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筑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發展引擎,高質量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公園城市建設新征程。3月5日,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2021年工作會議暨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動員大會釋放出全新的信號:
2025年,天府新區將基本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
先行先試:
翻開人類城市發展史上
建設公園城市的全新篇章
城市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與最美好的希望,公園城市是未來城市的理想模樣。
2018年2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天府新區視察時指出“天府新區是‘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一定要規劃好建設好,特別是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
同年4月26日,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去四川調研時,看到天府新區生態環境很好,要取得這樣的成效是需要總體謀劃、久久為功的”;
2020年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部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強調“要以兩江新區、天府新區為重點,打造內陸開放門戶”。
2021年2月18日,春節假期后第一個工作日,四川天府新區舉行“牢記囑托、感恩奮進,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系列活動——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對天府新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活動。“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把脈天府新區發展特質,以統攬大局的博大胸襟、運籌全局的宏闊視野、擘畫新局的睿智哲思,為天府新區量身制作戰略體系和發展藍圖,引領天府新區建設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翻開人類城市發展史上建設公園城市的全新篇章。”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任遠在領學重溫指示精神時如此表示。
從“首提地”到“先行區”,天府新區先行先試。
天府新區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用心熔鑄城市之魂。天府新區先后出臺實施“1+3+3”體系文件、“二次創業”五年行動方案、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計劃”,加快落位“一統攬兩支撐”工作體系,始終堅守國家級新區初心使命,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方向堅定前行。
天府新區因循自然、意存筆先,奮力擘畫城市之美。天府新區堅持規劃引領,擔當公園城市“首提地”時代重任,創新“1436”公園城市建設總體思路,構建“1536”規劃技術支撐體系,發布全球首個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公園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和公園城市規劃建設白皮書,形成以彰顯生態價值為核心的公園城市標準示范。突出生態導入,堅守70.1%生態紅線,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推動城市在自然山水中有機生長,開辟成都科學城、天府總部商務區、天府文創城三大城市組團,先期導入興隆湖、天府公園、雁棲濕地等重大生態項目,形成250公里綠道,連片打造7.5萬畝藍綠空間,新增建成區面積38.1平方公里,形成了疏密有致、城綠交融的城市構架。強化配套先行,加快建設“六縱六橫”路網體系,精準布局重大功能設施和優質公服配套,建成各級道路780公里、橋梁170余座、地下綜合管廊51公里,開通運行地鐵線路4條,天府七中、第一污水處理廠等重大配套建成投用,天府樞紐站、華西天府醫院等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韌性城市”基礎更加堅實。
天府新區量質并重、借勢布局,高位塑造城市之力。堅持做大規模總量,四川天府新區各片區協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形成電子信息、汽車制造2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8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萬億元,經濟總量跨越兩個千億級臺階,躍升至3561億元,提前兩年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022年奮斗目標,居國家級新區第5位,成為四川高質量發展的一張名片。堅持做優發展質量,推進成都科學城全面提能、天府總部商務區全面起勢、天府文創城全速起步,累計引進高能級項目385個、總投資超過8000億元,發展動能持續優化、產業能級不斷提升。堅持做強輻射能量,全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成功獲批,西博城晉級全球展覽業協會(UFI)會員,累計舉辦重大展會活動298場,吸引參展參會客商660萬余人次,依托區域協同發展總部基地與省內20個市州開展戰略合作,連續兩年成功舉辦公園城市論壇,新區“新時代公園城市典范”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典型案例。
