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
記 者丨施詩
編 輯丨李艷霞
作為歐洲主要經濟體之一,法國、中法關系對中歐關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法國駐華大使羅梁在接受21世紀專訪時表示,2022年,法國即將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這具有重要的意義。“法國需要承擔特別的責任,促進中法關系還有中歐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羅梁表示,盡管疫情令面對面交流受阻,但這不妨礙兩國高層之間的電話與視頻交流。
5月25日下午,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法國外貿部長級代表李斯特舉行視頻會談。王文濤表示,2020年以來,中法兩國元首6次通電話,今年4月共同出席中法德領導人視頻峰會,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為中法、中歐經貿合作指明了方向。
王文濤強調,中法兩國均主張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中方愿與法方凝聚更多共識,共同為世貿組織改革作出貢獻。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協定,希望法方發揮積極作用,推動協定盡早簽署生效。
李斯特表示,法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經貿關系、深化歐中合作,共同推動世貿組織改革,在多邊層面解決全球性問題。法方愿與中方一道積極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推動雙邊貿易平衡發展。
羅梁對記者表示,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將是中法關系的重要議題。
過去三年,法國是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的主要參展國,也曾擔任第二屆進博會的主賓國。對此,羅梁認為,進博會象征著中國越來越強調中國的市場向高質量、綠色環保的產品開放。
中法可以在多個領域加強合作
無論是政府高層往來,還是文化交流,中法兩國的溝通并未因疫情而擱置。此外,中法兩國企業的投資活動也日益增多。
據《2020 外商對法投資年報》,2020年中國連續第二年成為法國的第一大亞洲投資來源國。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已控股超過900家法國企業,在法國本地雇傭超過50000名員工。
《21世紀》:如何看待當前的中法貿易關系?
羅梁:在雙邊關系方面,過去兩年發生了很多重要事件。雖然比較遺憾的是疫情暫時造成了面對面交流的困難,但是,從2019年11月馬克龍總統訪華以來,兩國高層通過電話會議、視頻會議成功保持著交流,以及舉辦一系列重要的高層會晤,如非洲經濟體融資峰會(the Summit on the Financing of African Economies)于5月18日成功舉行。
我想強調的是,盡管有保持社交距離的要求,雙方仍然保持了高質量的高層交流。因此,明年法國擔任歐盟理事會的輪值主席國也就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法國需要承擔特別的責任,促進中法關系,還有中歐關系的進一步發展。
《21世紀》:您認為中法兩國在哪些領域可以加強合作?
羅梁:中法關系和中歐關系的一個重要議題是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2019年11月,《中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變化北京倡議》發布。即便是在其他大國缺失的情況下,中法兩國仍然在這個方面繼續推進相關的工作。如今,這仍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因為我們都已經意識到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緊迫性。
5月18日,非洲經濟體融資峰會召開。這是一個發展問題領域的會議。同樣,發展問題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議題。此外,在醫療衛生和獲取藥品方面,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中國加入由法國和歐洲所推動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和"獲取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計劃(ACT-A)"。在所有這些全球議題方面,中法都可以展開特別的合作。
在其他的領域,盡管有疫情的影響,我們仍然保持了文化交流的繼續進行。我們在上海舉辦了中法合作展,如“莫奈與印象派大師展”、目前在西岸美術館舉辦的康定斯基展,以及在不久前剛剛啟動的“2021中法文化之春"。
法國是吸引外商投資的大國,中國是對法投資的第一大亞洲國家。法國希望今后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
《21世紀》:能否請您介紹下中國在法國的投資情況?哪些領域備受歡迎?
羅梁:對中國企業來說,應該意識到法國已經成為對外資最具吸引力的國家。全世界的企業看到法國的優勢、選擇投資法國,其實也是某種程度上在為法國做廣告。
法國處于西歐各大交通要道的中心,而且擁有高質量的基礎設施。法國也具有傳統的優勢,擁有高素質的工程師人才,也擁有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非常有創造力。
另外,法國還有追求卓越生活與藝術的品味。這些都是中國投資者非常看重的因素。今天,法國政府也希望通過我,向中國投資者表示歡迎,歡迎他們到法國投資。
《21世紀》:法國政府提供了哪些政策來吸引外國投資?
