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是否已經挺過最艱難時刻?
印度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在5月6日達到頂峰的41.41萬人,此后逐日遞減,并快速跌破40萬和30萬大關。根據印度衛生部門20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過去24小時內新增確診人數為27.61萬人。
不過印度疫情數據呈現分化走勢。雖然確診人數快速下降,但單日死亡病例數卻不斷升高,16日至19日均在4000例以上,特別是19日達到了破紀錄的4529人,同時也是單日新冠死亡病例世界第二高的紀錄。
對于當前印度疫情是否已經達到了拐點,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與南亞合作研究中心秘書長劉宗義表示,確診人數是統計數據,是技術性參考指標,不能完全與疫情的走勢劃等號。
他認為,當前在印度大城市,疫情可能確有一定程度的好轉,但同時疫情在向中小城市以及農村地區蔓延,醫療乃至于喪葬資源遠不能滿足需求。
峰值已過?
此前,密歇根大學生物統計和傳染病學教授穆克吉(Bhramar Mukherjee)在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表示,預計第二波疫情的高峰將在5月中旬到來,而死亡病例數將會滯后7-10天。穆克吉的推論依據是數學建模,如今時間來到5月中旬,實際情況似乎與她的預測十分一致。
同時,印度德里首席部長凱杰里瓦爾16日在線上記者會表示,新德里新增病例數目前呈下降趨勢,病毒陽性檢出率也已經大幅下降,但死亡病例數仍處于高位,目前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需繼續實施封鎖來維護當前的抗疫成果。所以他宣布德里封鎖期再延長一周至24日凌晨5時。
與此同時,印度官方18日表示,過去兩周內約有200個地區報告的新增確診病例有所下降。用印度疫情工作組發言人保羅(V.K. Paul)的話說,印度疫情曲線正在趨于穩定。
不過公共衛生專家表示,下降的新增感染人數反映了新德里、孟買等大城市封鎖措施的成功,但病毒仍在向農村等其他地方蔓延。同時雖然確診人數減少,但病亡人數會有一定的滯后性,所以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很多專家并不認可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度過了高峰期的說法。其中世界衛生組織(WHO)首席科學家斯瓦米內森(Soumya Swaminathan)表示:“印度國內還有許多地方的疫情沒有達到頂峰,感染還在擴大。”
未來農村防疫是關鍵
對于當前確診人數下降,一些專家認為,印度官方公布的確診病例和相關死亡數據仍被低估,因為印度某些地方長期存在檢測不足或瞞報現象,并一直將死亡病例歸咎于其他原因,印度實際感染和死亡人數可能是官方數據的數倍。而疫情向農村地區蔓延,當地并沒有檢測條件,也容易導致數據失真。
總部在孟買的印度病毒檢測機構Thyrocare用數據證明了這一擔憂。該機構表示,過去七天里平均有63.5%的人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而在一個月前,這一數據為45%。該公司總裁在推特上表示,這項研究分析了來自25個邦的數據,包括曾感染新冠的患者、未感染者、已接種疫苗和未接種疫苗者。
面對嚴峻的疫情,18日印度總理莫迪表示,印度政府正在努力大規模增加新冠疫苗的供應量,同時印度衛生部正在不斷簡化疫苗接種系統和接種流程。目前印度13億人口中完全接種疫苗的比例只有3%。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劉宗義表示,對于印度政府的抗疫表現,印度民眾在網絡上有很多批評,第二波疫情使得民眾對莫迪政府的信心大挫,連資深的病毒學家都辭去了政府的工作。
印度頂尖病毒學家賈米勒(Shahid Jameel)16日向媒體表示,他于14日從政府設立的監測新冠病毒變種的顧問小組辭職。此前,賈米勒對印度政府應對新冠疫情的措施提出了質疑。
而印度民意調查機構CVoter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莫迪的支持率已跌至最低水平。其中,表示“非常滿意”莫迪執政表現的比例降至37%,而一年前為65%。這是莫迪執政七年以來,不滿意率第一次超過滿意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