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催生新的技術、產品、產業、 業態、模式,從而引發經濟結構的重大變革,實現社會生產力的整體提升。預計到 2025 年全球人工智能應用市場規模總值將達到 1270 億美元,人工智能將是眾多智能產業發展的突破點。
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全球科技和產業與先進制造技術加速融合,大國戰略博弈進一步聚焦制造業,美國發布《先進制造業領導力戰略》德國發布《國家戰略2030》日本發布《社會5.0》歐盟發布《工業5.0》,以重振制造業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均以智能制造為主要抓手,力圖搶占全球制造業新一輪競爭高點。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中國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瞄準八大領域,其中人工智能被列在第一位,實施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同時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
據《“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內容:開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建設;加快行業數字化網絡化發展;促進區域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合力發展工業軟件產品;著力打造系統解決方案。2025年要實現重點生產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建設2000個以上新技術應用場景,1000個以上智能車間,100個以上行業標桿智能工廠,100個智慧供應鏈,所以,中國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可謂前途光明。
企業對AI的投資熱度持續上升。自2015年以來大量資金持續涌入人工智能領域。2020年,全球企業對人工智能的投資飆升至近680億美元,比前一年增長40%。
眾多企業已經加速追上時代腳步,想要趕上人工智能這趟“班車”,但對于目前來說,很多企業在實現產業落地方面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一是“高端”的AI技術與“中低端”的產業之間存在脫節現象。人工智能技術與企業業務需求存在鴻溝,尤其是傳統企業的整體智能化程度偏低。以制造業為例,業務信息化水平不足造成的場景數據獲取困難,研發投入大和交付周期長,成為一部分企業利用AI進行轉型升級的制約因素。
二是高水平、跨行業復合型人才稀缺。當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速,但人才尤其是高水平、資深人才規模較小,難以滿足行業發展需求。市場上缺少既了解行業又掌握人工智能關鍵技術,還能夠進行應用開發的復合型人才。
三是產學研合作密切度待提升,成果轉化率不高。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而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如何實現密切合作的問題亟待解決。現有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較為單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之間的合作多為自發性短期行為,缺乏頂層統籌以及可持續運行機制。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大學依托中科院強大科研背景,積極搭建平臺,對接人工智能技術科研成果,幫助企業賦能,助力企業發展瓶頸突破。
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與中國科學院所屬科研機構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基于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優勢和高層次人才資源,國科大形成了由京內4個校區、京外5個教育基地和分布全國的117個研究所組成的“大學校”。目前,國科大有在學本科生1000余名,在學研究生4萬余名,其中博士生占比51%,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全校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000余名,其中院士283人,博士生導師6432名。
基于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的高水平科研優勢和高層次人才資源、眾多科技創新系列、與企業合作科技成果轉換產業化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為原創技術的提供方,在中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全力構建科技知識轉移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科技-經濟-社會合作平臺,在科技創新、應用與管理培訓方面確立了獨特的競爭優勢。
據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20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科學院成果轉化落地金額位于前列:
企業能夠發揮市場運營和管理方面的優勢,學校能夠提供科研人才和技術支持,搭建學術界和業界交流的平臺,促進雙方在科研、產業方面的優勢互補,從而夯實人工智能發展的的地基,為應用層、技術層提供強有力的科研和智力支持。在雙方合作領域優勢互補,共同追求卓越,共創輝煌!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參訪
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的“人工智能與智能產業化”正在開班,課程架構將結合當前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及發展趨勢,分宏觀政策與科技動態、人工智能技術模塊、人工智能+應用模塊、管理創新與商業模式創新模塊、創新方法與成果轉化、院所參訪六大模塊。
大型仿人服務機器人Walker展示“才藝”
師資陣容國科大科學家、部委政策專家、投融資專家和實戰型企業家等。圍繞建設科技強國,繼續教育學院將舉辦該類型研修班,為企業家與科研院所研究人員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整合智力資源、技術項目資源,實現無縫對接,為企業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提供知識和科技創新源泉。
項目特色
1. 為產業創新高科技企業量身定制
本項目為科技創新企業家量身定制,涵蓋了國際人工智能科技最新動態、科技創新管理、最新技術引用升級、流程管理創新、技術革命、產業整合、科技與產業變革、高科技企業資本運營、新興產業發展分析、戰略管控等課題進行系統教學,為學員提供持續深入學習的平臺,提升企業家科技素養。
2. 陣容強大的專家顧問團
本項目專家顧問團涵蓋中國科學院相關院所的學術和科研中堅力量、人工智能產業相關部委專家、行業領軍企業的高管專家參與授課及具體項目指導,理論結合實踐,達到企業科技創新價值創造最大化和最優化的戰略目標。
3. 權威完善的課程結構
課程設計以中國科學院相關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以人工智能領域前沿技術和應用為主線,以滿足企業家在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需求,突出技術發展的前瞻性和實用性。
4. 內容豐富的學習安排
根據企業家學員的需求,技術模塊的教學模式包括:前沿技術應用授課、針對項目選擇院所參訪、尖端科研成果對接、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輔導等多種形式,最大程度地為學員提供新的業務增長點和技術需求幫助。管理模塊的教學方式包括集中授課、小組研討、案例分析等方式,寓課堂教學于現場,實現課程與實踐的密切結合。課程期間,還可以為優秀學員提供機會參加國內外科學技術會議及高端論壇,以拓寬技術視野,為打造和提升科技創新奠定基礎。
中國科學院大學期待您的參與,助力人工智能科研成果轉移產業化,一起合力共贏!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