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軍事報道】據共同社5月19日報道,日本防衛省在當天的自民黨國防小組和安全保障調查會的聯席會議上表示,防衛省力爭在大約2035年引進搭載人工智能(AI)的無人戰斗機。
報道稱,日本防衛省還計劃把無人戰斗機與為在同時期配備而推進開發、將成為航空自衛隊F-2戰機后續機型的新一代戰機組合編隊,將就此展開探討。新一代戰機的飛行員將遠程操控無人機進行探測和攔截。
報道認為,無人機因為沒有人員乘坐空間,體積小重量輕,相比載人機型具有費用低的優點。日本防衛省鑒于人口減少導致少子化嚴重、難以確保自衛隊員的現狀,決定引進無人機。然而沒有人員介入直接殺傷敵人的武器存在人道和倫理方面的問題。
報道稱,日本防衛省計劃在2022年度預算案申請中列入關于AI技術研究的預算,目前正在推進遠程操控和無人機飛行控制相關技術研究。關于新一代戰機,防衛省透露為與英國政府和企業合作開發引擎,已召開在線會議。防衛省還介紹稱,預計今年夏天將公開募集成為引擎開發主體的企業。
其實早在去年10月,日本媒體就曾報道,日本政府曾一度考慮引進無人機,但因擔心“加劇混亂”而放棄。據共同社2020年10月的報道,時任日本防衛相的河野太郎以削減成本等為由主張采用無人戰機,然而在為了應對6月放棄陸上部署型導彈攔截系統“陸基宙斯盾系統”計劃的情況下,他認為若同時由載人飛機大幅轉變方針會加劇防衛省內的混亂,不得不中斷了討論。
日本政府在2018年底的《防衛計劃大綱》中,寫進通過人工智能(AI)等技術革新推進裝備的“無人化和省人化”。日本防衛省估算稱,如研發和以往一樣的載人飛機,至少需要1.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60億元)。另一方面,無人機沒有機組人員的空間,因而小型且輕量,安全裝備也可簡化,能夠大大壓縮費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