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菌
這些年,房產稅的消息一直備受關注。日前的政府工作報告并未提及房產稅,但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個試點房產稅的地方之一——重慶,最近卻傳出了一個與房產稅相關的重磅消息。
近日,一則關于“三無”四川人到重慶買房不交房產稅的消息在川渝兩地朋友圈廣泛傳播。起因是一張據說來自中介機構的截圖。如下:
最終經“重慶買房知識局”核實發現:
重慶主城九區中,南岸區、大渡口區、渝北區、江北區、北碚區、渝中區、沙坪壩區,這7個區都明確表示:消息是真的,已在執行中。但這個政策暫時沒有文件,具體減免政策以各區域稅務局為準。
綜合各方回應,這一消息的可信度應該是非常高了。
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四川人到重慶買房從此就暢通無阻了?重慶樓市會否因此迎來一個“小陽春”?成都樓市又將受到怎樣的影響?
01
首先要解釋下,重慶購房政策所定義的“三無人員”,是指在重慶“無戶籍、無企業、無工作”的人員。
這部分人群,按照過去的政策,在重慶購房,除了不能貸款,每年還得繳納總房款0.5%的房產稅。
比如,外地“三無”居民購買一套100平米,單價1.5萬的房子,每年所要繳納的房產稅就是7500元(2021年,重慶的“豪宅”稅線為22106元/㎡,無論有無戶籍超過此單價,都需要繳納房產稅)。
這一招堪稱是重慶樓市調控的“核武器”,有力阻擊了外來炒房客。事實證明,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它的調整,在當前背景下,的確有些敏感。事實上,這一消息去年就傳出過幾次,最終都不了了之,到至今也沒有官方的公開發聲,足見慎重。
但不得不說,只向四川15市的絕大部分地區定點放開,尺度拿捏得非常好。
來源:重慶買房知識局
一方面,此招精準呼應了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大趨勢。
同一個圈內,降低四川人在重慶購房的門檻,將直接推動川渝兩地的人口流動。這和川渝兩地去年以來陸續推出的公積金互認互貸等公共服務一體化政策,是一致的。
另一方面,從目前所釋放的信息來看,這次調整應該只涉及免交房產稅,而未取消貸款限制,也就是說,全款買房的要求依然沒變。
由此帶來的增量購房需求其實相對有限,很難對重慶樓市的整體走向產生大的影響。那么,它就不至于違背“房住不炒”的底線。
02
當然,很多人也關心,這個政策變動,除了讓部分四川人到重慶買房更方便了,還有沒有其他好處?
西部菌認為,肯定有。
比如,最直接的,重慶樓市的托底力量,明顯增強。就目前放開的這15個城市來看,其囊括了四川的絕大部分人口,理論上為重慶打開了涉及數千萬人口的購房新通道。
說得更直白一點,這未嘗不是對樓市調控的一種有限的松綁。
而讓更多人可以方便購房,說到底也就是一種“搶人”。尤其是考慮到重慶本身的老齡化程度,這對于吸引四川年輕人尤其是重慶周邊地區的四川年輕人,應該會有直接幫助。
對四川來說,好處也同樣存在。那就是人口城鎮化打開新的空間。
目前,重慶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接近70%,而四川尚不到60%。重慶面向四川人的購房門檻調低后,有利于加速四川的人口城鎮化進程。
另外,此舉對于吸引部分在外四川人返鄉,應該也算得上是積極因素。
03
還有網友關心,這對成都的影響大嗎?或者如部分網友所說的,真是重慶對成都樓市的“降維打擊”嗎?
西部菌的看法如下:
前面就說過,在未取消貸款限制的情況下,重慶此舉所吸納的樓市增量需求不容高估。且主要吸引的應該還是重慶周邊區域的需求。
而這部分需求,即便重慶不取消“三無”房產稅,考慮到成都的房價和限購條件,其流向成都的量本就不大。
如根據貝殼找房2020年的成交數據,選擇在成都置業的人中83%為新成都人。其中,6成來自于川內,2成來自于川外。
具體城市來看,南充(11.9%)、眉山(11.3%)、達州(9.4%)位列省內非蓉置業占比前三。
相對來說,重慶輻射的川內重點區域,應該主要是廣安、瀘州、遂寧等。也就是說,成都和重慶在川內的“統治力”,本來就存在差異。因此,此舉對于成都樓市的“利空”非常有限。
當然,不排除部分成都購房資金流入重慶,但是考慮到貸款限制還在,總量就高不到哪去。畢竟,全款要求,足以讓絕大部分群體望而卻步。
要說對川渝樓市的影響,相對于成都,重慶這一做法真正影響的可能還是重慶周邊部分城市的樓市。但還是那句話,只要貸款限制不取消,影響都比較有限。
04
就全國范圍來看,重慶的這一操作,其實與目前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推行的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互認政策頗為類似——都是對城市群或都市圈內部購房限制的有限松綁。
但是,因為涉及到房產稅,其中可能還有更深層次的試探意義。
比如,它是否意味著房產稅征收模式的一種創新?
很長時間以來,大家想象中的房產稅似乎就是“全國一盤棋”,但事實上,上海和重慶的試點就有明顯差別。加上這次重慶專門針對四川大部分地區進行區別對待,它或許應該讓我們對房產稅的征收模式和靈活性,建立更多的想象力。
另外,在都市圈時代,它可能意味著樓市調控在“一城一策”的基礎上,將出現更多“一圈一策”式操作。
MORE
往期精選
本賬號系
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商務合作、轉載開白聯系:
微信:hbdx1990xz(備注身份優先通過)
未經授權請勿擅自復制、轉載
區域丨地產丨財經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西部城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