羅梁:近些年來,尤其是過去三年以來,法國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改善稅收制度,以及改善營商環境,尤其是在研究和創新領域。針對研發的投資,我們擁有最優惠的稅收政策。
當前,在工作時長和用人成本方面,法國也是西歐國家當中最具有競爭力的國家之一。
《21世紀》:您如何展望中法關系的未來?
羅梁:全球主要的經濟體之間應該需要和諧合作。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別的選擇。
法國和中國相比,應該說是一個相對小的國家。但是法國是歐洲的一大主體,也是歐洲的一大驅動力。再加上法國即將擔任歐盟的輪值主席國,這對歐洲和中國之間的關系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我們有不同的制度,但是我們應該找到一種和諧的對話方式,讓雙方之間的關系繼續發展前進。
進博會是中國更加開放的象征
中法是全面戰略伙伴,法國是中國重要貿易伙伴,也是進博會的重要參展國之一。在第三屆進博會期間以及舉辦前后,超過100家法國企業通過不同活動參與其中。此外,法國曾作為主賓國參加第二屆進博會。
羅梁認為,進博會的舉辦對法國恰逢其時,因為來自法國的高質量的產品可以通過該平臺進入中國市場。“法國參加近兩屆進博會的體驗都是非常積極正面的。”
《21世紀》:過去幾年,中國的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對此,您怎么評價?
羅梁:如今,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在過去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如今的中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基礎設施的質量非常高,在研發領域也取得了很大進步。所以,在這樣一個變化的時期,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享受到的優勢將變得不可持續。
對中國來說,很重要的是要傳達這樣一個信息,中國的經濟將會繼續開放,將會進一步地加強互利互惠、對等以及促進公平競爭。這樣,我們才能夠繼續處于一個開放的經濟環境當中,而開放的經濟環境會帶來一個和平的、更加繁榮的世界。
所以,我們有責任在相互交流中,促進更多的對等性、互利互惠以及更加平等的競爭條件。我們應該往這個方向努力。
《21世紀》:營商環境的改善對在華發展的法國企業有哪些積極影響?
羅梁:法國企業以及其他的國際企業都從中國國內活躍的消費市場當中受益。中國的商業環境也在發生變化。在上海舉辦的進博會就很具有象征意義,它表示中國越來越強調中國市場向高質量、綠色環保的產品開放。對法國來說,這恰逢其時,因為法國正擅長生產高質量的產品,也注重可持續發展。
我們希望中國的商業環境進一步優化,也希望中國市場上的公平競爭以及市場互相開放的對等性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強化。
《21世紀》:法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以哪些領域為主?
羅梁:法國在中國發展的多個行業都是法國的優勢行業,如航空領域、能源。中法的核能合作由來已久。
另外,在消費品方面,法國擁有高質量的產品。法國企業在名牌產品、化妝品、葡萄酒以及各種酒類和美食等方面在中國都發展得非常好。
此外,在可持續發展、能源轉型以及節能和智慧城市方面,法國都有自己的專業優勢,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深化合作的領域。
《21世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法國企業通過進博會進入中國市場。他們對進博會有哪些期待?
羅梁:法國參加近兩屆進博會的體驗都是非常積極正面的。對于法國來說,非常感興趣的一點在于中國的消費升級。因為法國是一個生產質量高、安全性高的產品的國家,我們也希望法國企業能夠從進博會中更多地受益。
《21世紀》:進博會對促進全球貿易關系有何積極影響?
羅梁:進博會傳達了很重要的信息,中國的經濟將會更加開放,中國也正在開放國內的市場。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進博會非常重要,因為中國的經濟性質正在發生改變。
編委:于曉娜
記者:施詩
編輯:李艷霞
監制:向秀芳 方曉茸
拍攝:沈奧凌 蔡姝越 王英旭
制作:李群 蔡姝越
翻譯:錢盈盈 (實習生)
配音:古瑞浩瀾(實習生)
海報設計:張穎
新媒體統籌:丁青云 曾婷芳 賴禧 黃達迅
出品: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本期編輯 黎雨桐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