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收入現金流">
★成為小炒特別讀者:
點擊上方「小炒說」→右上角菜單欄→設為星標
上篇講了美債(美國國債)的發展史,但很多人更關心的是:中國持有1.07萬億美元的巨額美債,一旦美國還不起,我們豈不是虧慘了?
美債規模早就超過了美國GDP。由于疫情持續蔓延,根據最新的消息,截至4月10日,美債規模突破了24萬億!也就是說,2020年才過去4個月不到,又增加了7000億。
特別是美國一些信口開河的政客,一會嚷嚷著要凍結中國購買的美債,一會叫囂要求中國減免美債,這更加增加了中國人的擔憂。
在我看來,這些擔憂純屬杞人憂天。
一
財政可以支撐
美國并不需要把所有國債一下子全部還清,每年只需要支付利息就好了,本金完全可以借新還舊,拆東墻補西墻。
不止是美國,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這么玩的,大多數企業也是這么操作的。結清本金,辦不到,也沒想過。
所以,債務崩盤的上限,并不是債務總額超過GDP,而是每年債務付息>全年收入現金流。一旦現金流覆蓋不了利息,那就是龐氏騙局,離死不遠了。
2019年美債23.3萬億,利息支出5000億;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3.46萬億美元,財政支出4.44萬億。按照一般慣例,把剛性支出取財政支出的一半來算。
3.46萬億收入,減去2.22萬億剛性支出,就是1.24萬億的收入現金流,足夠覆蓋美債利息。
而且,利息支出只占財政支出的11%,可以說,美債并沒有給美國政府帶來很大的財政負擔。
從財政角度講,降低美國的債務風險,從兩方面著手:
1、發展經濟,擴大稅基,從而提高財政收入;
2、控制發債增速,降低利率,從而減少利息支出。
特朗普時期,美國經濟增長率明顯好于奧巴馬時期,美債的平均利率有所下行,應該說,美國現在的財政情況看起來比較好。
當然,大家也會擔心,此一時彼一時,萬一美國經濟走下坡路,美債利息上升,接近收入現金流規模,也要出問題啊。
繼續往下看。
二
哪些人購買了美債?
眾所周知,美國一直靠發債維持經濟運轉,"借新還舊"已然不是秘密,但龐大的債務還是讓很多人瞠目結舌。21世紀后,可以說是突飛猛進,用10年時間就干到了過去用200年才有的規模,現在絲毫沒有慢下來的意思。
我們以2019年底的數據為依據,看一看美債是誰購買的?
看圖說話。
美債由兩部分構成,政府內部債務和公共債務,分別為6.03萬億和17.27萬億美元,共計23.3萬億。
政府內部債務6.03萬億的構成:社保基金和政府養恤基金,統稱為美國政府基金。相當于政府內部認購,跟企業員工買企業自己發的債一樣。
公共債務17.27萬億的構成:外國投資35%即6.7萬億(中國一萬億,日本一萬億就算在這一塊),美國商業銀行1萬億,美聯儲自己買了2.33萬億,其他美國實體7.22萬億,這些實體包括基金、保險、蘋果等現金充裕的公司,以及個人。
我們可以看到,23.3萬億的美債,除了6.7萬億的外國投資者,其他都是美國自己人買的,占比71%。
說白了,美債已經綁架了美國經濟。
所以,美債絕不敢違約!倒不是為全球經濟著想的圣母心,而是全民持槍的美國人,會直接干翻美國政府的。
一旦財政出問題,美國會竭盡所能償還國債。主要有三種方法:
1、開動印鈔機,將債務貶值;
2、加息縮表剪羊毛,以鄰為壑,將他國的財富吸引過來,緩解債務危機;
3、改變游戲規則,獲取超額利潤,化解債務困境
這個時候又有人會質問:雖然美債沒什么違約風險,但它這么玩,我們似乎有點吃虧啊。
其實,我們不吃虧的,繼續往下看。
三
中國的美債是怎么產生的?
很多人都會抱怨:中國怎么這么傻,拿著白花花的銀子買美債,主動把錢借給美國使用,這不是助紂為虐嗎?
