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美國《Fortune》以《2021金融科技行業趨勢》為題,刊登螞蟻集團CTO倪行軍對金融科技三大趨勢的分析判斷。
倪行軍在文章中表示,隨著越來越多企業開啟數字化變革,加強多方互信、進一步促進信息的安全流動已成整個行業的重要需求。區塊鏈以其防篡改和分布式的特性,是日益數字化的環境中加強信任的關鍵。
在用技術解決互信問題基礎上,倪行軍還談到,2021年,數字金融與實體經濟應該會有更多融合,進一步幫助更多客戶獲得普惠金融服務,為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更多銀行和金融機構會將其提供的服務從線下轉移到線上。
例如,2017年孟加拉國農村地區僅50%的成年人擁有銀行賬戶。疫情期間,bKash實現讓客戶向沒有銀行賬戶的手機用戶轉賬,并與孟加拉國政府合作,以數字方式向數百萬受影響的個人發送現金獎勵,其中包括40萬受疫情影響的農戶。
同時,他也著重強調,金融科技也是推動綠色創新動力(310328),能夠鼓勵個人和公司在綠色行動上發揮積極作用。比如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項目,鼓勵用戶用環保的方式生活獲 "綠色能源積分",支付寶會相應在某個地方種下真正的樹。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5.5億人使用,種植超過2億棵樹,菲律賓的GCash移動支付服務也推出了類似項目。
根據保爾森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的聯合研究,中國在嘗試金融科技驅動的綠色金融創新、可持續發展計劃和低碳行為轉型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倪行軍自2020年8月至今擔任螞蟻集團首席技術官,他在2004年12月加入支付寶,是支付寶的創始團隊核心成員,支付寶歷代技術架構的核心奠基人之一,也是支付寶早期版本研發者。
以下為文章全文:
https://fortune.com/2021/03/04/fintech-2021-predictions-ant-group/
2021金融科技行業趨勢
COVID-19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互動方式。隨著數字化越來越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人們對數字金融和其他金融科技服務的需求也同步增加。
疫情帶來的新常態為行業帶來了很多機遇,但我們認為,在2021年,在金融科技在努力服務更多用戶并獲得廣泛認可的同時,也有許多可以優先發展的重點方向。
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增強多方互信、深化合作,加強金融普惠方面,以彌合因疫情而惡化的經濟分化,并鼓勵個人和企業在綠色行為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以解決遏制氣候變化這一緊迫問題。
增進互信,深化多方合作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已經看到了技術是如何融入金融科技行業,比如人工智能和云計算被廣泛應用于金融風險控制和管理,創造出一個更高效、更穩定的運營環境。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向數字化,以減輕后疫情時代給世界帶來的影響,由此,加強多方互信、進一步促進信息的安全流動成企業的重要需求。
區塊鏈以其防篡改和分布式的特性,是日益數字化的環境中加強信任的關鍵。這從全球有關區塊鏈的資金投入中也得到印證,預計2023年全球相關投資將增長到159億美元,是2018年投資15億美元的10倍。
投資規模的擴大,將推動區塊鏈和隱私保護計算技術的持續創新,從而帶來金融科技創新,使銀行、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等多方數字合作在全球更加普遍。
以螞蟻集團為例,"Trusple"是我們構建數字信任技術的重要創新產品之一,它是基于螞蟻鏈解決方案搭建的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
Trusple于2020年9月推出,其工作原理是買方和賣方在平臺上上傳交易訂單后就會生成一份智能合約。這一自動化流程優化了銀行傳統流程,還確保了信息的真實性,此前銀行為追蹤和驗證交易訂單耗時耗力。
這些因素此前都影響了銀行為國際貿易進出口商提供融資的進程,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創新能夠提高外貿中各方的信任度,使買賣雙方都更容易以較低成本從貸款方獲得急需的融資。
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彌合經濟分化
因為疫情影響,原本可能需要多年才能大規模采用的數字解決方案突然成為了常態。由于全球范圍內嚴格的隔離措施,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數字方式來滿足他們日常的金融需求,即便在欠發達國家也不例外。
金融科技正在縮小信貸雙方的距離,覆蓋到那些沒有銀行賬戶的人。
例如,根據世界銀行的全球金融包容性指數(Global Findex),2017年孟加拉國農村地區只有50%的成年人擁有銀行賬戶。疫情期間,移動金融服務商bKash推出新功能,讓客戶能夠向沒有賬戶的手機用戶匯款。此外,bKash還與孟加拉國政府合作,以數字方式向數百萬受影響的個人發送現金獎勵,其中包括40萬受疫情影響的農戶。
在2021年,我們也期待數字金融與實體經濟有更多的融合,進一步幫助更多客戶獲得普惠金融服務,為中小企業和消費者帶來更多福利。
隨著全球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也將鼓勵更多銀行和金融機構將其提供的服務從線下轉移到線上,以滿足消費者數字化生活的需要。例如在2020年12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首次在當地頒發4張數字全能銀行牌照,這意味著非銀行的機構首次被允許在提供銀行服務。而這類擁有較低運營成本的數字銀行,未來在全球范圍內將越來越受歡迎。
通過綠色金融科技遏制氣候變化
如今綠色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受關注,因為它被認為同時滿足了環境保護和資本發展的需要。我們認為,金融科技也是推動綠色創新的動力,可以幫助應對氣候變化。
根據保爾森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的聯合研究,中國在嘗試金融科技驅動的綠色金融創新、可持續發展計劃和低碳行為轉型方面一直走在前列。
隨著數字金融平臺在全球范圍內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們也在鼓勵消費者更加環保方面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比如支付寶的螞蟻森林項目,鼓勵用戶采用環保的方式生活,比如騎車上班、無紙化辦公、購買可持續產品等,都會在App獲得 "綠色能源積分 "的獎勵。
而這些綠色能源積分會長成一棵虛擬的樹,相應的,支付寶與當地的非政府組織合作,會在某個地方種下真正的樹。截至2020年10月,已有超過5.5億人加入了這一行動,種植了超過2億棵樹,菲律賓的GCash移動支付服務也推出了類似的項目。
從用區塊鏈建立信任,到用數字金融促進普惠,再到通過我們的支付應用參與到保護地球環境的進程中,全球金融科技的應用將極大地改變金融服務與消費者的互動方式。
對于螞蟻集團來說,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構建未來服務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并不斷為世界帶來美好而微小的改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