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中日友好醫院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專科醫聯體暨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超聲可視化針刀微創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中日友好醫院成功召開。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日友好醫院等在內的有關政府、機構的近百位專家們受邀參加了此次大會,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歷史時刻。
此外,有12年傳統的北京針刀學術沙龍的第73次學術活動也于當日召開,精彩紛呈的專家分享和圓桌論壇代表了中國中醫藥行業的權威領先水平。本次會議由國家衛健委直屬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中日友好醫院主辦,北京億康中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協辦。
可視化技術應用于針刀,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作為針刀醫學領域的一項重要創新,近年來,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將原有的不可視狀態下的治療轉變為超聲引導下的可視化治療,極大地提高了針刀治療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同時增進了針刀臨床醫生對疾病和治療的理解。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有力地促進了針刀臨床療效的提高,推動了針刀技術的發展,使針刀技術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在這樣的行業發展背景下,由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主導,與國內100余家各級醫療機構聯合成立了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專科醫聯體(Medical Alliance of Ultrasound Guided Acupotomy Technology,MAUGAT),即在全國范圍內開展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相關的遠程互通、術中會診、雙向轉診、技術共享、協同發展等業務的醫療聯合體。為了進一步推動超聲可視化針刀微創技術在全國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協同與合作,中日友好醫院發起成立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專科醫聯體。
中日友好醫院宋樹立書記在大會上介紹說,這是該院第11個在國內有比較重要影響的全國性醫聯體。同時,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2019年10月批準成立超聲可視化針刀微創技術委員會,這一舉措必將有力的促進中日醫院與全國各醫療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必將有力的促進年輕的針刀醫學學科進步,有力的促進我國中醫和中西醫結合事業的發展。
中日友好醫院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大型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其中針灸科是其傳統優勢特色科室,近年來,在李石良教授及其團隊共同努力之下,聚焦群眾的健康需求,圍繞針刀技術創新與相關的同行和各合作伙伴一起推動,在針刀技術的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學科取得了很好的發展,為成千上萬的群眾解除了病痛。
(中日友好醫院宋樹立書記致辭)
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主任李石良教授介紹說,該醫聯體主要開展包括建立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培訓體系,建立超聲可視化針刀遠程會診中心,建立超聲可視化針刀學術交流平臺,促進推動超聲可視化針刀的診療規范和技術推廣,探索專病醫聯體內成員單位的協同發展的模式等業務。
眾所周知,我國醫療水平已經進入了高質量發展階段,國家建立了分級診療制度,就是要提高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使我們國家的醫療資源均衡發展更好地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醫聯體是實現分級診療的有效方式,超聲可視化針刀技術專科醫聯體的成立,必將推動我國針刀技術的協同發展。截至目前,該醫聯體成員單位有100余家,技術委員會成員300余人,覆蓋了全國不同地域。
(本次大會發起人主任委員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主任李石良教授主題發言)
作為本次大會的支持方也是國內率先開展疼痛全過程管理與診療服務的連鎖經營醫療機構,北京億康中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樹新介紹說,一目醫療健康與疼痛管理中心是公司旗下依靠超聲可視化針刀、PRP等以超聲可視化引導為核心的各項高科技微創治療技術建設的疼痛診療中心,是中國可視化針刀微創技術的引領者和推廣者。秉承“精準微創、成就健康”的使命,一目醫療已經開始運用可視化設備精準定位保障診斷與治療效果及安全,為廣大疼痛患者締造一個健康無痛的世界。
據悉,北京億康中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致力于建設中國可視化針刀微創技術專業培訓機構和疼痛管理醫療服務平臺。該公司整合了全國頂級專家資源、優秀行業技術成果為全國執業醫師提供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培訓和實操指導,保證中國各級醫生診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并且,該公司已經實現借助5G賦能遠程診療,通過線上“云醫院”將權威專家資源共享給全國各地各級醫療機構。早在2020年9月,一目醫療就與北京三級非營利性綜合醫院燕化醫院星城分院簽約合作,聯合建立可視化針刀微創診療科室。
(北京億康中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樹新先生致辭)
目前,全國在臨床上使用針刀為治療技術的醫生達50萬人,作為中醫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中醫醫療技術對于彰顯中醫特色,提高臨床療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包括針刀技術在內的中醫微創技術,正在以越來越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勢頭,得到全社會的廣泛認同和歡迎。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中華中醫藥學會監事長原副會長兼秘書長曹正逵在發言中回顧了小針刀技術發展的不平凡的歷程,他還特別指出:“用超聲這種技術來可視化的進行小針刀的研究和提升,彌補了我們在解剖學方面的基礎,在安全不可視方面進行了補充。這些年在這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應該是這些年來中醫藥技術里面真正的守正創新的典范,是很好的示范。”
其實,針刀作為中醫微創技術的典型代表,早就引起了行業的極大重視,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醫療管理處王瑾處長特別肯定了超聲可視化操作這一重大技術進步,“不但集成了傳統針刀技術優勢,還進一步提高了治療的精準度和安全性,是新時代中西醫結合的標志性成果。針刀技術的可視化操作為開展針刀技術遠程教學,高質量中醫技術在基礎醫療推廣應用創造了有力條件,是互聯網+醫療新型的醫療模式,對提高我們的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保證中醫微創技術的服務安全也意義重大。”
另外,得到大會現場專家廣泛認可的是,本次大會的召開為中醫微創技術的推廣應用,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西醫結合協同發展,以及多學科融合發展都提供了良好的契機,相信這一極具發展潛力的技術,能夠健康快速的發展,更好的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把超聲可視化針刀微創技術和分級診療體系結合在一起,是中日友好醫院選擇的非常好的切入點。中日友好醫院把準了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時代脈搏,發揮公益作用,為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做的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醫療管理處一級主任科員張萌這樣評價此次醫聯體和專業技術委員會成立的重大意義。
他還透露,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部門已經在研究綜合醫院推進中醫藥技術發展,致力于推出中西醫結合工作的指導意見,以此提出一些具體措施并將很快頒布實施。他希望針刀技術和超聲技術的融合,以及中日醫院的工作模式,能夠提供有益的借鑒,幫助把這項工作推廣到其他的疾病系統,推廣到醫療衛生系統的中西醫結合工作上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