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專家:游戲規則將根本性改變,亂港分子徹底出局。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4日晚舉行預備會議,通過了大會議程,其中包括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的議案,至此,外界高度關注的如何落實“愛國者治港”,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將從完善香港選舉制度開啟。專家表示,倘《決定(草案)》此次經由人大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將在未來一到兩個月內作出處理,制定改革方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這意味著中央已下定決心,從根本上改變香港長期以來的政治“游戲規則”,即讓政權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讓“反中亂港”分子徹底出局。
新聞發布會現場 圖源:中國網
“中央已下定決心從根本上改變香港政治‘游戲規則’”
4日傍晚,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抵達北京,將列席5日召開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議程公布之后,林鄭月娥隨即發表文章表示,對人大會議將審議有關完善香港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的方針政策表示歡迎。她在社交媒體文章中表示,特區的政治體制是中央事權,“我尊重中央主導制度的完善,再次由全國人大為特區排難解困,特區政府會全力配合,做好所須的本地立法和社會解說工作。”
林鄭月娥(資料圖)。圖自林鄭月娥臉書
此前,對于“愛國者治港”的內涵,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曾表示,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是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的關鍵。為此,要完善有關制度,確保香港的政權機關牢牢掌握在真正的愛國者手中。
對于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相關議題,在4日晚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張業遂做了如下說明: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是特別行政區政治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的情況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需要與時俱進作出完善,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職權,從憲制層面對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作出決定,既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也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責任。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發言人張業遂 圖源:中國網
“中央正式開啟對香港選舉制度的全面改革,意味著中央已下定決心,從根本上改變香港長期以來的政治‘游戲規則’,讓‘反中亂港’勢力在政治體制內和社會上的生存空間快速收窄,進而達到西方勢力對其不再倚重、更多港人對其失去期待、香港走向長期政治穩定的多重目的。”4日晚,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對《環球時報》記者做出這樣的分析。
他同時說,香港選舉制度改革也會讓港人認識到搞政治斗爭與對抗只會把香港拉進危機與深淵,亦使香港亟待解決的諸多經濟社會民生議題更加難以解決,“相信這次改革后更多港人會意識到‘反中亂港’勢力將無以為繼,越來越多的人會轉向尋求愛國者的協助,減少與中央對抗的動機。”
中國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香港憲制秩序長期面臨兩個重大挑戰,一是國家安全,二是民主發展。去年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和今年選舉制度的改革,正是在兩個維度上對香港的憲制秩序進行調整與重構,這是中央以法治的方式和負責任的態度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體現,更為后續香港一系列制度、秩序的重建和完善提供了堅實的基石。
國安法落地僅用月余,香港選舉制度改革要多久?
香港選舉改革將以怎樣的時間表完成修法過程?劉兆佳表示,香港選舉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將效法香港國安法出臺路徑,即整個改革過程將由中央主導,充分運用憲法賦予中央對香港的全面管制權,而非走香港傳統政改“特區提交報告-全國人大決定-立法會表決-特首同意-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五步曲”流程。選舉改革經由全國人大表決后以《決定》的形式定出大方向,授權全國人大常委制定具體的改革方案,再由特區政府依據該方案修改香港一系列有關選舉的法律,落實中央要求。“整個過程預計將很快”。
回顧去年香港國安法落地,從5月21日晚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公布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議程,到6月30日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后正式頒布實施,前后共用時約一個多月。
