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3月15日報道 英國《旁觀者》周刊3月13日發(fā)表一期文章,題為《王室之戰(zhàn):哈里和梅根的現(xiàn)代復仇記》,全文摘編如下:
“走開,老頑固們!”
還記得“集思廣益”活動嗎?那是2017年,威廉王子偕妻子凱特、弟弟哈里王子發(fā)起的一場慈善行動,旨在增進公眾對精神健康問題的認知。
當時,哈里王子剛剛開始和名為梅根·馬克爾的女演員約會。兩位王子在接受采訪時“坦言”兩人之間的爭斗。
這種公開的情感表達讓守舊的保皇派十分緊張,卻讓新一代王室公關(guān)人員和阿諛奉承者看到了未來。王室成員在迎合更年輕的受眾,精明地在新時代重塑王室品牌。在這個時代,不再需要確保萬無一失。走開,一本正經(jīng)的老頑固們,溫莎王朝在前進。
后來,哈里迎娶梅根,和哥哥翻臉,所有人都為此著迷。快進到2021年春天,全球仍處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身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哈里和梅根同奧普拉·溫弗里閑聊“他們的旅程”。他們嘟囔著君主制如何讓他們失望,他們?nèi)绾伪秽渎曇约笆艿狡圬摗C犯瑠W普拉站在雞舍里,四周是她和“妻管嚴”哈里從養(yǎng)雞場解救出來的小雞,她很認真地自比為迪士尼動畫中的“小美人魚”:“她愛上了王子,為此失去了聲音。但最終重獲聲音。”
哈里和梅根展現(xiàn)的自怨自艾令人極為生氣——這就是問題所在。人們喜歡看位高權(quán)重者談論自己的生活是多么艱辛。同時,一旦名人開始把在電視上露面當作心理疏導,他們就停不下來了。這就是好萊塢。哈里和梅根也許煩人透頂,但在一個名流和心理治療為王的世界里,他們的邏輯無懈可擊。他們對奧普拉的和盤托出,正是威廉王子在“集思廣益”活動中與嘎嘎女士推心置腹的自然延續(xù)。
當然,區(qū)別是哈里和梅根不會止步于此。因為現(xiàn)在他們成了媒體品牌,成了與溫莎王室的公關(guān)機器隔洋相望的對手。我們還能從他們口中聽到更多的東西。
悲劇、鬧劇、真人秀
很顯然,從2017年到2020年1月“梅根退出”之間的某個節(jié)點,“機構(gòu)”(指英國王室——本網(wǎng)注)的某位核心人物認為,“過度分享”有點離譜了。梅根一直向奧普拉暗示存在陰暗的強權(quán)人物,她童話故事中的丑陋壞蛋,這個人也許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怎樣,威廉和凱特始終保持克己反省的姿態(tài),將主要精力投入公職。梅根和哈里似乎另有想法:梅根來自好萊塢,在屏幕上,情感流露是她的既定模式;哈里似乎對妻子言聽計從,而且認為害死自己母親的不是醉駕司機,而是冷酷的當權(quán)派和邪惡的小報。
哈里重提往事,說擔心“歷史重演”,因為梅根曾想自殺。聽到這些令人難過。諷刺的是,他恰恰在重蹈母親的覆轍,像她一樣雖然走出王室繭房,卻仍在爭取公眾同情和名流身份。
最讓人難過的真相是,歷史的確在重演:先是悲劇,再是鬧劇,然后是真人秀。不只有戴安娜這樣。
事實上,王室成員公開自己的情感至少有幾十年歷史了。1996年,約克公爵夫人薩拉同樣接受了奧普拉·溫弗里的采訪,與梅根和哈里一樣,薩拉也談到媒體讓人厭惡,談到她如何無法遵守王室規(guī)矩。2002年,查爾斯王子在演講中坦白,自己是“那種對事物有著強烈和深沉感情的人……我逐漸意識到,迄今為止我的整個生命都是靠一種治愈的欲望驅(qū)動的”。還有去年,誰能忘記,安德魯王子告訴我們,他“太過正直”的惱人習慣讓他一直和億萬富翁、孌童犯杰弗里·愛潑斯坦廝混。
每次,我們都假裝這些爆料是驚詫眾人的第一次,假裝溫莎王室嚴守的“緘默法則”終于被打破。這是又一個童話。在大眾傳媒時代,定期上演的心理劇實際上維持了王室的神秘感。如果總是剪彩和呆板的儀式,我們早就沒興趣了。
哈里夫婦另立山頭
然而,梅根和哈里可能是另一回事。他們表現(xiàn)出的顛覆性和后現(xiàn)代方式是之前王室叛逆者所不可能有的。哈里和梅根知道,有了社交媒體,他們既能是信息,也能是媒介。他們有意通過自己的阿徹韋爾基金會,憑借播客和奈飛網(wǎng)劇成為“內(nèi)容創(chuàng)客”。想象一下,下次阿徹韋爾基金會出品的內(nèi)容上線時,克拉倫斯宮(威爾士親王查爾斯居所——本報注)會有多恐懼。
其中最有力的是有關(guān)種族的內(nèi)容。梅根是混血,這意味著,在政治正確的公眾法庭中,她聲稱遭到王室這一古老白人家庭種族歧視的說法無疑會得到認可。即使她和哈里不講清誰在什么時間說了什么,都無所謂;某個卑鄙的王室成員是在什么語境下談論他們孩子的膚色,也無關(guān)緊要。梅根和哈里說有種族歧視,那就有。哈里說不愿談論“細節(jié)”,那就到此為止。
現(xiàn)在,他們確立了與王室強力對峙的形象,躊躇滿志——還愿意偶爾向大西洋(600558,股吧)對岸投擲炮彈。梅根稱面對強大的王室家族,她差點被逼自殺,還遭到種族歧視。她已經(jīng)將自身打造成一番事業(yè)。
政客們正當其時地聚集在她身邊。美國總統(tǒng)喬·拜登通過新聞秘書發(fā)聲,說梅根“鼓起勇氣”才能承認自己經(jīng)歷的痛苦。希拉里·克林頓說,梅根沒能得到“充分接納”是“令人痛心”的。英國工黨領(lǐng)袖基爾·斯塔默說:“梅根提出的問題是真正嚴肅的問題……我想,我們不得不非常嚴肅地對待。”
“哪管洪水滔天”
作為回應,女王發(fā)表了簡短聲明,說“回憶或許有所出入”,還說會“私下”解決此事。
著名電視主持人皮爾斯·摩根勇于質(zhì)疑梅根的說法。但據(jù)報道,英國獨立電視公司的老板在接到薩塞克斯公爵夫人本人的投訴后,要求摩根道歉。所以摩根辭職了。
聞到血腥味的活動分子們現(xiàn)在要求王室家族贖罪。“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奧珀爾·托梅蒂已經(jīng)呼吁“抵制”君主制,但她并沒有說明可能會有什么行動。或許薩塞克斯公爵及公爵夫人有些主意。
有趣的是,梅根和哈里如此不遺余力地稱贊女王,盡管同時破壞著女王領(lǐng)導了70年的制度。這對年輕夫婦就算什么都不明白,也明白全球品牌的概念。他們知道,在全世界范圍內(nèi),公眾對伊麗莎白二世的看法大體上是正面的。哈里和梅根想不通這是為什么。
答案很明顯:在不可思議的漫長歲月里,女王的精神狀態(tài)一直是私人事務。她總是將個人情感深埋心底,因此至少在表面上維持了王室尊嚴。麻煩的是,她的子孫后代做不到。
“她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英國《旁觀者》周刊3月13日發(fā)表一期文章封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