天府新區以人為本、深耕厚植,精細謀劃城市之治。全心增進民生福祉,規劃建設118個“15分鐘生活圈”,新開辦學校59所、擴增學位5.5萬,布局建設華西天府醫院等9家優質醫療衛生機構,累計民生投入854億元。全面塑造城市品質,創新中央商務公園(CBP)營城新范式,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7.79平方米。全線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全域國際化社區建設,建成6個市級示范點位。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精準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機制,創新實施“七項定制服務”,全面加強特殊困難群體保障和企業幫扶,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打好硬仗:
2020年經濟增速繼續領跑
居國家級新區第5位
在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2021年工作會議暨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動員大會,天府新區定調2020年的各項工作“日新月異年出彩”,發布相關經濟數據:
經濟增速繼續領跑。2020年,四川天府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61億元、增長6.7%,居國家級新區第5位。
主導產業集聚成勢。2020年,四川天府新區引進重大產業項目86個、協議總投資2285億元。總部經濟能級提升,16個高能級總部項目簽約落地,招商局集團西部總部開工建設;商務會展持續發力,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建成投運,第23屆成都國際車展等119個展會活動成功舉辦,展陳面積超150萬平方米;科技研發實力增強,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等6個支撐項目集中啟動,一批具有引領性、突破性的研發項目相繼落地;文創產業加速成勢,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等30個文創項目成功簽約;現代金融快速發展,四川銀行等10個重大項目簽約引進,聚集新金融企業660家。
公園城市先行示范。公園城市建設“先行先試”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成功舉辦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發布全球首個“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體系”。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新增河湖水體1950畝、綠道50公里,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90天,PM2.5濃度同比下降3.4%,鹿溪河魚劍灘、府河正公路斷面水質提升至Ⅲ類標準。城市交通進一步完善,成自、成達萬高鐵盛大開工,地鐵5號線、6號線、18號線織密成網,運營軌道交通里程53公里,新建道路90公里。
開放協同成效明顯。中意國別合作園區建設深化推進、中意文化交流城市會客廳建成開放,全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成功獲批,全球首個中央法務區啟動建設。與兩江新區共建內陸開放門戶,簽署15項合作協議,舉辦成渝會展業創新發展大會等19場重大交流活動,落地14個重大合作項目。四川區域協同發展總部基地加快建設,與南充、雅安等8市簽訂合作協議,首批入駐市州合作項目300余個。舉辦重大外事活動21場次。
創新要素加快聚集。成都超算中心如期運行,110萬平方米高品質科創空間加快建設,天府實驗室順利籌建。落地國家級創新平臺17個、科技創新基地15個,累計引進“中科系”機構14家、“中核系”機構2家。新引進校院地合作項目10個、累計42個。孵化科技型企業152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265家,匯聚科研團隊47個、科研人才5000余人。新增市場主體1.8萬戶,注冊資本1734億元。
商業活力加速釋放。100個商業機會清單面向全球發布,沃爾瑪山姆會員店、麓坊運動公園、麓湖天府美食島、天府環宇坊、紅星美凱龍(601828,股吧)生活美學中心、萬科生活廣場6個熱門商業消費場景相繼開業,新區社消零總額增速居“11+2”中心城區第1位,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居全市第1位。
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正式授牌,探索開展“多校劃片”。新開辦學校(幼兒園)27所,新增學位2.7萬個。華西天府醫院、省二醫院天府院區高效建設,萬達國際醫院主體封頂。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吸納大學生就業創業9800人。新籌建人才公寓及配套住房27萬平方米。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新區聞令而動、日夜奮戰,1300余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4300余名白衣戰士披甲逆行,全力阻斷疫情傳播。深入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落實“1+6”暖企政策。
謀劃新局:
加快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勢能
滿足市民對幸福美好生活新向往
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時期,是天府新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兩區一城”協同發展等重大戰略成勢見效的重要五年,也是天府新區高水平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高質量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公園城市建設新征程的關鍵五年。
在階段性目標的謀劃上,天府新區的考量是:
到2025年,公園城市品牌充分彰顯,創新策源能力顯著增強,開放門戶能級全面提升,協同樞紐位勢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功能加快形成,基本建成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先行區;
到2035年,“一點一園一極一地”核心功能全面升級,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樞紐體系基本建成,成為支撐“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節點,建成具有世界知名度的公園城市;
