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針對“校外培訓廣告滿天飛,‘制造焦慮、販賣焦慮’”、“‘學生沉迷網絡游戲’引發社會關注”……等教育亂象,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重要的遠不止是考試分數或成績,還有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身心地全面發展。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印發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要求綜合實踐活動課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全面實施,社會實踐和公益服務成為中小學生必修科目和學分。
在此政策推動下,2020年國內首檔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題材季播節目《少年行動派》開創先河,聚合賦能。
一、引子
《少年行動派》 第一季由北京光影環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獨家出品,根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的新政綱要、接受中宣部未成年人監管部門指導,在2020國家戰略工程“中國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起步之時,全新試水、應運而生。定義內容新高,填補市場空白。
節目從300多個優秀少年中選出6位極具鮮明時代特征和卓越動人事跡的標桿少年,堅持10年高山滑雪的冬奧會宣講員、品學兼優堅持公益服務的留守少女、堅持2000個小時的博物館義務講解員、堅持學習5年年齡最小的非遺文化傳承人、堅持救助流浪貓長達9年的12歲“新時代好少年”、運用互聯網技術普及古詩詞文化的科技小達人。節目全方位多角度呈現他們的優秀品格和堅韌毅力,打造新時代“行動少年”KOL,號召和引領更多青少年走進社會,了解和認知身邊的世界。
二、社會實踐教育市場亂象叢生
這兩年,為響應《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這一政策方針,全國各地的中小學雖然也已經進行了不少關于社會實踐活動的嘗試,但由于在校時間有限、客觀環境不允許、課業壓力大、主題設計缺乏等局限性,這些嘗試和推進對于孩子的全面發展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
很多家長也早就意識到了孩子健康人格和堅韌力養成的重要性,但囿于缺乏權威專業體系以及落地執行等因素,很難從家庭中創造機會。因此,他們往往希望通過研學、夏令營等目前已有的一些打著“素質教育”和“社會實踐”旗號的機構對孩子進行相應的鍛煉,但市面上魚龍混雜的機構和看似琳瑯滿目實際卻不知所云的產品,缺總是免不了掉坑。
1. 缺乏權威專業體系
很多做夏令營和研學的機構,幾乎都沒有配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相關的專家,就算有的機構會請一兩個專家來掛名,但是,專家并不會真正參與到產品設計和執行過程中來。所以,就算打著專家的名義,但是最后并不能產出對于孩子真正有教育意義的成長價值點,往往就淪落為一場玩玩鬧鬧的旅游或者聚會活動了。
2.實踐主題泛濫和模糊,更是缺少體系化的方法論
市面上大多數的研學營或者夏令營,主題都非常泛濫,比如:看看昆蟲和小鳥就是自然探索,走走山路做個飯就是野外生存,做個機器人就是科技編程,念念詩經寫個毛筆就是國學體驗…主題泛濫而膚淺,缺乏新意和趣味性,當然更是沒有該主題之下的系統方法論貫穿其中了。
3. 執行團隊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大多數所謂的夏令營、研學營配備的領隊和營長要么是公司的員工開營前培訓一下,要么是一些成人拓展的培訓師,但是對于孩子教育的問題,可能就無法勝任了。營期最重要的導師團人員更是魚龍混雜,不知根不知底的一些社會人士經過一兩天培訓就要上崗,就算是大學生志愿者,很多人也并不具備教育學或者心理學方面的相關背景。孩子跟著這些人員朝夕相處,成長效果可想而知,家長很多時候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4.缺乏成果出口和展示通道
現在很多的營,無論是什么主題,孩子學習和體驗之后,都沒有平臺和出口可以展示他們的成果。孩子看不到自己克服困難努力付出的結果,家長感受不到在營期里進步的點點滴滴各方各面,更別提對于孩子留下的珍貴的成長回憶,對于家長可以發發朋友圈能可視化的小成果了。
三、《少年行動派》節目授權毅星教育,打造節目IP聯名的“新聞實踐營”,共同致力于為8-15歲青少年及家庭提供以“堅毅行動力養成”為核心宗旨的一站式假期成長解決方案
區別于市面上眾多流于形式、噱頭滿滿卻到處是坑的營,毅星教育首創“新聞實踐特訓營”,這套權威專業的新聞實踐方法論,對于8-15歲孩子發展成長必備的8大核心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觀察認知能力:新聞實踐最側重觀察能力,在新聞現場當小主播,一要善于觀察,二要心思敏銳,如果對生活不敏感就會抓不住新聞,而不善于觀察,即使抓住了新聞,也難以報道出事件真正的價值和要點。
邏輯分析能力:傳統的學校教育基本都強調結果的唯一性和正確性,在一定程度上會扼殺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創造性思維。而采寫新聞稿這件事,孩子需要學會從新聞事件的不同維度、不同層次去分析和判斷,從自己認為對的角度去看問題,自圓其說,保持結果的開放性,而我們常說的“獨立性思考”或“思辨精神”就是從這樣的訓練中得來的。
創造寫作能力:成為一個新聞現場的小主人,就需要每個孩子在觀察細節的基礎之上,短時間強化記憶下需要表達的內容,再用適當的語言和文字,把最重要的事實按照邏輯層次表達清楚。這種創造寫作能力的鍛煉,在平時的學校和家庭環境中很難得到,非常有利于語文寫作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語言表達能力: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現場小主播,沒有勇氣張不開嘴那是肯定不行的,中國孩子相對于國外孩子而言更加內斂,不太敢于表達自我,所以更需要這樣的機會,鍛煉勇氣,增加自信,通過導師的耐心輔導和小伙伴的鼓勵加油,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態度,無畏他人的眼光和評價,畢竟勇于表達自我這件事,在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是極其是重要的!
