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快訊(記者 欒若曦)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當地時間4月13日,日本政府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廢水排入大海。美國國務院隨后回復稱,支持日本政府這一決定,稱其做法符合全球核安全標準。
美國國務院網站消息表示,在目前“獨特又具有挑戰性的”局勢下,日本政府權衡和研究了福島核廢水處理的方案,其決定一直保持透明,似乎采取了一種復合全球核安全標準的辦法,期待與日本政府基礎協調溝通,監督這一決定的有效性。
除美國外,國際原子能機構也對日本排污入海的決定表示支持。據《衛報》報道,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除“氚”外的其他放射性元素都將在被排放前從核廢水中移除或降低至安全水平。國際原子能機構還指出,世界上其他的核電站也都使用類似的方法處理廢水。
在日本政府提出有意向排污入海之后,國際社會對此表示嚴重關切,擔憂核廢水將對海洋環境及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當地時間3月11日,聯合國5名人權專家發表聯合聲明警告稱,“向海洋排放核廢水將提高兒童的健康風險,這等同于侵犯人權。”
4月13日,外交部發言人就日本政府決定以海洋排放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發表談話。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福島核事故是迄今全球發生的最嚴重核事故之一,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質泄漏,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產生了深遠影響。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評估報告明確指出,如果福島核電站含氚廢水排入海洋,將對周邊國家海洋環境和公眾健康造成影響,同時現有經過處理的廢水中仍含有其他放射性核素,需進一步凈化處理。聯合國原子能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報告也認為,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需持續跟蹤觀察。德國海洋科學研究機構指出,福島沿岸擁有世界上最強的洋流,從排放之日起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601099,股吧)大半區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綠色和平組織核專家指出,日核廢水所含碳14在數千年內都存在危險,并可能造成基因損害。
日方在未窮盡安全處置手段的情況下,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未經與周邊國家和國際社會充分協商,單方面決定以排海方式處置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這種做法極其不負責任,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切身利益。
海洋是人類共同財產。福島核電站事故核廢水處置問題不只是日本國內問題。我們強烈敦促日方認清自身責任,秉持科學態度,履行國際義務,對國際社會、周邊國家以及本國國民的嚴重關切作出應有回應。重新審視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在同各利益攸關國家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充分協商并達成一致前,不得擅自啟動排海。中方將繼續同國際社會一道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保留作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當地時間4月12日,韓國外交部發表評論稱,考慮到日本政府的決定可能在未來直接或間接對韓國國民的健康以及周邊環境造成影響,韓國政府對此表示嚴重擔憂。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陳荻雁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