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了《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上調了全球及中國的經濟發展預期,同時也警示了經濟復蘇不均等因素可能帶來的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在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在全球經濟復蘇中扮演核心角色。
央視記者 殷岳:在美國時間6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預計全球經濟在2021年增長6%。與此前相比有所上調。此外IMF預計在今年全球經濟就能恢復至疫情前的增長水平。上調全球經濟增長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來自于一些發達經濟體頒布的經濟刺激政策;另一方面也是來著于新冠疫苗在全球接種工作的不斷開展。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稱,這次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沖擊是非常獨特的。對這一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在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作出了詳細的解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吉塔·戈皮納特:確實,這次危機在太多不同方面都很獨特,(與全球金融危機相比)這次不同的是,相對于發達經濟體來說,新興經濟體和低收入國家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這次危機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于,即便是在一個國家內部,復蘇也是不均衡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不像全球金融危機的時候,這次(各國)大規模的政策支持,非常有效地防止了形勢繼續惡化。
央視記者 殷岳:目前全球經濟基本都呈現復蘇態勢,你認為中國經濟在這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吉塔·戈皮納特:中國是一個主要的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扮演核心角色,可以幫助全球實現更強勁的復蘇,中國對防疫物資的生產能力,對全球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可以達到滿足國際需求的生產能力。
中國經濟加速回暖助力全球經濟復蘇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面對疫情,中國成為全球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多家國際機構普遍看好中國經濟,認為中國經濟加速“回暖”,持續為世界經濟復蘇向好注入強大動能。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引發全球經濟衰退。2020年,在疫情陰霾之下,中國有效控制疫情并率先實現經濟強勁復蘇,提振全球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20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隨著經濟逐步重啟,全球經濟正走出低谷。中國作為重要貢獻者,幫助全球貿易自2020年6月份起復蘇。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20年12月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到2021年年底,全球經濟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對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2021年2月5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一場遠程記者會上表示,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1%,中國經濟復蘇正帶來積極溢出效應,特別是對于那些與中國經貿聯系密切的經濟體。她表示,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增長動能。
3月9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說,2021年世界經濟有望增長5.6%,全球范圍內迅速有效分配新冠疫苗是經濟持續復蘇的關鍵。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8%。
3月15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二十國集團成員的總體國內生產總值同比減少3.3%,中國實現了2.3%的正增長。
3月18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貿易和發展報告更新數據,報告中指出,中國2020年的經濟表現好于貿發會議去年中期的預期,同時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將增長8.1%。
(編輯 路凱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