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Patentics、Joveeye、incoPat三大權威平臺數據整合統計,“2020年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前100名)”榜單出爐,TCL以3157件的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列第五。
與此同時,據另外一份榜單,全球知名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發布的全球專利250強榜單(截至2021年1月)顯示,中國大陸共有8家企業和機構上榜。TCL攜手華為、京東方、聯想闖入全球100強,位居國內企業前四,代表了國內企業在國際專利擂臺上的第一梯隊。
兩份建議均關注科技創新
TCL專利數量排名前列,源于創始人李東生對科技創新的的深刻認知。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李東生準備的代表建議中,有兩份提及“科技創新”相關話題。在《關于支持中國企業強化雙循環、加速全球化的建議》中,他提出“構建核心技術攻關的舉國體制,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高科技產業”;另外在《關于加速新型顯示產業生態發展的建議》中,他提出“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資”等建議。
李東生認為,近幾年中國在關鍵技術、關鍵材料方面受到限制,極大影響了部分中國企業和部分中國產業的發展。所以在新發展格局下如何補短板,如何強化核心技術能力,打破壟斷,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很重要的環節。
“技術如何做到不斷追趕超越?核心器件、材料和裝備方面如何不受制于人?這些都是在“十四五”時期,中國企業需要特別關注和大力解決的問題。”李東生說。
量子點專利全球第二
上述榜單揭開了TCL研發實力的冰山一角。
近年來TCL高度重視前沿科技的儲備與探索,聚焦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新型半導體顯示技術和材料、5G應用技術、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四大核心技術領域。
截止2020年底,TCL累計申請專利79708件,其中發明專利67211件,累計申請PCT專利14761件。量子點領域的公開專利數量1199件,全球第二。
據了解,TCL在全球擁有28個研發中心、10家聯合實驗室、12000余名研發技術人員、4個國家級研發平臺。從研發投資力度來看,TCL研發投入及研發與營收占比逐年遞增,同比增長幅度超營收增幅。2015年以來,研發投入分別為 42.7億元、47.2 億元、56.7億元、 77.42億元,2020 年上半年即達41.9億。
布局下一代技術
對于下一代新型顯示技術,TCL已在多個細分領域通過自研、合作等方式展開布局,通過持續發力OLED/QLED、Mini LED、Micro LED等技術、材料和工藝的研發與應用,引領我國面板產業實現全球化的彎道超車。
合作研發方面,2020年3月,TCL華星與三安半導體進行戰略合作,雙方成立聯合實驗室,聚焦于 Micro-LED 技術開發,推動TCL在該領域從材料、工藝、設備、產線方案到自主知識產權的生態布局。
2020年6月,TCL華星戰略入股JOLED,通過聯合研發、專利合作等方式,從材料、設備、工藝、產品等全環節打造印刷顯示產業鏈的生態建設,加速推動印刷OLED實現工業化量產。
在自研方面,TCL旗下廣東聚華的“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是我國顯示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中心,已建成全球最先進的印刷顯示公共平臺。
另外TCL旗下華睿光電的OLED材料已開始批量供貨,公司QLED研發團隊已解決紅、綠材料使用壽命等關鍵問題,自主研發的藍光材料性能全球領先,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頂尖科學雜志《自然▪通訊》上發表。
值得一提的是,在Mini LED技術領域,TCL華星于2019年攻克Mini LED晶體應用于玻璃基板的業界難題,成功打破三星、LG等行業巨頭的壟斷地位,搶先占據未來顯示產品在性能與成本方面的先機。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