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瓊
2020年開始,房地產行業彌漫著焦慮的氛圍,房企之間的競爭上升到全維度比拼,涉及到人才培養、管理變革、效能提升等方方方面。一場貫穿房地產開發全生命周期,鏈接上下游產業鏈,管理顆粒度更加精細化的變革正在房地產行業展開。
而這一切都源自房地產行業競爭的加劇,利潤空間壓縮。
房企對利潤和未來可持續能力的焦慮開始體現在業務及戰略變革上;驈姆康禺a開發的全鏈條發力,提升效能,向管理要利潤;或將目光投向多元化產業,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其中與房地產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能夠賦能房企發展的賽道成為“香餑餑”。
率先完成規模競爭,碧桂園以危機感驅動自身發展,以前瞻眼光投入建筑機器人研發和推廣,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已成為房企轉型的先行者。
建筑機器人不僅可以提升房屋建筑的質量,賦能房地產開發鏈條效能的提升,同時為碧桂園多元化業務開辟了全新賽道,中國龐大的建筑市場將為博智林提供廣闊的發展前景。
博智林的成功將為碧桂園的發展帶來多元化及開發效能提升的雙重利好,機器人建房子將顛覆房地產行業原有的建筑模式,帶領房地產建筑行業向前邁進一大步,或將改寫中國房地產的歷史。
入局建筑機器人藍海
改變源自2018年7月,彼時,碧桂園集團成立全資子公司廣東博智林機器人有限公司(簡稱“博智林”),通過集中力量研發、生產及應用建筑機器人,推進應用新型裝配式建筑體系,同時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數字化技術為基礎構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碧桂園試圖顛覆傳統的建筑行業模式。
建筑機器人在房地產行業是前無古人的大膽嘗試,作為行業一項新創舉,機器人建房子是行業一開始所不敢想象的。正因為碧桂園的大膽創新與勇于嘗試,才有了改變行業的創舉,發掘了建筑機器人市場的新藍海。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碧桂園推出建筑機器人有其必然性,與這家公司的基因及創始人的經歷密不可分。
眾所周知,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是建筑工人出身,公司對建筑以及房屋質量特別關注。同時,楊國強密切關注建筑行業的發展動向,對傳統建筑業用工老齡化問題、用工荒、用工成本上升等問題加劇有深刻理解。同時建筑行業生產方式粗放已經難以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建筑行業亟待科技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有了改變行業的想法,落地則是另一大難題。從0到1,以及到未來的無限可能,碧桂園集團強大的實力為建筑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推廣提供了優質的孵化平臺和發展環境。
創始人前瞻的戰略眼光以及碧桂園強大的支持二者缺一不可。經過兩年多的攻堅克難,博智林實現了建筑機器人從自主研發、小批量生產到工程測試、工程服務及批量化商用,并進行了全面的端到端規劃及實踐,構建了完整的全周期閉環。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2月26日,博智林在研建筑機器人及智能產品近50款,其中18款建筑機器人已投入商業化應用。已遞交專利有效申請3042項,其中發明專利2161項;已獲專利授權984項,其中發明專利262項,在關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
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建筑(601668,股吧)業總產值約為24.8萬億元,其中房屋建筑業產值15.4萬億元。隨著城市經濟發展,中國建筑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容,建筑機器人的應用推廣將推動這個數十萬億的市場轉型升級,而碧桂園已經先人一步,入局建筑機器人藍海。
提升效能 多元賽道強化發展優勢
據了解,目前博智林已形成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修整、砌磚抹灰、內墻裝飾等12個建筑機器人產品線,其中絕大多數機器人可同時適用于現澆混凝土工藝與裝配式建筑施工。建筑機器人能有效的提升建筑的效率和建筑質量,同時能解放建筑工人,實現房屋建筑建造的安全、環保、高效。
業內人士認為,碧桂園建筑機器人的面市,填補了世界建筑機器人領域的空白;同時符合當前碳中和的發展大趨勢,是政策倡導的方向,未來擁有廣闊的前景。
博智林以BIM數字化技術為基礎,將建筑項目真正數字化、可視化,大批建筑機器人實際應用于工程建造的不同環節,初步形成覆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建造全系統解決方案,“機器人建房子”引領的建筑行業革命正在到來。
據了解,今年2月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同意開展智能建造試點的函》,確定上海市、重慶、廣東三地的7個項目將開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憑借在智能建造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碧桂園成為首批智能建造的試點的房企,目前已有18款機器人在佛山順德機器人谷首開區和鳳桐花園等超過15個項目中開展試點應用。
隨著未來建筑機器人應用的推廣,碧桂園將通過建筑機器人大大提升房屋建筑端的效能,提升行業競爭力。憑借科技創新,在管理紅利時代鞏固核心競爭力。
同時,建筑行業龐大的市場規模,將為碧桂園建筑機器人提供廣闊的市場前景,隨著技術的成熟及推廣,碧桂園在建筑機器人多元化的業務方面將取得巨大成功。
業內人士指出,從目前的良好勢頭看,博智林將成為碧桂園新增長賽道,將為公司發展增收貢獻利潤。建筑行業的智能化將是大勢所趨,建筑機器人將推動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誰能搶先一步,順勢而為,誰就能成為行業新一輪洗牌的優勝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