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沖擊,中醫藥在抗擊疫情的整個過程中,包括預防、治療和康復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各行各業開始穩步復蘇之際,中醫藥產業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近期,中醫藥行業利好政策頻出,帶動中醫藥產業高速發展。5月13日,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支持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指出將充分利用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等現有渠道加大支持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力度,支持基地拓展國際營銷渠道,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中醫藥國際影響力。
東莞證券分析指出,隨著未來商務部有序擴大基地范圍,更多符合條件的中醫藥企事業單位都有望被認定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建議關注已被認定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有望直接受益的同仁堂(600085,股吧)、天士力(600535,股吧)等;關注擁有獨家品種、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市場開拓潛力的中藥企業,如白云山(600332,股吧)、云南白藥(000538,股吧)、以嶺藥業(002603,股吧)、片仔癀(600436,股吧)、華潤三九(000999,股吧)等。
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中藥板塊股價行情大漲,31日持續走高,吉藥控股(300108,股吧)漲幅1.86%。仁和藥業(000650,股吧)漲幅1.57%,云南白藥漲幅0.72%,該股盤中一度漲停。此外,,馬應龍(600993,股吧)漲幅3.48%,健民集團(600976,股吧)、廣譽遠(600771,股吧)漲幅超5%。
值得一提的是,步長制藥(603858,股吧)作為國內中藥行業龍頭之一,截至31日,報收23.53元,漲幅2.57%,成交額2.50億元,總市值268.61億元。據了解,步長制藥早在2018年,就制定了“從銷售型向科研型轉換”、“從天然藥物(中藥)向全醫藥產業鏈轉換”、“從本土化向全球化轉換”三大轉型戰略。在大健康轉型戰略的推動下,步長制藥借助中醫藥行業利好政策扶持,深化三大轉型戰略布局,在立足中藥的同時,布局并深挖生物制藥領域。
統計數據顯示,步長制藥近幾年研發投入逐年增長,其中2018年和2019年和2020年研發支出合計分別為5.76億元、6.39億元和7.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4%、10.87%和35.18%。與此同時,研發支出在總營收中的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達到4.51%。另據2021一季度報披露,2021年一季度,步長制藥研發費用為0.78億元,同比增長62.58%;銷售費用為16.51億元,同比下降18.78%。一增一降,體現了步長制藥的轉型進程。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步長制藥已形成以專利中成藥為核心,立足心腦血管市場、覆蓋中成藥傳統優勢領域、聚焦大病種、培育大品種的立體產品格局,也成了國內領先的心腦血管中成藥生產企業。
受益于中醫藥利好政策扶助支持,步長制藥將在發揮原有行業領軍企業頭部優勢的同時,落地戰略轉型布局,成為中國醫藥(600056,股吧)行業龍頭企業、全球優秀的制藥企業。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