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山地馬拉松事故21人遇難
據央視新聞消息,記者從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失聯救援指揮部了解到,今天早上九時三十分,本次賽事中的最后一名失聯者已被找到,但已無生命體征。這也意味著,本次事件共造成21人遇難。甘肅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
白銀市市長:作為賽事主辦方深感內疚和自責
23日,救援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甘肅省白銀市市長張旭晨表示,該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天氣突變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張旭晨說:“在此,作為賽事主辦方,我們深感內疚和自責,并對遇難人員表示沉痛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深切慰問。”
現場還原:賽事突遭大風、冰雹、凍雨
據了解,白銀市從2018年開始舉辦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本次比賽賽事和鄉村振興健康跑于22日上午9時開賽,共有近萬人參加比賽和健康跑。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共172人參加。
比賽進行到中午,百公里越野賽高海拔賽段20公里到31公里處突遭災害天氣,短時內局地突降冰雹、凍雨并伴有大風,氣溫驟降。
中午12點17分,有參賽人員在賽事工作群發布求助視頻,賽事組委會立即反應,安排救援力量20人立即出發,向山地越野賽道救援參賽人員,先后救出18名參賽人員。
14點左右,到達賽段發現雨急風大并伴有冰雹、凍雨以及有泥石流的現象,救援難度增大,組委會立即同有關部門、組織決定停賽并組織專業救援力量進行搜救。
目前,黃河石林景區已發布閉園公告。
氣象局未向景泰越野賽提供冷空氣過境信息
據中新網消息,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甘肅省氣象局在5月21日的重要天氣提示中提到,“21日~22日甘肅省有一次大風沙塵、降溫降水天氣過程……5月已進入強對流天氣多發時段,注意防范短時強降水、冰雹、雷電、陣性大風等不利影響”。
23日上午,中新網記者致電景泰縣氣象局,相關人員介紹,景泰縣氣象局為本次比賽提供了現場氣象服務,氣象局的主要領導給組委會的主要領導發送了比賽場地的氣象信息專報。氣象專報中提供了最低氣溫、最高氣溫、風級風向等信息,“但是具體的冷空氣過境信息沒有。”
親歷者回憶:下撤時十指無知覺
跑友“流落南方”參加了本次山地馬拉松的百公里越野賽,也是山上第一批安全撤回到終點的選手之一,事后他撰文回憶了自己死里逃生的一幕。
據他文中描述,比賽日早上尚且陽光明媚,但坐擺渡車抵達賽點的時候已天氣轉陰,隨即起風;“開槍前我跑了兩公里來熱身,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兒,更麻煩的是,跑完這兩公里,身上也沒有熱起來。”
“流落南方”描述道,過了CP2之后,真正的麻煩來臨。首先是逆風,風力已經加大到七八級,雨更密了,風裹挾著雨點像子彈一樣打到臉上,眼鏡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強風密雨下也睜不開,只能瞇著縫兒,視線受到嚴重影響。在往上爬的過程中,看到第一個從上面往下走的選手,說上面太冷了,受不了,退賽。繼續往上爬,陸續又看到幾名選手下來。
據描述,此時“流落南方”的身體情況也越來越不好,“這時我全身都已經濕透,包括鞋子襪子全部都濕了,風吹得站不住,非常擔心被吹倒,冷得愈發受不了,找了一個相對避風的地方掏出保溫毯,裹在身上,瞬間就被風吹散開。還有選手的保溫毯,直接被大風給撕碎了;繼續往山上走的時候,發現十根手指都沒有感覺了,把手指放嘴里含著,感覺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無感覺,同時覺得舌頭也冰涼了。”
于是,他果斷決定退賽,下山。“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下挪,而我覺得已經有迷迷糊糊的感覺了,越抖,這種迷糊的感覺越強”他回憶道,“我撤到山腰,藍天救援隊的人員指引到一個小木屋,屋內已經有十位左右先撤下來的選手了。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個多小時時間,小木屋里選手的人數已經達到接近五十人。”
有選手稱,看到路邊躺著多名選手,但這個點僅有幾名藍天救援隊隊員,也無能為力,一直用對講機和組委會聯系。
撤下來的選手說,看到路邊躺著的人,也是有心無力,沒辦法幫忙。
5月23日凌晨,消防救援人員搜救失聯人員。新華社發(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失聯救援指揮部供圖)
“流落南方”表示,以后參加類似的高海拔地區的比賽,一是帶足救命的裝備,二是在平時就要能做到正確認知自己的身體狀況,三是面對比賽中的突發情況,及時果斷做決定。
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是一場什么比賽?
