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活動是互聯網平臺拉新促活的重要手段,但畫大餅、套路深也經常引起消費者不滿,是消費者權益受侵犯的重災區。
5月26日,記者從螞蟻集團消保專項行動“螞蟻315”獲悉,旗下的支付寶APP已經展開對平臺內營銷活動的治理,嚴格規范推廣文案、權益描述、活動規則等,并設立處罰機制。目前,已有近30個營銷活動被處罰下線。
(支付寶APP首頁腰封、“我的”頁面推廣位示意)
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一階段主要針對通過支付寶APP首頁腰封、“我的”頁面及推送消息這3個渠道投放的營銷活動,未來將進一步拓展。營銷活動、尤其大促類營銷面臨更為明確的規則約束,一旦違規立即下線,甚至暫停投放數月。規則包括:
1、文案不套路:文案不可欺騙用戶,所見即所得,如優惠券/會員卡不可表述為紅包。
2、權益確定:如實表述權益是什么、價值多少,不得用小概率權益或籠統性權益宣傳,如抽獎必須明確獎品數量,不得以唯一大獎作為誘導。
3、流程不誘導:提前告知用戶參與門檻,活動權益發放用戶必須有感知主動領取,如獎品發放涉及服務開通必須明確提醒用戶。
這一治理持續近半年來,約30個活動因違規被處罰下線,如線上繳學費推廣無介紹直接引導用戶加入、信用卡還款推廣用“紅包”代替“優惠券”誤導消費者等。
螞蟻集團還表示,如果用戶發現營銷活動有套路嫌疑,可以通過支付寶APP內的截圖反饋功能或撥打官方電話95188投訴,將有專人跟進處理。
今年初以來,螞蟻集團啟動專項行動“螞蟻315”保障消費者權益,此前已上線消費者權益保障頻道、啟動內部產品用戶滿意度考核等。而關于消費者投訴較多的營銷活動,除了消保頻道可一鍵關閉推送外,腰封位置推廣也新增“不感興趣”按鈕。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可認為,互聯網公司通過營銷活動吸引用戶的確是一種有效手段,但營銷規則不合理、流程不透明、玩法套路多,就是舍本逐末,互聯網平臺應端正態度,正視營銷手段,將保障消費者權益、誠信守法作為始終堅守的前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