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乘風破浪、勇立潮頭,是青年人追逐夢想的舞臺。值此五四青年節之際,證券時報推出特別策劃,關注9位灣區青年的創業、就業故事,他們來自內地與港澳,多數具有海外名校或工作的背景,但最后他們選擇了落地大灣區,因為他們相信,大灣區有大未來……
在珠海橫琴粵澳合作青年創業谷中,有一家律師事務所名字尤其吸引人注意,它就是“中銀-力圖-方氏(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當記者首次看見時,不禁一愣,怎會有這樣的公司名稱?
在了解公司的背景后,這樣的公司名字展示的是粵港澳大灣區不斷深入融合。
據介紹,該律所由內地、澳門、香港三地律所合伙聯營設立,擁有4名內地律師、11名澳門律師、16名香港律師,可為客戶提供跨越不同法域的一站式法律服務,在全國都是首例,所以名稱中疊加了三地律所的商號。
中銀-力圖-方氏(橫琴)聯營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張思遠
在這里,90后澳門青年張思遠是一名實習律師。
“對于年輕人來說,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更多”,接受記者采訪時,張思遠表示這是他來到珠海的首要原因。
在珠海實習期間,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不斷推進令張思遠感受頗深。
張思遠介紹,他每天均往返澳門和珠海橫琴通勤,“從澳門半島坐公交車到橫琴口岸40余分鐘,通關后再步行10分鐘到達工作的地方”,“在橫琴上班就和在澳門上班一樣方便!”便捷的通關,方便的交通,令張思遠興奮不已。
目前,張思遠已經通過了中國內地的“法考”,此外還以職工身份申請了內地社保卡,計劃在橫琴買房并定居下來是他的未來規劃。
據了解,截至2020年底,澳門居民在橫琴購置物業8224套,辦理居住證5245張,每年在橫琴就醫超過1萬人次。
“大灣區正在蓬勃發展,對于年輕人來說,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會更多。” 張思遠表示未來將繼續留在大灣區發展。
實際上,像張思遠一樣享受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的紅利的港澳青年并非個例。目前珠海正不斷推進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此外還推出了《珠海市創業補貼辦法》、“珠海英才計劃”港澳人才發展支持計劃等各項創新創業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
目前,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已經成為全省首批“粵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港澳企業(項目)503個,累計培育和引進高新技術企業74家。
透過這樣一家小小的律所,看到了粵港澳大灣區內三套法律體系的融合,兩種社會制度的有機銜接,也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澳深度合作的一個生動樣本。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