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時期,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構建一流營商環境。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十四五”時期,商事制度改革將從解決市場主體“準入難”進入解決“準營難”的攻關期。
“十三五”時期,我國營商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僅企業平均開辦時間一項,就從平均30多天壓縮到4天以內,多地實現了企業開辦“一天辦結”,營業執照“立等可取”。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時期,商事制度改革將從解決市場主體“準入難”進入解決“準營難”的攻關期。推進以“兩張清單”“四類方式”為主要內容的商事制度改革,將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公正、透明、規范、便捷、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具體來說,有幾方面內容。將已在18個自貿試驗區成功試點的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形成全國版清單,在全國統一復制推廣。適應深化改革和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需要,在自貿試驗區進行更大力度的改革探索,形成新的“自貿試驗區版”清單。
對納入清單管理的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和優化審批服務這四種方式分類推進改革,推動實現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清單之外無審批”“四類方式全覆蓋”。
在全面實現全國各地“一網通辦”的基礎上,加大推進“跨省通辦”的力度,提高企業開辦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大力推廣電子證照跨層級、跨領域、多場景應用,不斷提高企業開辦便利化水平。
市場監管部門要把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作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著力點,進一步激活市場內生動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提高參與雙循環的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國市場吸引力。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