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
毛澤東知道魯迅,是從閱讀《新青年》開始的。魯迅最初的一些白話小說和雜文,都發表在這本雜志上。1918年8月,25歲的毛澤東第一次來到北京時,曾專門跑到魯迅住的院子拜訪,可惜當天魯迅不在家。
毛澤東和魯迅雖然未曾謀面,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思想默契。在新文化(300336,股吧)運動幾個重要人物中,魯迅的思想軌跡同中國共產黨,特別是與毛澤東的主張頗為接近,毛澤東也頻繁在自己的著述中引用魯迅作品。
1958年12月1日,被毛主席譽為“勞動人民的紅線女”的著名粵劇演員鄺健廉,在武昌為中共八屆六中全會代表演出。期間,她請求毛澤東寫幾個字,毛澤東欣然揮毫寫了魯迅的兩句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這是毛澤東鮮有地引用他人文字題詞,表達了他對魯迅先生和所有為人民服務的人們最高的致敬。
(中央電視臺 中央檔案館聯合制作)
紅色檔案丨《領袖的致敬》系列>>
《勝利曙光中 毛澤東為他們流下熱淚》>> 點擊查看
《毛澤東起草的碑文,為何由周恩來書寫?為何寫了四十多次?》>> 點擊查看
《他是抗戰中犧牲的八路軍最高將領 兩千多平方公里大地為他更名》>> 點擊查看
《縣委書記的榜樣》>> 點擊查看
《他和陜北根據地 讓毛澤東在長征中做出至關重要決定》>> 點擊查看
《他們去世的消息傳來 毛澤東心情十分沉痛》>> 點擊查看
《他的死比泰山還重》>> 點擊查看
《她是犧牲時年齡最小的黨員 毛澤東兩次為她寫下相同題詞》>> 點擊查看
總監制丨李挺
監制丨駱紅秉 王姍姍
總編導丨耿志民
總策劃丨韓任偉
《領袖的致敬》系列
執行總編導丨杜曉東
本集編導丨曹含笑
攝影組丨李建明杜元闖 黨杰 張航艦 邢廣建 胡趁意 孫鐵功
剪輯丨汲洋 鄭家豪
視覺組丨高凌霄 王越 郭培王浩
音樂組丨王安然 程池
解說丨黎春
制片組丨楊波遇劍 趙中夏 劉永 劉禹
資料組丨寇琳陽 王帥 曹含笑 姜蘊芳 李由 韓雪喬 潘騰
宣推組丨張璐 譚學仕 方昕蕾 孫一琦
本片學術支持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江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