解決問題能力:每一個新聞現場都充滿著隨時可能出現的臨時突發狀況,孩子們為了獲得報道和采訪信息,需要接觸不同背景和階層的人物,想盡辦法拿到一手采訪資料,在這樣完成采編的過程中,特別能鍛煉孩子面對各種突發意外狀況的臨場應變能力,從而也極大提升了最讓中國家長頭疼的孩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忍耐意志能力:通過深度體驗新聞現場小主播的工作,每個孩子在這里需要面對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分析、推導、整理,克服困難,堅持不懈,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選題內容。這樣的訓練,對于每個孩子性格的磨練都是大有裨益的,因為只有在小小的失敗中不斷累積前進的動力,最終才會達到自己的目標,得到獲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這也是國際精英教育最看重的“毅商”GRIT堅韌力的培養必經之路。
社交溝通能力:在新聞現場做報道,每個孩子都必須具備超強的社交溝通能力,因為如果見了陌生人,都不敢講話,到了播報環節就緊張,那是無法完成采編任務的。所以,為了做出一期好選題,每個孩子都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在團隊和小組中的社交能力和溝通能力,準確表達自己想法和態度,學會溝通技巧,提升情商指數。
團隊協作能力:在完成新聞小主播的既定任務過程中,每個孩子都需要和搭檔的小伙伴分組進行闖關挑戰,無論是選題規劃、報道現場、采訪人物、稿件預演以及最終的成功播報,都離不開小組每個成員的支持和協作,只有懂得合作和分工,借助團隊的力量,通過自己努力,才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毅星教育攜手2019“生態中國環保金獎獲得者“蘇州濕地管理站以及兩大國家級濕地公園,獨家打造《少年行動派》節目聯名的五一蘇州濕地保護新聞實踐營,通過五天四夜PBL和SL融合的成長模式,學習濕地知識、探索濕地現狀、調研生態環境、呈現規劃方案,最后通過每個營員都參與其中的新聞主題報道,讓更多人聽到少年的聲音,從少年的視角去關注濕地,投身環保行動。
此次五一營的執行團隊擁有超過4年上百場豐富而資深的國內外游學運營執行經驗,領隊和營長均為名校狀元或學霸出身的長期在一線從事營地服務的教育工作者,導師團陣容更是堪稱豪華,均來自985、211重點大學教育學或心理學專業的優秀大學生,其中不乏有國家級獎學金獲得者,學生會主席以及學院負責人等。他們都擁有豐富的導師助教經驗,經過嚴格甄選和統一培訓,以師生比1:4的比例,全程陪伴、輔導幫助,成為孩子學習生活的好榜樣。
毅星教育創始人、資深媒體人李欣頤說到,“毅星教育的核心方法論如同我們的品牌名字一樣,Grit kids也是Great kids,每一個擁有堅毅行動力的孩子就是偉大的孩子,而這份堅毅行動力,就是在我們毅星首創的每個假期不同主題的新聞實踐營中不斷去汲取和獲得的。我們希望,每一個來到毅星實踐營的孩子都會持續地被滋養出強大而堅毅的行動力。”
據悉,毅星教育目前已經與全國多個省市的知名文旅品牌和旅游綜合體達成了全面而深度的合作,毅星教育通過“新聞實踐方法論”的輸出為青少年假期營產品定向增值和全面賦能,讓更多品牌和機構能為用戶提供具有核心成長價值點可持續發展的假期營產品。面對即將到來的被疫情嚴重壓抑的2021暑假,青海支教主題、瀾滄科考主題、四川非遺主題、內蒙草原主題、西安歷史主題等都在緊鑼密鼓的最后籌備中。毅星教育將助力和賦能每一個擁有堅毅行動力的孩子成為銀河系閃閃發光的星星,有了毅星實踐營的暑假,對每一個孩子都將是前所未有的、嶄新而美妙的成長體驗!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