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螞蟻集團對外公布碳中和目標,承諾在今年起實現運營排放(范圍一、范圍二)的碳中和,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并自2021年起定期披露碳中和進展。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去年9月,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兩會期間,“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明確為今年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
為了實現2030年碳中和目標,螞蟻自身的行動包括:對現有園區進行節能減排改造,提高能效;新建園區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建設與運營;建立激勵機制,倡導員工踐行低碳辦公行為;積極穩妥推進綠色投資,共建“碳中和技術創新基金”等。針對范圍三的間接排放,在供應鏈的碳減排方面,建設綠色采購機制,積極采用液冷等新技術、推動數據中心減排。
螞蟻的碳中和計劃提出,基于條件限制,對于無法減排的部分,將審慎評估和使用碳抵消方案,如投資森林及其他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自2021年起,螞蟻將以員工名義種植碳匯林,適時開發合格的碳抵消項目,用于抵消剩余排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螞蟻還率先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碳中和行動當中,利用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的特點,使螞蟻自身碳排放、碳減排、清結算、監管、審計等過程公開透明,相關記錄可隨時追溯查證。
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主任任勇認為,螞蟻集團率先制定碳中和路線圖、確立行動點,履行了企業的社會責任,也響應了國家的號召與發展部署。螞蟻集團的碳中和計劃強調了要盡可能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不僅是通過抵消活動去實現碳中和,與國際主流觀念一致。但螞蟻要實現2030凈零排放目標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螞蟻集團社會公益與綠色發展事業群總裁彭翼捷表示,綠色是螞蟻的基因,我們一直相信技術可以而且應該被用于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今天螞蟻做出在2030年實現凈零排放的承諾,只是一個新起點。螞蟻將篤定地沿著普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前行。
記者注意到,螞蟻集團的碳中和計劃并不包括上線5年的螞蟻森林項目。對此,彭翼捷表示,螞蟻森林是螞蟻借助互聯網技術平臺能力,激勵和帶動公眾參與個人行為減排的產品,螞蟻森林的成績應該歸功于廣大“種樹人”,歸功于全社會,而不歸功于螞蟻。“未來,螞蟻除了通過自身行動實現公司的碳中和,我們會持續加大對螞蟻森林的投入,帶動整個社會的綠色低碳生活。”她說。
彭翼捷表示,在倡導公眾踐行綠色生活方式之外,螞蟻將繼續發揮金融科技的優勢,借助區塊鏈、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勢積極參與綠色金融的發展中,與合作伙伴一道推動綠色支付、綠色信貸、綠色消費、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廣泛應用,助力金融資源向綠色創新傾斜,促進可持續發展。
數據顯示,2016年上線的“螞蟻森林”帶動5.5億人踐行低碳生活,種下超過2.2億棵真樹,形成了獨特的綠色影響力;同時,支付寶用戶還可以便捷使用垃圾分類、舊物回收以及綠色消費、綠色基金等服務來踐行低碳生活。
任勇表示,希望螞蟻集團發揮金融科技平臺的優勢,實現“外溢碳中和效應”,通過影響用戶的消費行為,對上下游的碳行為帶來正向作用,對全社會的減排作出更大的貢獻。
據介紹,螞蟻的碳中和計劃委托中環聯合認證中心(CEC)負責科學論證和技術支撐,經由國內多位環境專家評審后制定。中環聯合認證中心是國內權威的環保、節能和低碳領域的綜合性認證與服務機構,將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提供碳排放和碳中和評估服務。
接下來,中環聯合認證中心將聯合螞蟻集團,結合其自身碳中和的實踐,探索制定金融科技行業碳中和實施指南,為行業提供示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