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中美兩國官員在安克雷奇舉行高層戰略對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會談結束后,兩國在外交領域的后續動作也同樣受到密切關注,3月22日則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中國方面,應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邀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于3月22日至23日對中國進行訪問。訪華前,拉夫羅夫說:“對我們而言,中國是真正的戰略伙伴,真正的志同道合者,我們在國際舞臺上的合作對全球和地區局勢發揮穩定性作用。”
而美國方面,國務卿布林肯也于3月22日至25日前往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外長會議,按照美國國務院的說法,布林肯將與歐盟伙伴磋商如何應對美歐共同面臨的一系列挑戰,其中包括中國和俄羅斯。
大國外交進行時,某個自詡“中等強國”且堅定追隨美國圍堵中國的國家,此時卻顯得有些落寞。
這個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資料圖片:悉尼歌劇院(新華社)
對于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澳大利亞或許在會前就已感到深受鼓舞——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在接受《悉尼先驅晨報》采訪時表示,美國“不會讓澳大利亞孤立無援”。
“我們已向中方明確表示,在親密盟友受到某種經濟脅迫時,美國并不準備單獨改善雙邊關系。”他說。
他還預告說,美方在隨后舉行的對話中也將強調這一點。
雖然在會談結束后,中美雙方各自對媒體的聲明中都沒有提及澳大利亞,但這仍不妨礙澳官員對美方此前表態反復咀嚼回味,并不斷給自己“加戲”。
據《悉尼先驅晨報》3月20日報道,澳大利亞外長佩恩日前接受該報采訪時表示,澳方非常歡迎美國本屆政府對待盟友的態度。
佩恩說:“我絕對認可并歡迎坎貝爾的表態,我們與美國站在一起,美國也與我們站在一起。”
她還道貌岸然地強調,澳大利亞政府絕對不會用基本原則和民主價值觀做交易。
但緊接著,佩恩就又抱怨說,過去幾個月她一直試圖同中方高層取得聯系,不過未能如愿。
這種“又當又立”的人設,似乎已成了澳政府官員的共識。在佩恩表態之后僅一天,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丹·特漢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采訪時也表演了相同的“套路”。
在ABC的報道中,丹·特漢有三句緊挨著的話被著重強調。
第一句,“我認為,所有澳大利亞人都應對美國站出來表態支持我們感到欣慰”。
第二句,“我們希望得到能夠得到的一切幫助和支持,來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爭端”。
第三句,“我感謝美國政府提供的幫助”。
然而報道也不忘強調,丹·特漢幾個月前寫給中方的信至今未獲回復。
▲資料圖片:丹·特漢(ABC)
盡管被美國綁上“反華戰車”后,澳大利亞已經開始嘗到苦頭,但澳政府官員卻仍執迷不悟;盡管美國一貫“口惠而實不至”,但澳大利亞卻對美方輕飄飄的許諾深信不疑;盡管美方在會談后未對澳大利亞給出進一步交代,但澳方卻仍對美方感激不已……這種甘當“馬前卒”的做派,令一些澳大利亞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有網友犀利地指出:“美國已經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在貿易方面它是不可信任的,澳大利亞和中國關系緊張,反而增加了美方對中國的出口,我們所失就是美方所得。”
還有人不解地問佩恩,作為澳大利亞的外長,為何要把坎貝爾的話放前面,然后自己只是照做?
而對于丹·特漢,也有網友認為他做貿易部長并不稱職,因為他總是被美方“忽悠”,為美方產品輸華騰出了空間,而他最近的表態也都是空談,沒有實質內容。
“美國會做我們的靠山,直到他們決定把我們扔下車。”有網友說。
這些道理并不深奧,也已經多次被證明是對的,但“佩恩和丹·特漢們”顯然還在自我催眠。例如,中方在與美方對話時已明確表示主張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而不是以一小部分國家制定的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而佩恩在采訪中仍強調,澳方希望維持所謂“基于規則的全球秩序”。
有海外網友對此一語道破:“對于美國來說,基于規則的全球秩序只不過是‘我們制定規則,你們遵守秩序’罷了。”
但中國人連美國那一套都不吃,澳大利亞又能奈何?
在此前(3月16日)的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指出,中澳關系出現當前困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澳大利亞在一系列涉及中國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問題上,采取錯誤言行,破壞了兩國互信和合作的基礎。這其中的是非曲直,澳方是十分清楚的。
而在3月22日的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再次強調,中國同美國及澳大利亞等幾個美國盟友之間各有各的問題和立場,是非曲直十分清楚。試圖拉幫結派,搞“小圈子”向中國施壓訛詐,甚至狐假虎威來嚇唬中國,是行不通的。
“澳大利亞和中國之間有直航,繞道美國舍近求遠,得不償失。”她意味深長地說。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參考消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