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才過去80天,已有28家企業折戟科創板IPO之路。
作者 | 李智穎
編輯 | 楊楊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說,總的要進一步強化中介把關責任,督促其提升履職盡責能力。監管部門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加快完善相關辦法、規定。
3月18日,福建匯川物聯網技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終止科創板上市;
3月17日,上海康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上市之旅也停滯了;
往前再數兩天,3月15日止步科創板進程的則是一家四川企業,叫森泰英格(成都)數控刀具股份有限公司。
……
事實已經在說話:申請科創板上市的公司中,近期撤單的密度有點高。截止3月22日,2021年才過去80天,已經有28家企業終止科創板之路,宣布撤回上市申請;還有另外2家處于“中止”狀態。也就是說,平均2.67天就有一家公司摁下科創板IPO的暫停鍵。
“撤單”對于科創板而言,其實不算新鮮事。科創板2019年6月13日開板、7月22日首批公司上市,7月就有4家公司撤回上市申請。
在去年12月之前,科創板每個月的撤單數量一直不多,二三月份甚至為零。到今年3月22日,科創板開板20個月中接受了547家企業的上市申請,選擇撤回資料的一共92家,占比16.5%。
去年12月,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的企業數量卻突然暴漲。2020年12月,一共有15家公司取消科創板IPO計劃,是之前一個月的近四倍。進入2021年,這種態勢仍在持續。僅3月迄今,已經有9家公司停下了科創板上市的腳步。2021年的撤回上市申請的企業數量,已超過科創板撤單總數的三成。
這個現象已經引起了熱議。證監會主席易會滿3月20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就此專門做出了解釋,他說:
最近,在IPO現場檢查中出現了高比例撤回申報材料的現象,據初步掌握的情況看,并不是說這些企業問題有多大,更不是因為做假賬撤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薦機構執業質量不高。從目前情況看,不少中介機構尚未真正具備與注冊制相匹配的理念、組織和能力,還在“穿新鞋走老路”。對此,我們正在做進一步分析,對發現的問題將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帶病闖關”的,將嚴肅處理,決不允許一撤了之。總的要進一步強化中介把關責任,督促其提升履職盡責能力。監管部門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制度建設,加快完善相關辦法、規定。
「甲子光年」梳理了科創板撤單的一系列數據,看看在這場風浪中,哪些企業、哪些行業、哪些機構、哪些地區在歷劫?
1.密集撤單已經三個月了
2020年12月是一道分水嶺。這一個月,有15家公司撤回了科創板IPO申請,前一個月還只有4家。
2021年1月,也有10家公司停下科創板IPO的步伐。還沒有過完的3月,會創造新高嗎?截止目前,科創板撤單公司已經有9家。
2.哪些行業成了重災區?
2021年撤回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主要分布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專業設備制造業等10個行業。
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排名第一,撤單數占總量的1/4。加上專業設備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這三個行業占了2021年科創板撤單總量的六成。
3.哪個地區被退貨最多?
包郵區最為慘烈。2021年撤回科創板申請的企業中,江浙滬三地占了45%。如果加上北京和廣東兩地,撤單數量占總數的比例超過七成。
撤回多,但這些地區也為科創板貢獻了絕大多數的上市申請。一定程度上說,這是成比例的。
如果把撤回數量和首發數量做個對比,其中廣東地區遭退貨的比例最低,而浙江、北京則相對嚴重一點。
可如果看過去20個月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公司總量,情況就有一些變化了。北京、上海和廣東三地排在了前三位。
浙江撤回科創板上市申請的公司總量并不多,反而襯得今年的撤單量在總量中的占比比較高。
4.科技實力不足的鍋?
并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
2021年撤回科創板申請的公司中,有10家屬于計算機、通信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和軟件信息技術服務行業,它們在2017年~2019年期間的累計研發投入占比差別很大,其中柔宇科技的數據高達308%,比包頭天和磁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出近60倍。
5.不掙錢?也不是原因
同樣以上述10家公司為研究標的,結果令人意外,其中只有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虧損,六家企業2019年的利潤都在5000萬元以上。
6.收入不夠吸引人?
也不能概括近期科創板密集撤單的原因。還是以這10家企業為例,其中近八成的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在1~5億元,江蘇國光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收入甚至超過了10億元。
7.哪些保薦機構守門不利?
如前所述,易主席在中國高層發展論壇上說,高比例撤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保薦機構的執業質量不高。
今年從科創板撤回上市申請的公司中,由中信證券(600030,股吧)、海通證券(600837,股吧)保薦的分別有4家。緊隨其后的是中信建投,保薦的公司中有3家撤回了科創板IPO的申請。而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和東莞證券并列第四。
不過,這并不等同于這些保薦機構能力不行。中信證券、海通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也是科創板上市保薦數量最多的四家券商。
如果對比保薦數量和撤回申請的數量,招商證券表現墊底。這家券商總共保薦了20多家公司上科創板,目前宣布止步的已經有近10家。
8.審計機構誰家“退單”率最高?
2021年撤回科創板上市的企業,總共涉及12家審計機構,其中由立信、大華、天健、容誠四家審計的公司,占到總數的近七成。
在這四家審計機構中,2021年科創板上市申請中,大華所審計的數量最少,只有立信、天健的小一半,但它經手的這些公司中,已經宣布撤回IPO申請的數量卻和天健所持平。
9.哪家律所撤單客戶最多?
答案是上海錦天城。
2021年迄今,從科創板撤回上市申請的28家企業,一共聘請了16家律師事務所。不過,上海錦天城、北京金杜、北京國楓、北京德恒、浙江天冊、北京競天公誠6家律所,就服務了其中的18家,占總數的六成多。
附錄:92家終止上市企業一覽表
END.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甲子光年。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