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0?60碳目標”藍圖的徐徐展開,在全能源電力領域,掀起了一場聲勢浩瀚的低碳革命。尤其是新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在實現兩個碳目標上勇于擔當,在清潔能源領域探索著低碳環保之路。
作為深耕光伏產業15年的新能源龍頭,通威集團在智能制造領域展示著蓬勃向上的中國綠色科技之美。其在硅料、電池片以及“漁光一體”三大領域,依靠科技創新與出色的智能制造實力,于光伏多產業鏈扮演著領導者角色。
以“為了生活更美好”為企業價值觀的通威集團,在“碳達峰、碳中和”藍圖下目標清晰:發揮通威新能源產業優勢,通過大力發展“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所發清潔電力實現碳減排,并于2023年前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
那么,通威集團這份承諾的底氣何在?企業的擔當與制勝之道又是什么?這家光伏龍頭企業是如何讓碳中和更快、更美好地到來?
帶著這些疑問,財經網(博客,微博)《新能源“碳”路者》專題組走進通威集團,財經網CEO程建國與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進行了面對面對話。鎖定財經網,5月25日,給你想要的答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