益,有些孩子因此偷偷拿著家長的錢打賞主播,數額幾萬甚至十幾萬的也有;三是毒化社會風氣顛覆價值觀,審丑文化盛行,低俗、惡俗表演隨處可見,對社會尤其是少年兒童影響非常大,惡俗言行常被模仿,嚴重影響了下一代正確價值觀的樹立。
如何引導并推動網紅經濟綠色可持續發展呢?昝圣達在建議中給出了四點建議:第一,必須明確直播平臺管理職責。必須抓緊明確界定平臺管理職責,劃清黃線與底線、紅線,努力營造風清氣爽的網絡輿論與購物環境。第二,強化部門協同監管。要切實抓好《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互聯網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關于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督查,確保其真正落到實處。第三,司法機關適時介入。考慮到線上消費者維權難度,建議檢察機關選擇網紅主播銷售假貨等嚴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典型案例,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人民法院要及時開庭審理,打擊惡意侵害網絡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第四,權威媒體及時引導。要進一步提升政治、大局意識,增強前瞻性,發現問題及時介入,發出理性負責的聲音,規勸或提醒或批評或鞭撻,承擔起主流媒體應盡的責任,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校對 賈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