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晚間,藍思科技(300433,股吧)(SZ300433)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9.84億元,同比增長22.2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3億元,同比增長99.43%。
資產規模繼續擴大 優質資源進一步聚攏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793.6億元,較期初增長68.75%,主要由于2020年將收購的金屬機殼廠納入報表范圍以及定增募集到資金15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422.09億元,較期初增長88.77%,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13.35%增長至19.47%,增長6.12個百分點。
此次疫情造成了消費電子上游供貨緊張的情況,“輕資產”企業受到了劇烈沖擊,而藍思科技長期對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布局,“重資產”模式在本次疫情大考中凸顯其優越性,更是實際轉化為穩固的“護城河”。
準確的戰略預判與正確的戰略布局,使得藍思科技領先于競爭對手建立起有效產能,并率先與客戶完成匹配,量產能力的建設以及新技術的持續研發,更使藍思科技與多位優質客戶,深入鞏固了良好合作關系,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規模效應,當前市占率遙遙領先,不僅大幅抬高了市場進入壁壘,同時也為自身構造了堅實的競爭優勢。
公司表示,利潤上升主要由于報告期內公司下游優質客戶需求旺盛,訂單飽滿,公司憑借綜合競爭優勢以及快速響應疫情防控,在行業內率先全面復工復產,可靠地保障了客戶的大量交付需求,優質產品資源進一步向公司聚攏,市占率不斷提升,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搶占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雙賽道 業績上行潛力巨大
除了業績基本面趨勢持續向好外,藍思科技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其所處的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雙優質賽道,也引起了市場廣泛的想象空間。
據公開數據顯示,公司以年產超600KK的出貨量遙遙領先競爭對手,未來隨著汽車電子化程度不斷加深,車載顯示屏將朝大屏化、多屏化、交互化發展,公司有望在車載電子領域持續發展。
采用超瓷晶面板加金屬中框設計的iPhone12系列自發布后,市場反應響烈,尤其是iPhone12Pro供貨持續處在短缺狀態。2020年12月,蘋果公司宣布將提升30%iPhone產量,計劃從2021年1月到2021年6月將增加至9600萬部。此外,加上國產安卓終端品牌份額持續擴大,獲利能力不斷提升,5G開啟全面換機需求。下游手機廠商的需求持續旺盛,使得藍思科技保持較高的產能利用率,也保證了2021年的業績確定性。
汽車電子的發展也成為了藍思科技新的業績增長點。隨著中控、儀表等防護玻璃功能逐步豐富,大尺寸、異形、彎曲、強化及鍍膜等重要性增強,各類電子模組需求也將提升,藍思科技在車載蓋板玻璃及中控/儀表、B 柱等模組的機會將持續提升。車載夾層玻璃對隔熱、調光及氣氛燈等功能的需求提升,公司具備消費級玻璃加工及貼合能力,有望切入車載夾層玻璃供應鏈,提升單車價值量,貢獻新的成長動能。
切入整機組裝市場 平臺化成長邏輯清晰
經歷零部件、模組化時代,藍思科技發展動能正迎來第三階段:從模組走向系統供應商,逐步形成零部件+模塊+整機組裝的平臺級能力。短期看,消費電子助力藍思取得亮眼業績;中長期看,卡位5G換機潮和汽車電子,具備較大的長期成長動能。
據悉,公司宣告計劃投資30億元(含部分已投資金額及開展生產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在湖南湘潭建設“智能終端設備智造一期”項目。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初步預計實現年加工組裝智能終端產品1億臺。這意味著,藍思科技正式切入終端整機組裝代工領域,強化系統級產品的布局。
藍思科技深耕行業多年,一直是消費電子行業外觀創新變革的引領者。近些年,通過垂直整合,公司已經橫向覆蓋了手機、平板電腦、PC、可穿戴設備、車載等品類,產品囊括了防護玻璃、精密金屬、藍寶石、精密陶瓷、指紋模組、模切件、PCBA(印刷電路板裝配)、攝像頭組件、塑膠件、聲學器件等,涵蓋了智能終端整機組裝通常所涉及的大部分模塊。
2020年,公司成功收購整合了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金屬機殼加工及組裝企業可勝科技(泰州)、可利科技(泰州)各100%股權,正式進入金屬大結構件市場。新設藍寶石晶體合資公司,新增穩定可靠的優質藍寶石原材料渠道,進一步加強了公司藍寶石業務的成本優勢,滿足蘋果及安卓客戶對藍寶石產品的擴產需求,強化公司在大客戶供應鏈的核心地位。
此外,藍思科技還通過定增募集資金投入3D面板、車載玻璃和智能穿戴建設項目,緊抓5G和汽車智能化帶來的市場機遇,進一步提升公司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調整產品結構,從而全面提高公司的綜合盈利水平,加速公司平臺發展和垂直整合的落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