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8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就要正式開始施行了,距離這個日子滿打滿算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如何健全未成年人學校保護制度,為“少年的你”撐好法律“保護傘”也成為了近年來熱度很高的話題之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并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出后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
教育部網站截圖
對于家長來說,把孩子送進學校的那一刻可以說是既踏實又擔憂,一方面,在一個完整的教育環境里,孩子可以獲得知識、提升能力,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交流也會為其日后步入社會奠定重要基礎;另一方面,孩子離開了自己的視線,很多家長都會擔心,沒有了父母的提醒和愛護,孩子的健康、飲食乃至休息會得不到保障,而近年來校園欺凌、性侵等問題的曝光,也讓家長對校園生活多了另一份擔憂。
此次征求意見稿對學生的人格權益、預防欺凌、防治性侵等多方面保護機制進行了明確規定。那么學生在校期間應該享受哪些權利?到底什么樣的行為才被認定為欺凌?預防性侵害又要從哪些方面從嚴做起?
此次征求意見稿共58條,涉及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人格權益、受教育權、休息權利、財產權利等,同時還有防范欺凌、性侵等措施。
在保護未成年人教育、休息等方面,征求意見稿使用了“休息權利”一詞,其中規定了學校應當按規定科學合理安排學生在校作息時間,保證學生有休息、參加文娛活動和體育鍛煉的機會和時間。同時,學校應當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共同培養學生良好作息習慣,保障學生在家的睡眠時間。此前,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明確表示,作業、校外培訓和游戲時間都必須為學生睡眠讓路!耙笮W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中學生在校內完成大部分書面作業,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督促學生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
意見稿中還明確,“不得限制學生課間出教室活動”。這條規定引起了不少家長的關注,因為由于學生人數、場地限制等因素,不少學校出于安全考慮,課間并不允許學生隨意出教室活動。學生家長李女士說,新的規定更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也希望學校能夠克服困難,讓好政策真正落地。“課間的時候,除了上操,其他時間是不允許學生離開教室到操場上去活動的。我們覺得這一點對孩子來說不是那么好,因為孩子近視眼的特別多,下了課以后他們也想到操場上去活動放風,在教室里一圈圈一天,孩子也受不了。我覺得現在這個規定挺好的。”
在保護未成年人的人格權益方面,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學校不得公開學生個人的考試成績、名次,不得對外宣傳學生升學情況;在獎勵、資助、申請貧困救助等工作中,不得泄露學生個人及其家庭隱私。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此次意見稿的內容是以往教育部等規章制度內容的延續,是從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出發作出的規定。
“由于我們整個的學生評價還存在一個‘唯分數’的現象,所以很多學校、很多家長,包括社會很在意學生的考試分數,于是存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即為了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不擇手段,破除‘唯分數論’需要扎實的措施,要從多個方面去解決這些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個規定也是其中的一個著力點!眱Τ瘯熣f。
近幾年來,部分地區發生校園欺凌事件,但如何界定欺凌是否存在,往往家長、老師、學校各執一詞。此次,在欺凌的預防上,除教育指導外,征求意見稿還規定,學校要定期針對全體學生開展防治欺凌專項調查,對學校是否存在欺凌等情形及其程序進行評估。
同時,明確了學生的五種行為屬于欺凌,比如存在毆打、腳踢、掌摑、抓咬、推撞、拉扯等侵犯身體或者恐嚇威脅的行為;以辱罵、譏諷、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綽號等方式侵犯人格尊嚴的行為;惡意排斥、孤立他人,影響他人參加學;顒踊蛘呱鐣煌刃袨椤Τ瘯熣J為,此次規定出臺向社會公眾征集意見,對學校來說也是幫助學校實現有法可依,更好地開展工作,杜絕校園欺凌事件。他說:“主要是更加可操作,事實上這些要求都是根據曾經發生過的校園欺凌案例做分析,然后提出了這樣一些要求。這將使得校園欺凌問題的解決有更細的要求作為依據!
除此之外,征求意見稿還要求學校建立預防、報告、處置性侵害工作機制,嚴格執行入職報告和準入查詢制度,對于教職工以及其他進入校園的人員實施的侵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行為,學校應當采取必要措施預防并制止。儲朝暉認為,強調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也是為了更好地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健全未成年人學校保護制度。他說:“這里面特別提到師生戀,這些要求實際上過去都有,這一次把它列為保護的規定,也是根據實際中的一些問題提出來,一定要在一個大的框架下,更有效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