這真是大大的冤枉。
說中國買美債之前,必須先說說中國的外儲,因為我們是用外儲買的美債。
外儲來自于兩方面:貿易順差和外商投資。
中國企業出口商品,由于美元是唯一的國際結算貨幣,中國企業拿到的是美元。但是美元在國內沒法用啊,你拿個美元去買煙,店主不僅不收,還說你傻x。所以,企業必須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
企業拿到手的人民幣去買買買,兌換掉的美元就是外管局的外儲。法理上,這是中國自己的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但是,外管局不能這么任性。
因為,中國人也需要兌換美元。比如,中國企業要去海外投資和買原料、中國人要拿一部分美元來增值保值,我們去國外買LV,用信用卡刷美元,這也是消耗外儲。
所以,外管局絕不能一把梭哈,賬上要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引進外資也是一樣的,人家拿著美元在中國沒法投資,必須換成人民幣才行。與貿易順差不同的是,這部分資金不屬于中國,外資可以隨時帶走。
外商今年投了1美元,一年后賺了0.5美元,他要將總共1.5美元兌換出來的,如果我們拿不出來,以后就沒法混了。沒有外資,我們的經濟就失去了一大引擎,要吃大虧的。
因此,這部分錢,外管局只是代為保存,并不是據為己有,跟銀行對待存款一樣。
總之,無論是貿易順差,還是外商投資,這些外儲,是暫存于央行的,它的所有權不屬于央行。區別僅僅在于,外商的支取我們無法控制,國內的支取我們可以適當控制節奏,但不能阻止。
所以,外儲的流動性是第一位,一旦發生擠兌,就完了。
自從加入WTO后,中國經濟紅紅火火,外儲一飛沖天,一度接近4萬億美元,現在是3.1萬億,占全球外儲規模的30%。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這里有一點要指出,中國的外儲并不全是美元,還有歐元、日元、英鎊等等,因為一方面我們跟歐洲、日本等國也有貿易關系,另一方面外幣分散化,對沖美元貶值。
中國外儲的幣種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于國家金融機密。一般認為美元資產占2/3左右,也就是2萬億美元左右。
外儲是中國人不靠殖民、自己辛辛苦苦一針一線攢下來的財富。從安全性角度講,放著不動是最好的。但是,這樣一筆巨款,白白躺在賬上,就挺可惜的。就好比,你卡上有100萬,你也不會放著不管,肯定想法做點投資,賺點利息。否則,貨幣貶值,豈不是虧大發了?
外管局也是這么想的。
那么很多人又說了,雖然外儲只是暫存在央行這里,那你也不能買美國國債啊,你買啥不行,買啥都比這個好啊,比如你去海外投資,買黃金買銀行買港口,買高科技也行啊。
首先,中國確實這么想過,前幾年鼓勵國企走出去,加強海外并購,意圖其實很明確了,利用手中的大量外匯,讓中國做大做強。但是事與愿違。
中國海外投資虧損嚴重,基本上九負一勝的節奏,在利比亞一把就損失了200億美元。說白了,這些國企養尊處優、肥頭大耳的,根本就干不了戰略投資這一行,沒有了國家政策的保護,敗家仔的本色就暴露無遺。
而且,國家后來摸底調查,這里面的損公肥私、貪污受賄,十分驚人。
其次,不是你想買就能買的。誰也不是傻子,那些高科技和有戰略價值的機場港口,多少錢人家也不賣。如果你動用了大量的外匯儲備購買了黃金石油等戰略物資,又會非常被動。
美國給你定一個操縱大宗商品價格的罪名,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然后它可以用各種手段讓外資撤離中國,如果這個時候的外儲不夠用,就完犢子了。
所以,外儲是不能輕舉妄動的。外管局在自己公布的《2018年報》中就披露,中國外匯儲備投資以“安全、流動、保值增值”為經營管理原則。保值增值,那是最后考慮的事情。
那可不可以存銀行呢?也可以實現這三個目標。但是,沒有銀行敢要!因為上萬億的規模,你存進來別人當然樂呵呵,但你提取存款,可以直接讓銀行倒閉。
銀行最怕的是什么?不是壞賬,不是沒人貸款,不是存款少,而是大額存款的提取,因為直接可以把銀行擠兌關門。你要是去一個支行說我要把10億存款提走了,支行行長、分行行長可以嚇得直接跟你下跪磕頭。
最后想來想去,這2萬億的美元外儲,也就美債最劃算了。
美債是美國信用的體現,跟美國經濟牢牢綁定,大部分又是美國國內投資者買的。我跟著他們屁股后面買一點,安全是有保證的。
因為美債足夠安全,它的流動性也好,萬一外管局急需現金,可以把美債賣出去,不缺買家。
