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阿里“二選一”反壟斷后,美團再度遭市場監管總局懷疑“二選一”的壟斷行為并立案調查,美團遭立案調查成為了國內第二例科技巨頭被查。本以為阿里被罰后各行業龍頭將會以此為戒,加以警惕。沒想到第二例反壟斷案來的如此快,并再度引起了市場的重視....
01
美團何罪之有?
首先重新說說什么是“二選一”:從美團的例子來看就是商家一旦進駐美團平臺,那么商家就不被允許參與其他平臺的入駐。一旦同意這個條約,就形成了商家壟斷。
接下來說說美團“二選一”的事情經過。
(資料來源:網絡)
說到美團的“罪行”還要從去年新冠疫情開始說起。早在去年2月21日,四川南充市火鍋協會向南充市政府舉報美團涉及壟斷經營,舉報內容包括美團要求商戶與美團進行獨家合作。去年4月10日,廣東餐飲協會向美團發出聯名交涉函,要求取消“獨家合作限制”等壟斷條款,降低外賣服務傭金等。隨后,廣東餐協和美團就廣東餐飲外賣相關問題進行了面對面溝通,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2020年8月7日,矛盾再次惡化,而此次則是競爭對手“餓了么”的起訴,并于2020年5月21日立案。
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餓了么”)與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在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美團”)商業詆毀糾紛、商業賄賂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發布了一審民事裁定書。
起訴原因為“依法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停止各種對商戶采取的威逼手段,迫使其使用被告獨家服務的行為!
美團連連被舉報,美團到底得罪了誰?
02
美團得罪了誰?
美團得罪了誰?從美團的股權比例來看,不難看出美團是屬于“騰訊系”的,那么最大的敵人就是阿里系。王興曾經不僅得罪過馬云說他是“戰略和忽悠”,還在美團禁止使用支付寶支付并回復稱:淘寶為什么還不支持微信支付?
(資料來源:網絡)
王興與馬云積怨為何如此之深?
說起這個,早在創業之初的王興還是帶著美團上門投奔阿里的。如今從自己人變成仇人,阿里到底對美團干了什么?這得從美團的A輪融資開始說起....
2011年,當時的淘寶正慢慢發展壯大,團購的概念也隨之而來。各大團購網站競爭激烈,而美團當時就是眾多團購網站中的一個,隨著時間和競爭格局越來越激烈。資金消耗殆盡,在美團最為艱難的時刻,阿里出手相救了,阿里不僅救了還出手大方,一次就給了5000萬的注資,并派遣了當時阿里的銷售副總裁干嘉偉幫助美團的發展。
干嘉偉對美團影響極大,剛上任便創造的美團史上三個“一”: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讓美團成為了業內第一,并一手創建了“美團地推猛虎”。
美團迅速將競爭對手遠遠的甩在了身后,如此甚好!
但每一個創業者都有一個英雄夢,自己創辦的公司就是這場夢的起點和終點,不僅傾注了心血和智慧,還有莫名的感情在里邊。
久而久之,王興逐漸發現阿里在公司內部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不僅在決策、日常事務上均對美團有過多的干涉。為了平衡阿里,為了保證公司不被吞并。2015年10月王興主動出擊選擇了與大眾點評的合并,而大眾點評主要的投資方來自騰訊。此舉成為了美團與阿里關系急轉直下的導火索。隨后,阿里收購餓了么開始在外賣、團購領域對美團進行牽制。
商場如戰場,不是伙伴那就是敵人。阿里的目的很簡單:控制美團。而王興的目的也很簡單:保證自己在公司的絕對地位。
阿里與美團的梁子,要明辨孰是孰非?其實誰都沒錯,利益不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王興你會怎么做?
03
對美團影響大嗎?
關于“二選一”反壟斷案,我們從前段時間阿里巴巴定案罰款后可以看出其實“二選一”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對阿里也沒有造成任何實際的影響,從股價上來看也并無大礙。
說到“二選一”其實是侵犯了商家的競爭自由。商家選擇進入平臺是自身的權利,況且平臺與商家的關系也是合作關系,平臺收取商家的推廣費用、排序費用、每單提成費用等,而商家在平臺換取流量和展示,各取所需。同時商家進入多家平臺就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與曝光,從而規避更多風險。
此外,如果平臺實行“二選一”,同時也損害了同行業的其他平臺和商家。導致其他優質的商家無法進駐到本平臺內,市場將會被分割成板塊化并各自為政。行業將缺乏良性競爭,進行無休止的惡性循環中。
結語:
實際上“二選一”是一種檢測市場惡意壟斷的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調查美團“二選一”就是調查美團是否存在競爭上不合法的壟斷行為,最壞的結果就是罰款,但并不影響美團的競爭地位和價值。
- End -
▼ 往期推薦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滿投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