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姜慧梓)3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在回答新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圍繞稅收數據安全,將探索建立全國統一電子稅務局,保護納稅人隱私。
3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新京報記者向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提問。圖/國新辦
受到疫情嚴重沖擊,經濟復蘇情況始終受到社會關注。稅收被看作經濟的“晴雨表”,去年以來,稅務總局持續發布增值稅發票相關數據,及時向社會公眾反映經濟復蘇情況。
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在“就地過年”倡議下,今年春節期間(2月11日-2月17日)全國居民消費快速穩步增長,其中,餐飲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58.4%,已恢復至疫情前常態水平,比疫情暴發前的2019年春節增長5.4%。同時,用工大省消費大幅增長,北京、上海、廣東(含深圳)居民消費分別同比增長44.2%、32%、31.1%。
下一步稅收大數據還將有哪些應用?稅務總局總審計師饒立新今日表示,將加強智能化稅收大數據分析,不斷強化稅收大數據在經濟運行研判和社會管理等領域的深層次應用。
同時,探索建立全國統一的稅務云征管服務平臺和全國統一的電子稅務局,確保稅收數據全生命周期安全,嚴格保護納稅人繳費人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
發布會還介紹了今年稅收宣傳月有關情況,拉開了第30個全國稅收宣傳月序幕。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韓國榮介紹,今年稅收宣傳月將開展五個方面的宣傳活動,聚焦《意見》、便民辦稅繳費服務、稅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國家重大戰略,以及稅法的宣傳普及教育等。
韓國榮透露,今年全國稅收宣傳月期間將再推出12條便利化改革措施,預計在7月1日前使80%便民服務措施落實到位,年底前100項措施全部落實到位。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世輝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