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智能汽車是投資界最熱門的概念之一,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均在不斷涌進本已擁擠的賽道。
3月,小米董事長雷軍宣布小米智能電動汽車項目正式立項,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4月,華為在上海車展賣車又掀起一股智能汽車關注熱潮。而此前,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滴滴和中興等科技公司紛紛宣布涉足智能汽車業務,準備投入巨額資金進軍新能源賽車道。
作為智能化時代的最重要場景之一,以自動駕駛作為核心的汽車智能化大時代將加速改變我們的生活和產業。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品牌自有的算法外,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技術方案也至關重要,這將重構智能汽車產業的供應鏈和價值鏈。
作為光學光電的龍頭企業,歐菲光(002456,股吧)過去十多年實現了多次重要變革,其中早于2015年,公司便前瞻性的宣布進入智能汽車領域,通過收購正式切入了汽車電子市場,并且正式將智能汽車業務作為公司的重要戰略規劃進行布局。經過幾年的發展,截至目前,歐菲光已獲得20余家國內汽車廠商的資質認證并開始出貨,并陸續拿到了國內前五大車廠的全景攝像頭總成及全景控制器總成的項目訂單。
基于車載攝像頭產品,歐菲光還自主研發了多傳感器融合泊車系統,該系統包含基于視覺的深度學習算法、多傳感器融合SLAM算法、超聲波傳感器算法、毫米波雷達算法、多傳感器融合感知算法、車輛規劃控制算法、車輛規劃控制算法等,經過大規模的測試和多次迭代、性能和可靠性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智能汽車市場強勢增長 歐菲光全棧布局
在電子行業,智能手機掀起過一個幾乎消化一切的超級周期。在手機市場趨于平穩時,對供應鏈來說,智能汽車是新的風口。
此輪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突出特點,是IT、人工智能等網絡科技公司大量介入。經過多年競爭,互聯網公司、智能手機行業都面臨較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手機廠商和互聯網巨頭紛紛開拓新的賽道——智能汽車。
相比于作為交通工具的傳統汽車,智能汽車已成為少有的“平臺級工業品”——是極少數能夠承載電子、半導體、網絡、AI、新能源、通信、激光或雷達測距、材料等技術的工業品。
智能汽車區別于傳統汽車最核心的增量部分是智能駕駛系統,它可分為感知層、決策層以及執行層,由于執行層更多的是升級適配,因此智能駕駛帶來的增量部件市場主要在感知層和決策層,也就是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以及芯片、計算平臺等的增長前景較為強勁。
據國金證券(600109,股吧)測算,中國乘用車市場智能駕駛(傳感和決策層)的增量空間到 2025 年將達到 2208 億元,到 2030 年達到 5000 億元市場規模。
受益于自動駕駛的飛速發展以及汽車市場份額的增長,國內已經出現了一批在智能汽車產業鏈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公司。比如,歐菲光。
數據顯示,隨著汽車智能化的逐漸深入,將給攝像頭市場帶來巨大的增量。單車搭載攝像頭數量將會從1~2顆增長到10到20顆,預計2025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達到270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約為15.7%。而車載攝像頭業務是歐菲光近幾年一直深度聚焦的重點業務。2018年,歐菲光還通過收購富士天津鏡頭工廠,進一步加強了在車載鏡頭方面的布局。
除此之外,不久前歐菲光還發布了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產品,在低速短距性能上取得業界領先。目前,智能汽車市場上的低速雷達傳感器配置以超聲波雷達為主,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能實現近場、低速檢測,且各項指標處于業內領先水平:在探測范圍、速度、角度等方面超越超聲波傳感器,實現汽車準確判斷周圍環境、減少擦碰等情況;對低速時的MEB(緊急制動)有跨越式的性能提升;并且,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造價與超聲波雷達相當,但在低速短距性能上遠高于超聲波雷達,同樣達到了業內領先。
隨著一系列產品的落地,也一舉讓歐菲光成為一家具備提供ADAS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系統軟件和算法等全棧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歐菲光卡位新賽道
市場對智能汽車供應鏈十分敏感。上海車展期間。華為與車企合作發布汽車新品,圖示供應鏈工業,歐菲光赫然在列。
歐菲光在4月2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智能汽車業務受益于產品技術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基礎穩固,前期的沉淀初顯成效,客戶端項目開展順利,訂單實現穩步釋放。
在智能手機市場告別境外特定客戶后,歐菲光在汽車領域的投入逐漸顯露。
資料顯示,歐菲光持續聚光學光電核心業務領域,主營業務產品包括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等,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以及智能汽車領域。憑借在消費級攝像頭模組領域的技術儲備和市場耕耘,2015年歐菲光成立上海車聯,進軍汽車智能化領域,并充分利用自有核心技術深度布局智能駕駛、車身電子、智能座艙等領域。
近年來,歐菲光重點布局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產品和技術,擁有專業的ADAS研發團隊,通過融合視覺、超聲波和毫米波雷達實現自動泊車、代客泊車、低速自動駕駛及高清環視等功能,為整車廠提供智能駕駛的一站式、系統化解決方案。
在攝像頭模組和鏡頭領域,歐菲光已經突破了高端鏡頭技術壁壘,成功開發了一億像素7P鏡頭,并且已經具備了1億像素以上攝像頭模組量產能力。并且,基于車載攝像頭產品,歐菲光還自主研發了多傳感器融合泊車系統,經過大規模的測試和多次迭代,性能和可靠性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據了解,在100萬像素高清環視攝像頭大規模量產的基礎上,歐菲光正在開發200萬像素高清環視攝像頭。可以滿足ASIL-B安全標準,預計在今年9月量產。
從ADAS攝像頭,到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等硬件產品,再到系統軟件和算法,在狂飆而至的智能汽車時代,步步為營的歐菲光已經從模塊、系統制造商進化為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在一日千里的智能化時代占據了有利位置。
近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簡稱綱要)正式披露,《綱要》提出,推動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城市協同發展,建設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設施融合感知體系;推進智能網聯汽車應用。早在去年2月底,《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便圍繞構建智能汽車技術創新體系等六大方面進行了任務部署。
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持續加持,我國自動駕駛等智能汽車技術和相關產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而歐菲光等代表產業鏈企業或有望受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