不過,與國安法直接頒布實施不同的是,選舉制度改革還需要一個香港本地的修法過程。田飛龍表示,因香港本地已有一套選舉制度,所以選舉改革有一個香港本地立法轉化的過程,即本地修法程序。綜合考慮制度改革的迫切性、本地修法過程和今年秋冬季可能開啟的立法會選舉,料想整個修法程序將“會在合適的時間完成,為下半年香港的選舉提供完備的制度基礎”。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法學院教授陳弘毅的看法與田飛龍相近,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倘若《決定(草案)》此次經由人大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或將在未來一到兩個月內作出處理,制定改革方案。隨后,特區政府需要數月時間依照該方案修改一系列選舉法案,并交立法會審議表決。
國安法落地與選舉制度改革完善“一國兩制”兩大根基,香港走進“積極、主動、融入的2.0時代”
“國安法扎緊了香港國家安全的‘籬笆’,選舉制度改革則確保未來香港的公權力牢牢掌握在愛國者的手中,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國安法頒布和選舉制度改革完善了‘一國兩制’的兩大根基。”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原副院長顧敏康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有分析認為,自2019年10月底召開的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在香港“修例風波”的大背景下圍繞治港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主張以來,中央治港政策開始發生大幅調整,香港“一國兩制”逐漸從消極、被動、區隔的1.0時代,進入積極、主動、融合的2.0時代。可以確定的是,在這一大趨勢下,在國家安全與選舉制度兩大領域后,中央對香港治理的改革動作將不會停止。
田飛龍認為,除國安和選舉外,特區政府未來仍有很大自治權和法律空間進一步修補香港本地制度漏洞,比如落實社會對香港司法改革的諸多建議。而在此之上,根據基本法,中央對香港的司法權也有憲制上的解釋與監督權力,未來或許會將這一權力進一步常態化與制度化。
顧敏康則表示,大的漏洞雖然正在補上,香港還有很多中小問題亟需解決,比如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公務員制度、厘清港人國籍問題、解決貧富差距問題等,在政治環境逐漸清明后,中央和港府需要將更多精力投入在這些方面。
環球時報社評:
香港方向,美國的雙標又被捉個正著
這兩天,太平洋(601099,股吧)兩邊的立法機構都在行動。美國國會眾議院星期三通過了一項大規模選舉改革法案,該法案涉及選舉進程的方方面面,除了明確提前投票的相關規定、剔除阻礙選民投票的規定、限制大金主對政治的影響等,還要求各州設立獨立委員會,根據人口數據重新劃分選區界限。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4日晚舉行預備會議,通過了會議議程,其中一項就是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的議案。這意味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選舉制度可能有所修改,而輿論普遍認為,完善的方向是要真正實現“愛國者治港”這一原則。
這是中美兩國針對全國和區域選舉制度各自所做的調整努力。兩國的國情差異很大,調整所針對的選舉規定不是一個層級的,發起這次調整的情形也很不一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原有的選舉辦法與當下形勢出現了不適應,調整的目的都是為了確保選舉進程不被一些勢力操縱,與公眾的真實意愿更加匹配。
實事求是說,美國眾院通過的法案在美國引起的爭議比較多。由于重新界定選區對民主、共和兩黨都利益攸關,是圍繞該法案最大的斗爭焦點。它在眾院受到了共和黨議員的集體抵制,僅以微弱優勢通過,它能否在參院獲得通過相當不被看好。
然而美國的選舉法需要根據現實的變化進行調整,美國兩黨都不反對。隨著人口流動,有的選區流入了更多人口,有的選區則出現人口減少,眾院的席位調整就有可能發生。此外,隨著生活場景和技術的變化,過去的一些選舉元素亦可能過時,新要求浮上水面。但是如何調整,兩黨斗爭激烈。這一斗爭眼下正在路上。
令人難解的是,美國為如何修改選舉法打得不可開交,卻轉過頭來指責中國全國人大依法對香港特區選舉辦法進行調整。美國輿論機構日前率先行動起來,給這一調整扣帽子,宣稱它將打擊香港民主。他們竟然不覺得自己這是在搞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只許自己放火,不許他人點燈”得太久了,他們已經變得麻木。
其實香港是文化和治理方式最接近西方的中國特別行政區,這里發生的許多事情與西方發生的類似事情能夠形成很強的可比性。但是美國的精英們經常無視這種可比性,對同樣現象進行截然相反的道德評價,最著名的莫過于美眾議長佩洛西贊美香港騷亂是“美麗風景線”,而這樣的“風景線”導致了香港立法會被暴徒攻破,之后美國國會今年1月遭抗議者占領,美國政界輿論界卻一片斥責。雙標已在美國模板化,毫無道德障礙。
美國示威者沖進國會大廈
各國有自己的法律,現代法律的目的都是為了維護應有的秩序,使政治制度順利運轉,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對選舉辦法進行修改,針對的都是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修改得好不好,只有用實踐來檢驗。中國是主權國家,香港是中國治下的特別行政區,它的選舉辦法該不該修改,怎么修改,只有中央有決定權。
就像中國不應對美國眾院該不該通過大規模改革選舉隨便發表意見一樣,美方也不應對中國如何完善香港的選舉辦法說三道四,更不應認為他們有權利干預中方的這一進程,他們需要一份尊人者自尊的集體涵養。這是我們的一份告誡,最后要說的是,他們如果繼續那樣的干涉表演,演砸的尷尬將在前方隨時等著他們。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香港方向,美國的雙標又被捉個正著)
責任編輯:楊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