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彩禮貸”、“墓地貸”等相關銀行信貸產品引發熱議,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4月1日在國新辦“構建新發展格局,金融支持區域協調發展有關情況”發布會上表示,個別銀行打著所謂金融創新的旗號,挑戰社會痛點,引導居民過度負債,觸及社會公序良俗的底線,脫離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職。
同時,鄒瀾指出,這類貸款本質其實就是居民消費貸款,通過制造噱頭的方式來宣傳獲客,這也反映出部分中小銀行自身服務能力的不足,以及金融發展面臨的一些困境。“所以,盡管是個別銀行,我們覺得也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針對該問題,央行有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要繼續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調整優化信貸結構,把資金更多的投向中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本分。
第二,人民銀行會配合銀保監等部門對中小銀行的產品創新和業務準入實施有效的監管和指導。支持銀行在風險可控、審慎合規的前提下結合實體經濟的實際需要來創新針對性的產品服務,對于有悖公序良俗,與國家大政方針背道而馳的做法,及時予以糾正。
第三,多措并舉切實提升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還是要讓他們做到能貸、愿貸、會貸。我就回答這些。
央行副行長劉桂平補充道,“我也非常感謝媒體朋友們對金融服務以及金融創新方面提供的有關監督和報道,也有利于我們了解相關的信息,更好的來創新產品,為實體經濟、為廣大的城鄉居民提供有效的高質量的服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