到2050年,“一點一園一極一地”核心功能價值充分釋放,成為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未來城市樣板。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更好滿足市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天府新區率先錨定2021年主要發展目標: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細化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高品質公共服務普惠供給、生活性價比優勢塑造、智能現代便捷通勤提升、城鄉建設有機更新、公園城市先行區生態示范、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天府英才追夢筑夢圓夢、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全時全齡友好包容社會營建等幸福美好生活十大行動路線。
在建設公園城市上當好排頭兵。堅持顏值和內涵并重、生產和生活相融、城市和鄉村協調、功能和美學兼顧、治理和智慧融合,新區將打造天府總部商務區最美天際線,加快建設鹿溪智谷創新引領示范性工程,推進中部組團生態隔離帶、人字綠廊、望山廊、龍泉山森林綠道等重大生態項目建設,新增公園綠地500畝、森林面積3000畝,建成天府綠道30公里。舉辦第三屆公園城市論壇,建成投用湖畔書店、高空棧道等生態融合項目,啟動建設成都科學館、四川省博物館等文化公共服務設施。提速建設招商蛇口(001979,股吧)商業綜合體、天府大悅城(000031,股吧)等高端商業項目,加快培育首店經濟、夜間經濟、戶外經濟、周末經濟等多元消費業態,新增商業體量40萬平方米以上,打造國際化社區9個,新開工人才公寓24萬平方米。建設優質農產品(000061,股吧)示范基地3個、高標準農田2200畝。加快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建設,推進天府童村、灌兜林盤等項目建設,引進鄉村振興重大產業項目6個以上。推進錦繡東山示范線、七彩鄉村畫廊2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初步呈現劉家林盤、余家林盤等精品林盤7個。啟動天府新區數字城市項目建設工作,實施智慧城市示范點,打造智慧應用場景20個以上。
在建設西部(成都)科學城上當好主力軍。突出基礎研究,建強“實驗室”,布局“大裝置”,集聚“國家隊”,努力輸出若干首創性、突破性、顛覆性的研究成果,夯實創新策源重要支撐。促進應用研發,拓展“高校圈”,進一步大力引進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打造多主體協同共生的創新生態。用好“新平臺”,加快建設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深度鏈接市場需求,促進創新技術的應用研發和推廣。同時還將強化成果轉化,做強科技服務,新開工高品質科創空間73萬平方米。
在打造新興增長極上當好生力軍。成都科學城重點圍繞做強創新策源功能,持續做好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應用、超算等產業設計;天府總部商務區重點圍繞中央法務區建設、西博城商圈打造,做好法律服務和“總部+會展”產業設計,以及法律咨詢、人力資源、科技金融等專業樓宇設計;天府文創城重點圍繞高品質文創空間、網絡視聽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做好影視、設計、文旅等產業設計。同時,優化產業生態、強化項目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在擔當內陸開放門戶上建好主陣地。建設開放樞紐體系,用好天府新區處于兩大國際機場黃金分割點的區位優勢,協同做好天府高鐵樞紐站、成自高鐵、成達萬高鐵建設保障,建成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及底層道路等重點項目,織密軌道交通和高速路網,提升內陸開放門戶互聯互通水平。夯實開放平臺支撐,加快中意文化創新產業園、川港設計創意產業園、蓉港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場等合作平臺建設;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高標準建設天府中央法務區。提升經濟外向水平。放大國際會展博覽的窗口效應和乘數效應,發揮天府總部商務區面向世界、引領西部的引擎作用,推動跨國公司、大企業大集團、全球各行業“隱形冠軍”落戶新區。推動區域協同發展,與兩江新區共同發布內陸開放門戶建設方案,組建產業聯盟;推動與高新區、東部新區政策互通、產業聯動、基礎連接,構建“兩區一城”區域協同發展生態;推進新區與全省20個市州締結合作關系,探索跨區域合作新范式編制《成眉高新技術帶建設方案》,加快成眉高新技術產業協作帶和交界地帶融合發展,深化與雄安新區、浦東新區、前海新區等戰略合作,擴大新區“朋友圈”。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構建天府新區營商環境3.0版政策體系,啟動新一輪“五項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創造幸福美好生活上爭當示范區。致力于保基本,擴大就業崗位供給,提高工資性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同步;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勞動者權益保護機制。致力于優服務,深化省級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新開辦(遷辦、回遷、原址舉辦)元音中學等23所學校,加快建設華陽中學香山校區等20個續建項目;推進華西天府醫院、省二醫院天府院區(一期)竣工運營。布局建設均衡的“15分鐘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元化需要。致力于增活力,讓人人享有創新創業的生產空間,讓人人享有溫馨便捷的生活空間,讓人人享有清新亮麗的生態空間。
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上筑牢硬防線。新區將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堅守安全生產底線,營造和諧穩定社會環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