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索攻擊已經成為互聯網的流行病。而完整的安全體系就是勒索流行病的疫苗。”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在出席2021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時表示,數字化的蓬勃發展,讓工業互聯網面臨著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其中日益猖獗的勒索攻擊,是工業互聯網的頭號敵人。為此,他提出政企機構應盡快建立起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再通過實戰化、體系化的常態化運營,就能將勒索攻擊威脅拒之門外。
“僅今年上半年,工業互聯網領域就發生了多起勒索攻擊事件,勒索贖金規模不斷創新高。”齊向東在數博會發表演講時表示,隨著工業互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強安全、弱開放的工業生產系統,和弱安全、強開放的互聯網,會結合得更加緊密,導致攻擊路徑大大增加,安全挑戰更加嚴峻。如果沒有做好安全防護,價值巨大的工業互聯網就成了黑客唾手可得的“香餑餑”。
有數據統計,2020年全球勒索攻擊次數同比增長了150%以上;每次勒索的平均贖金達到了31萬美元。而來自安全機構的一份預測,2021年預計每11秒將發生一次勒索攻擊,全年超過300萬次,勒索攻擊帶來的損失可能高達9000億美金。
齊向東稱,勒索病毒是“自我進化能力”最強的網絡安全威脅之一,一直在不斷產生新的變種;勒索攻擊手法也在不斷變化,各種高級威脅的技術手段在勒索攻擊得到復合型應用;同時,比特幣等匿名數字貨幣的流行,成為了黑客的絕佳工具,勒索贖金越來越高,黑客拿到高報酬后,逐漸細分出更多工種,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安全暴露面不斷擴大,但終端安全防御能力薄弱極易被攻破;在利益驅動下不斷更新的勒索病毒讓防范難上加難;針對性的勒索攻擊,從攻擊手法上看完全是APT級別……這些都加大了勒索攻擊防范的難度。但勒索需要尋找目標,完成使命,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齊向東表示,“如果有我們有一套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對勒索攻擊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進行檢測,就能發現蛛絲馬跡,快速阻斷攻擊。”
齊向東提出,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是預防“勒索流行病”的疫苗。疫苗能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和記憶性免疫細胞,有效預防細菌和病毒。預防“勒索流行病”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建立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構建一個強大的免疫系統,確保病毒進去之后,能被及時發現,然后集中力量把病毒消滅掉,這樣才能保障業務的正常運轉。目前,很多政府和企業都想建設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但面臨著“有愿望、沒思路”和“有思路、沒方法”的挑戰,究其本質還是缺乏自主的網絡安全體系框架。
奇安信作為國內網絡安全領軍企業,提出的內生安全框架通過“盤家底、建系統、抓運營”三個關鍵環節,用系統工程改變過去局部整改的建設模式,系統化建設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同時,用具體的“十大工程”和“五大任務”引導網絡安全體系的規劃、建設與運營,最終通過動態綜合的安全防御體系,跑贏漏洞、內鬼和黑客。據了解,奇安信內生安全框架已在百余家大型政企機構落地,并納入到這些機構的十四五規劃之中。
齊向東說,“只要政府企業建立起完整的網絡安全體系,再通過實戰化、體系化的常態化運營,就能將勒索攻擊威脅拒之門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