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葉子
一季度外貿進出口數據公布不久,兩場國際貿易的盛會就同日開幕。
4月15日,作為進出口貿易的風向標和最重要的國際貿易促進平臺之一,第129屆廣交會在線上舉辦。本屆廣交會約2.6萬家參展企業上傳展品超過270萬件,數量再創新高,其中新展品約82萬件,更多全球首發的產品集中亮相。
而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技術貿易展會,第八屆中國 (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下稱“上交會”)當日也在上海開幕。在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融入全球創新網絡過程中,技術貿易將發揮更大的作用。以“創新驅動發展、保護知識產權、促進技術貿易”為主題的本屆上交會,也將為全球科技創新合作注入新動力(310328)。
上海市市長龔正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我們將著力加強全球技術貿易和科技創新合作,以更積極的姿態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以更開放的胸懷匯聚全球創新成果,以更大的力度推進知識產權保護,以更優良的環境吸引全球科技英才。本屆上交會在全球共抗疫情、共促復蘇的背景下舉辦,期待各方充分展示國際領先技術,鏈接專業創新資源,共同推動國際創新合作和技術貿易發展繁榮。
本屆上交會總展出面積為3.5萬平方米,規模與上屆持平,參展企業逾千家,創歷年新高。
上交會組委會執行辦副主任、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周嵐在此前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經過八年培育,上交會已經發展成為服務國家戰略、展示國際領先技術、鏈接專業創新資源的重要平臺。今年將在三個方面發揮作用,包括健全技術貿易促進體系,打造技術交易完整服務鏈;促進技術進出口協調發展,建設貿易高質量促進平臺;深化開放與合作,構建要素融通的國際合作網絡。
分享技術創新
15日上午,在上海浦東新區世博展覽館,前往上交會參展的觀眾比肩接踵。與熱鬧現場相對應的,是我國外貿的逆勢增長。
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出口和進口規模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呈現穩中加固、穩中向好態勢。服務貿易方面,在8日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值7139.8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6%,服務出口表現明顯好于進口,貿易逆差減少。與2019年同期相比,服務進出口下降14.7%,其中出口增長14.7%,進口下降30.5%。按照美元計算,今年前兩個月服務進出口1103.5億美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3.7%。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在提高。1~2月,我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進出口3241.6億元,增長17.2%,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了45.4%,提升12.7個百分點。
上交會的如期召開,無疑將繼續推動作為服務貿易重要方面的技術貿易發展與服務跨境合作。
在當日的展會現場,一進展館就能看見顯眼的日本大阪主題館,這也是本屆上交會唯一的境外主題館。該館有來自大阪的巖谷產業、日立造船、日東新材料等一批頭部企業展示他們先進的制氫儲氫技術、檢測技術和密封材料技術。
日本從1973年就開始著手開展氫能生產、儲運等研究,目前已經在制氫、儲運氫及氫能利用領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氫能產業鏈體系。大阪集聚了氫能源等多個領域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其中,作為日本僅有的液氫制造商,巖谷產業集中展示了加氫站儲氫等亮點技術。液氫技術在運輸效率方面,是傳統壓縮氫氣的10倍左右。該公司已在大連建有氫氣制造工廠,位于浙江嘉興的氫氣工廠也在建設中。與此同時,巖谷氣具(珠海)有限公司制造的便攜爐以及便攜式氣瓶,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居領先地位。
在展會現場,巖谷(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技術工程部部長小松平徹對第一財經表示,雖然目前公司在中國的投資還沒有日本那么多,但是他們所展示的這些技術都會逐漸拿到中國來落地和投資,“我們的(中國)總部就在上海,非常看好上海及其周邊的發展!
而在大阪主題館的不遠處,就是上交會的老朋友——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的展位。
自2014年起,作為上交會重要的國際組織合作方,UNIDO每年在上交會期間舉辦“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主題日活動”。UNIDO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主題日將聚焦全球綠色可持續性技術,首次向中國正式引入UNIDO成員國全球采購系統,首次引入日本可持續技術促進平臺等。
92個項目發布
高端芯片、大國重器、智能機器人,在展會現場,種類繁多的新產品、新技術吸引了不少觀眾的駐足。
第一次到上交會參會的上海交大“高功率密度長壽命燃料電池低鉑膜電極研發及應用”,展示的是起步不久的氫燃料電池。
上海交通大學燃料電池研究團隊閆曉暉副教授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國內外的燃料電池汽車已初具產業化規模。氫能可再生、零排放且功率密度高,而燃料電池技術是氫能利用的最佳手段。他說,這種燃料電池的續航里程要高于電動車,目前在600~700公里。
“氫燃料電池行業這兩年剛起步,產業鏈的上下游都希望借這次上交會能和各界加強技術交流合作!遍Z曉暉表示。
據上交會組委會透露,自2017年第五屆上交會期間就開始舉行、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七期的“上交會發布”,今年最終有92家機構的102個項目成功入選,其中,82家機構的92個項目將在上交會現場進行發布。今年的上交會發布按照項目屬性,分為五大專場,分別是:長三角發布專場、國際技術項目發布專場、數字經濟發布專場、科技創新發布專場、專業技術發布專場。
比如,在長三角發布專場,來自蘇州瑞派寧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全數字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技術解決了超高速脈沖精確采樣的難題,可應用于核輻射探測、安檢、放療、植物研究等多個領域。在國際技術發布專場,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生命科學產業園選取了生物科技、科學醫療、新材料的8個項目首次參與本次發布。在數字經濟發布專場,山東產研鯤云人工智能研究院發布的“星空加速卡X9”項目是一款面向高性能服務器端的AI專用計算加速卡,搭載4顆全球首款定制數據流AI芯片,可實現高達95.4%的芯片利用率。
推動技術交易
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技術已成為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五大要素市場之一。
在上交會開幕式上,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隨著技術出口能力不斷增強,中國已從技術引進大國成為重要的技術輸出國,對全球科技進步的貢獻日益顯著。他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技術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技術進出口額達到了2952億美元,技術貿易合作的伙伴遍及世界各地。
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2.8萬億元,同比增長26%。在深化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方面,上海技術交易所首次亮相上交會。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敏此前表示,上交會是一個匯聚各類技術市場要素的展覽展示平臺,我們將全力發揮上交會平臺優勢,打造好“技術轉移專區”這扇窗口,搭建鏈接長三角、輻射全球的技術市場協同網絡,推動上海技術要素市場高質量發展。
在上海技術交易所展館,記者看到幾個企業正在現場進行路演。
“我們是第一次參加上交會!鄙虾<夹g交易所副總裁徐榮告訴記者,希望通過上交會平臺展示這半年來企業的一些優秀技術成果!拔覀円矌砹撕芏嗥髽I的訴求,希望能借上交會把我們的成果和需求,通過交易所這樣的樞紐型平臺聯系起來!
據介紹,上海技術交易所自2020年10月28日開市以來,累計完成技術交易鑒證超過7億元,此次上交會是其開市后的“首秀”,現場的“迷你版交易大廳”,提供成果掛牌、組織交易、交易鑒證等交易服務,并邀請10余家專業化機構現場服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