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說,中阿務實合作邁上了新臺階,“中阿貿易額達到2400億美元,中國穩居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 ]
根據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下稱“海合會”)的統計,雖然受到疫情的影響,但在2020年中國取代歐盟成為海合會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同時還是海合會的第一大出口國和進口國。
海合會是海灣阿拉伯六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和貿易集團,以政治和經濟影響力而言,沙特阿拉伯占據主導地位。此前歐盟一直是海合會第一大貿易伙伴。
這一變化讓耕耘中沙經貿投資多年的穆罕默德·阿吉蘭(Mohammed Bin Abdulaziz Al Ajlan)顯得十分高興,他是阿吉蘭兄弟集團副董事長,同時兼任沙中商務理事會會長(Saudi Chinese Business Council)。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他說:“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著快速和穩健的增長,這對沙特來說十分重要。同時對中國來說,沙特也是最主要、可靠的能源和原材料輸出國之一,我認為兩國都意識到了這一重要性,兩國間是相互依賴的。”
3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面對疫情沖擊,中阿關系去年逆勢前行,繼續煥發出生機與活力。他說,中阿務實合作邁上了新臺階,“中阿貿易額達到2400億美元,中國穩居阿拉伯國家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
企業家眼中的中阿貿易合作
對于中阿經貿的話題,穆罕默德顯得如數家珍。他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他們家族此前常年在阿拉伯國家從事紡織服裝業,有了相當的積累。早在2000年的時候,阿吉蘭兄弟集團就開始著眼在中國進行投資,這在當時沙特企業家中相當少見。
在2002年,集團在江蘇投資建立了第一家中國工廠,在2003年,在山東又成立了獨資的紡織公司,從此打開了在中國的布局。如今,集團已成為沙特在華最大的私企。
就疫情對生產影響的話題,穆罕默德表示他對中國的防疫很有信心。他以集團設在山東的工廠為例表示,工廠的生產并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產量穩定增長,到2020年底,出口總額超過1億美元,利稅超過600萬美元。
在中國的提早布局讓穆罕默德對于中國的優勢,現在他更想把中國的經驗帶到沙特,造福當地民眾。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希望借鑒中國領先的技術和行業經驗,不斷提高沙特市場的生產效率。”
他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從2017年開始,他們就與150多家中國公司建立聯系,其中有10多個項目已經進入落地階段,如與順豐速運合作,在沙特建立了合資快遞公司AJ Express;與騰訊游戲合作,舉辦了沙特首個電子競技比賽。穆罕默德還透露,未來他還想在金融服務、醫療保健、教育等諸多領域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助力沙特經濟轉型。
穆罕默德目前還擔任著沙中商務理事會的會長職務,他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沙中商務理事會主要由沙特私有企業構成,目的在于加強和推動兩國間的經貿合作與投資。
他補充說道,在疫情期間,中國與沙特在醫療物資供應,尤其是一次性醫療用品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合作,商會起到了促進作用。
海合會國家轉型打開商機
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合作中能源合作一直是重頭。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0年中國從沙特進口的原油總量約8492萬噸,約合169萬桶/天。比上一年同期增長1.9%,蟬聯中國最大石油供應國。在2019年,沙特對中國的原油出口大增,在時隔四年后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
同時,中國已成為海合會國家石化產品和化學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根據海合會的統計,已占到其總出口量的25%。
不過隨著未來石油市場供需結構的變化,如果不進行持續果斷的經濟改革,海灣國家的石油財富到2034年將可能耗盡,“未來十余年是海灣國家實現轉型的關鍵時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一份報告中表示。
經濟對能源的過度依賴,海灣國家早已認識到了不足。近年來陸續推出不同版本的“2030愿景”,將經濟改革議程具象為更有可操作性的規劃,以尋求經濟多樣化。
以沙特為例,沙特2016年4月宣布啟動“2030愿景”,明確制定多項具體目標,如“到2030年將三座城市建成全球100大城市”, “失業率從11.6%降至7%”,打造國際物流中心及國際創新中心等。在阿聯酋,為配合“阿聯酋2030愿景”制定更為細化的方案,各酋長國都提出相應規劃,包括“阿布扎比2030經濟愿景”等。
而中國同所有海合會成員國都已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穆罕默德表示,中國與沙特的關系是一種戰略伙伴關系,希望“沙特2030愿景”能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對接。他說,“我認為這兩大倡議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融合的。”
在此背景下,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經貿合作快速推進。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表示,海灣國家有廣闊創新空間。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逐漸獲得國際社會認可,未來雙方合作潛力巨大。
此外,在1月21日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自貿網絡的范圍,推動與海合會的自貿談判進程。中國與海合會在2004年7月8日簽署《經濟、貿易、投資和技術合作框架協議》,宣布啟動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