據賽事活動宣傳報道,2021年(第四屆)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暨鄉村振興健康跑的主題是“征戰黃馬,問鼎石林”,包括山地健康跑(不限人數)、21公里越野賽(600人)、100公里越野賽(400人)三個組別。
由于賽事的獎勵給力,所以吸引了國內眾多選手報名。不但冠軍獎金達到了15000元,亞軍12000元,季軍9000元,前10最低都獎勵2000元。對于大眾選手,完賽就獎勵1600元。相當于只要完賽,就等于是免費參賽,所以大眾選手也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如“流落南方”文中所說,完賽即發1600元補助,讓選手們趨之若鶩。若完賽,除掉1000元報名費,完賽可凈賺600元,一般地域的選手參賽費用基本就覆蓋掉了。
半月談:一場比賽竟有超10%選手遇難,極限運動賽事不能再野蠻生長了!
5月22日,針對甘肅山地馬拉松事故21人遇難事件,“半月談”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無論是熱衷舉辦賽事的地方,還是相關運動管理機構、運動員,都該深入反思了:是要野蠻生長,還是高質量發展?
172人參賽,21人遇難,一場比賽竟有超過10%的選手遇難!這是國內山地馬拉松運動開展以來遇到的最大一場災難。
震驚之余,人們不禁要問,這是天災還是人禍?
據救援指揮部透露,該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區天氣突變發生的公共安全事件。甘肅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調查組,對事件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調查。
局部極端天氣確實難以預測。但是,作為專業程度要求極高的極限運動賽事,這場比賽各項組織工作是否達標,必要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這是必須要追問的關鍵性問題。
從現場照片看,選手大多短袖短褲,并未隨身攜帶沖鋒衣等保暖裝備,這也是導致許多選手出現致命性失溫的直接原因。在山地馬拉松賽事中,沖鋒衣等保暖裝備一般都是“強制裝備”,必須經過嚴格檢查,保證運動員隨身攜帶后才能允許其參賽。然而在白銀這場西北高海拔山區舉辦的賽事中,沖鋒衣僅僅是“建議裝備”。此外,賽事的補給點設置、裝備轉運是否滿足安全保障要求,也是一個疑問。
需要指出的是,專業領域的極限運動并非“玩命”,而是有著嚴格的安全標準。近年來,國內山地馬拉松賽事方興未艾,許多有著豐富山地資源的地方看中其宣傳效應,紛紛瞄準這一領域舉辦賽事。然而,能夠達到國際通行專業標準的賽事尚屬少數,許多賽事都存在粗放經營、安全保障不到位的情況,安全事故頻發。一些地方只重視設置高獎金等物質條件吸引運動員參賽,卻在最重要的安全保障上不愿投入,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對賽事發展極為不利。
可以想見,這場包括多名精英運動員遇難的重大安全事故對中國山地馬拉松、山地越野等極限運動的發展是一個沉重打擊。然而,無論是熱衷舉辦賽事的地方,還是相關運動管理機構、運動員,都該深入反思了:是要野蠻生長,還是高質量發展?
綜合自: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網、半月談、白銀晚報、黃河石林大景區、流落南方等報道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證券時報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