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許多研究機構的預判,作為“就地過年”的2021春節之后的首個小長假,清明假期如愿迎來今年首個出行高峰。對于國內都市出行而言,曹操出行大數據研究院依據專車出行的線下運營實踐數據認為:2021年“出行+消費”的第一波補償與釋放已經顯現!
一、同比增長的“報復性”勢頭顯現
圖1
如圖1所示,2021年清明三天小假期,第一日單量同比2020年增長314.22%,第二日單量同比增長298.53%,第三日單量同比增長261%。與曹操大數據相印證,航班出行服務APP飛常準數據顯示“4月3日—5日內地航線日均航班量為12790班,相較2020年清明假期增長近2倍,比2019年同期增長約13%”;交通部的數據也顯示“4月3日—5日期間,全國預計發送旅客1.4452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42.4%”。
作為“就地過年”背景下第一波關于“出行+消費”的補償與釋放,清明小長假表現出的這一股強勁的出行勢頭,一方面反映了中國老百姓(603883,股吧)走出去、走回去的社群心理需求,一方面也體現著國內經濟的強勁消費活力。
二、獨領風騷的都市旅游性出行
圖2
攤開曹操出行清明假期“出行+消費”的四類目的地,可以發現以景點為目的地的單量占比49.06%,幾乎占到一半。其余才是以商場為目的地的單量占比23.99%、以寫字樓為目的地的單量占比22.59%等。
與曹操大數據表現出來的“旅游獨領出行風騷”相吻合,百度發布《清明節搜索大數據》關于“清明節網友們都準備干點啥”的數據顯示,“旅行出游”位列清明十大熱搜話題第一名。此外,據國家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清明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1.02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44.6%,恢復至疫前同期的94.5%”。
三、外灘、長城、西湖引領都市游之鰲頭
圖3
在曹操出行乘客清明假期旅游目的地的打卡排行榜上,上海外灘、北京長城、杭州西湖引領前三甲,其余分別是成都寬窄巷子、南京中山陵、廣州動物園、西安秦兵馬俑等。顯而易見的是,這是一批都市中心、都市周邊、都市近郊的著名旅游打卡地。
基于禮敬、緬懷、紀念、追遠的一個節日,又值建黨100周年的時間節點,所以紅色旅游、賞花踏青,以及周邊休閑度假成為了今年清明假期的最大亮點。因此,既可以瞻仰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塔,又可以游覽繁華陸家嘴(600663,股吧)、壯麗黃浦江的上海外灘,以絕對性優勢位居曹操出行清明假期旅游目的地的TOP1。與外灘相類似,都市周邊的著名景區出現久違的擁擠場面,例如八達嶺長城景區一度發布游客流量黃色預警,啟動三級應急響應。央廣消息也顯示,一些旅游景區、度假酒店、特色民宿等出現“量價齊升”的現象。
四、10點—22點的出行高峰鏈綿延不斷
圖4
圖4可見,在4月3日到4月5日日均各時段的需求單量占比變化曲線上,出行高峰已經不再是匆忙上班打卡時的早上8點,而是變成了一個從10點到22點綿延不斷的高峰反應鏈,這是一個車輪不停、出行不斷、往來不息的層層漣漪。
這個綿延不斷的層層漣漪背后,也體現著都市居民一波一波的出行“微瀾”:走出去、到近處。這里面既有對疫情的隱隱擔憂,也有對假期時間太短的考量,所以踏春、極目、跑步、健身、放風箏等“微”旅游受到許多市民的青睞。中國旅游研究院的調查數據顯示“57.0%的游客參與踏青郊游,32.5%的游客體驗游園賞花”。
五、同頻躍動的一線、新一線都市圈
圖5
如圖5所示,在2021清明假期出行單量排行榜單中,南京、成都、上海、杭州、廣州、北京、西安、鄭州、深圳、青島十城市依次排名前十位。這與同程旅游大數據頗有類似之處:“受周邊游出游熱情的拉動,專車業務增長較多。其中,用車預訂熱門城市為成都、廣州、重慶、深圳、北京、上海、杭州等。”攜程數據也顯示,“清明期間熱門酒店城市TOP10分別為上海、北京、廣州、杭州、成都、南京、重慶、深圳、西安、蘇州。”
這是一份重合度極高的城市名單,也是一份經濟發展程度、文旅興盛程度、人口流入程度等都極致旺盛的城市名單。在這份城市名單的后面——一個月后,一股更加生機勃勃、蕩開疫情陰云、更加金燦燦的“出行+消費”流量正在醞釀。
作者:段旭、敬城、徐文燕
出品機構:曹操出行大數據研究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