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是商業活力的重要來源。由于新冠疫情,零售商場、餐飲、娛樂登高聚集產業一度陷入停滯,中小企業受到的沖擊最大,盡管疫情有所緩解,不少中小企業仍面臨較大生存壓力。
中小企業融資難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在4月18日博鰲亞洲論壇《中小企業的生存之道》討論現場,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認為,小微企業融資是一個永久的話題,通過若干年的艱難探索,目前已經具備了幾大解決路徑:一是通過金融科技的手段來解決小微企業的貸款難題,當下,中國金融科技特別是在支持小微企業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二是合作金融,是不完全以商業為目的的,有點互濟的概念;三是供應鏈融資,頭部企業將計劃、理念、產品和服務提供給小微企業,沿著這個生產線提供融資,也就是平臺經濟,“平臺經濟有可能是未來主要的生產形態,這恐怕是小微企業融資最根本的出路。”李揚稱。
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僅有資金的配置是遠遠不夠的,商業模式的創新也很關鍵。對此,惠普全球副總裁金衛東預計,未來,線下線上將是共存的,會在某種意義上達成平衡。他認為,在流通環節,線下的經銷商需要更多支持,要幫他們盡快切入到一些新的生意模式,比如從線下轉到線上平臺。
不過,平臺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可能面臨壟斷的問題,這就要求中小企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代表劉華提到,每一個企業都源自于一個創意,而每一個成功的企業都源自于成功的把這個創意推向市場,可是企業商業化的運作并非坦途,特別是在目前百年變局遭遇世界大疫情的背景之下,這些企業又遇到了許多的困難,這也是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關注和幫扶的重點轉移至中小企業的根本所在。
在劉華看來,中小企業對于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可小覷,據她介紹,在全球范圍內,90%的公司雇傭了50%的勞動力產生了40%的收入,對中國來說,90%的中小企業,聚集了80%的城鎮勞動力,貢獻70%的技術創新,60%的GDP,50%的稅收,所以我們要關注他,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通過IP知識產權為中小企業賦能。
劉華的觀點得到了與會嘉賓AAQIUS研發與創新副總裁邁克爾·利維的認可,作為中小企業的創業者,邁克爾·利維直言,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的話我們可能就難以生存。他介紹到,同一領域內,不同規模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大企業常憑借自身優勢搶站中小企業的創新,擠占市場份額,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專利保護是能夠生存的唯一方式。邁克爾·利維舉例到,其每年的專利費用要達到40萬歐元,但這種投資是非常值得的。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