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小時送單,只賺了41塊!這不是專職外賣小哥的“戰績”,而是一位干部的“成績”。這位干部是北京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的副處長王林,他變身外賣小哥,體驗生活,最后累癱在馬路牙子上,感慨說“這個錢太不好掙了”。
這是真實故事,出自紀錄片《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局處長走流程》。片子一經播放,很多人從中讀出了各自感悟:“錢不好掙”“看得挺辛酸的,也挺真實”“只有真的去體會才能理解”……送外賣賺的錢,是辛苦錢。倘若不親身體驗,很多人難以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人們的感受反映出對一個職業的尊重,也滿懷著對改善這一職業群體境遇的期待。
實際上,紀錄片拍攝的是北京市“局處長走流程”專項活動的情況。單就紀錄片的看點而言,不只在換位體驗,更在于換位的是誰。如果普通人當一天外賣小哥,在感受工作的辛苦后,或許以后點外賣時會更包容,這改變的是個體對個體的理解。如果是領導干部換位,感受同樣深刻、理解同樣透徹,而這改變的可能是對一個群體的政策。
走流程只是起點,如何通過政策調整優化服務管理、支持保障才是重點。外賣小哥知道王林的真實身份后高興地說,這樣的走流程“對我們這個行業真的幫了大忙”!同時,體驗了外賣小哥和網約車司機工作的王林,了解到不少真情況、聆聽到不少真心話,這些都成為北京市人社局研究制定《支持與規范新就業形態》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可以說,帶著使命下基層,想著問題走流程,再把百姓心聲與訴求帶回辦公室,結合工作實際給出解決辦法,才是“局處長走流程”的目的,也是這部紀錄片想要傳遞的價值。
由此應思考的是,領導干部為群眾辦實事,怎樣才能辦好辦實?“聽不如看,看不如干!”領導干部走出去、沉下來,同群眾打成一片,就是在走提升公共服務、為民務實辦事的群眾路線。干百姓之所干,與“百姓師父”同吃同住同勞動;急百姓之所急,遭遇困擾百姓的真實難題,才能將心比心,將從百姓身上學到的東西,轉化成為幫助、服務他們的切實可行的政策。
俗話說,“干部腳粘土,百姓心不堵”。好辦法不是拍腦袋空想出來的,好服務不是憑空形成的,需要有人民的視角、人民的情懷。實踐證明,通過“局處長走流程”活動,領導干部發現了不少問題堵點,逐步優化了許多公共服務。王林在紀錄片中不無感慨地說,政策的制定只有用心傾聽群眾呼聲,才能避免“一刀切”。這也啟示黨員干部,要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才能當好“老百姓(603883,股吧)的官”。
不由想起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篇自述中寫下的話:“7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是,什么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無論立身處世還是從政干事,共產黨的干部只要“把自己也當成老百姓”,就會明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
有人說,“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心中的苦與樂。”共情才能共鳴,共鳴才能同心,同心才能共振。奮進新征程,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問計問需于人民,設身處地為人民,才能克服任何困難,無往而不勝。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