而且,美債收益率也不低。中國外管局披露的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平均收益率為3.68%,而21世紀以來10年期美債的平均利率5.5%左右,扣除2%左的通脹,收益率妥妥地超過3%。
所以,各國政府爭相儲備美債,是有道理的,是各國精英認真思考全盤考慮的最優選擇,不要認為他們都傻,實際上你能想到的,他們都想過了。
退一萬步講,如果美債違約了,中國應該是最開心的。因為那就意味著美元霸權和美國經濟完蛋了,我這一萬億美債就當是充公做軍費。我就可以入關了。
最終,中國買了1萬億美元的美債,占中國外儲規模的1/3。這是中國目前情況下的最佳選擇,最有利于中國。
網上總是有些無知群眾,覺得中國購買的美債這么多,整天叫囂把美債全賣掉,搞垮美國。其實這種做法完全行不通。
我們的美債只占美債規模的4%多一點,這個量級掀不起風浪,而且美債日均交易量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全部拋售,市場兩天就能消化掉。
所以,這種幼稚行為,不僅傷害不了美國,還把自己玩殘了。可以說這種做法是在賣國,做出這種提議的人就是愛國賊,會以愛國的名義毀滅整個國家。
現在網上有很多這樣的愛國賊,比如不給某國生產口罩、留學生不要回國防疫、外資企業阻礙本土商業發展,以愛國之名,將國家推向深淵。
繼續說美債,還是有人會擔憂:美國政府不敢賴全部的美債,但可以單獨賴掉中國的債啊。
如果美國敢這么做,那就是自掘墳墓。
四
信用是生命線
我們可以將美國政府看成融資企業,對于企業而言,它不僅要保證融到錢,還希望成本越低越好。這不僅僅是利息的問題,關系到以后能不能借到新債。
對于債券投資者而言,他最在乎的是本金安全,其次才是利率。因為債券的利率是比較低的,誰也不會為了那點利息冒著損失本金的風險。這是跟股票投資者的關鍵不同。
利息越低,說明企業的信用越好,不僅我的本金有保障,而且我中途想用錢了,可以很快把債賣給下家,不至于爛到我手里,把我給拖死。
如果美國賴掉中國的美債,這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各國就會想:臥槽,美國敢對全球老二這么干,肯定也敢對我這么干,我得少買點。
這種負面新聞,引發大家購買美債的熱情降低,甚至拋售手中的美債,就會導致一個后果:美債的利率升高。
不要小看了利率升高的危害,其影響是深遠的。法國波旁王朝就是這么拖死的。英法七年戰爭,到1763年時,英法兩國的債務規模幾乎旗鼓相當,但英國利率只有法國一半,最終法國在這場燒錢競賽中出局。
到1788年,法國每年的利息支出占財政收入一半,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導火索。而同時期的英國,國債/GDP遠超法國,但依靠低成本的國債融資體系,蒸蒸日上。
美國現在的國債利息每年5000億,只占財政收入15%,若升高一倍,就是1萬億,占比30%,只需兩年就可以抵消掉中國購買的美債。但是,要化解負面新聞和重大事件對美債的影響,可遠遠不止兩年。
中國手中的美債只占美債規模的4%左右,為了這么點小錢,就把美債的信用搞砸,這種因小失大的蠢事,以商業立國的美國才不會干。
特朗普敢這么干,就是要毀了美債的230年清譽,華爾街大資本家可以直接把他轟下臺,回頭還要提兩瓶茅臺(600519)登門造訪:金主大哥,不好意思,有人不懂事,給您添麻煩了,希望您大人不記小人過,以后還請多光顧光顧我的國債生意。
畢竟,這是關乎王朝壽命的頭等大事!
所以,甭說美國逼迫中國減免美債,即使中國主動要求減免一部分美債,讓美國少還點或延期償還,美國都要思考三天:這是幫我還是害我呢?三天之后特朗普就會發推:中國匹夫,你個損粗,安敢欺我?
小結
說這么多,就是告訴大家:美債的償還,可以十萬個放心。那些打嘴炮的美國官員,也意不在此,而是將疫情責任甩鍋給中國,轉移國內不滿。
意淫一時爽,實操傷身體。我們要是真答應了美國的減免要求,要鬧翻天的肯定不是我們,而是太平洋(601099,股吧)對岸。
—END—
版權所有,轉載請后臺聯系
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美債”,
提取閱讀《美國國債200年:一出生就沒想還清》
點擊「閱讀原文」加入「小炒和他的朋友們」知識星球。長文在公號,精華在星球。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小炒說。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