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由890新商學企投會主辦的企投中國行系列活動在鄭州舉辦。作為企投中國行的第二站,企投會攜手群象島,邀約河南眾多優秀企業家,以“企投生態·組織能力構建與人力管理”為主題,旨在助力河南省企業發展,幫助企業家思維升級,了解如何用企投思維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活動現場,群象島創始人路明先生首先作了發言。不僅介紹了吳曉波老師創辦890新商學企投會的歷史進程,也講述了自己在2017年是如何遇到企投會并為此成功發展群象島的故事。他提到“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企投會的思維不只是一個人的單一思維而是聚集眾多優秀企業家的理念和思想共同進步成長。他希望可以通過更多地舉辦類似的活動,給河南企業家帶來發展啟迪,也表示愿意與890新商學企投會有更深度地鏈接。
企投會卓立院長隨后上臺對《企投家企業與家庭投資報告》進行了解讀。在報告中,她通過描繪新生代企投家的特征,進行了多維度的分析。根據現有會員在企業投資中遇到的類似專業人才制約,政策解讀的能力提升等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說明。
深圳百森智投創始人冉濤隨后進行了關于《企投型組織的能力構建》精彩的演講。他分享了自己在華為的成功經驗,給現場在座的企業家們帶來了一場知識盛宴。
他提出了“如何從積極跟隨者到行業領先者的跨越式發展?”這個問題,通過詳細解說手機,操作性,造車等六個不同領域,結合當今華為所面對的國際問題,來闡述華為是如何打造出堅實的核心競爭力的。
他在演講中,從跨越行業的難點、創始人本身的資源、企業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如何抉擇等方面展開分析,提出了幾個企業在發展和構建的時候需要具備的元素。
第一,如何復制創始人成功的“步伐”,實現從一個人的成功變成倍數增長的團隊成功。第二,新的市場策略的產生——從“農村”包圍“城市”。在巨頭不聚焦的行業,先展開行動,從而在不產生正面沖突的情況下來占領市場份額。 第三,從資源整合到產品打造的轉型,企業將逐步側重于新產品技術的研發以及人才的管理兩個發展方向。 第四,從一個團隊的成功到一個組織的成功靠的是在一個領域聚焦化,進行長期的投入。
冉濤老師結合了去年疫情期間很多中小企業的倒閉案例,強調了“市場需求不會萎縮,只會向強者越靠越近! 因為現場大部分企業家都有相似的經歷,引發了現場企業家的共鳴。
針對企業如何在這種困境下實現逆勢增長的問題,冉濤老師提出了逆勢增長的三大法則:
第一,一個清晰的方向是在混沌中產生的。在戰略上,管理者需要做到“獨斷專行”。第二,用確定性的管理去應對不確定的結果。在核心產品的保證下情況下,加強管理和人才的使用,跟上消費者的習慣變化。第三,“關注人性的惡是善的制度”。強調不能夠感性用人和管理,組建成熟的管理體系。在管理的同時中也不能忘記時刻保持組織活力這件事,因為一個企業文化輸出往往也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之一。
隨后在活動現場舉辦了“豫商企投教研合作基地”的揭牌儀式,這次落地不僅是為企業賦能,也是對河南企業家進行思維升級。同時,企投會成長營九期啟動儀式,會場氣氛十分火熱。
之后吶客物聯董事長兼庖丁堂創始人呂俊濤,河南富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巖,大山教育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張紅軍,楷林控股董事王如民等人,分別從大消費,教育,地產及汽車四個領域,進行了深度剖析與討論。
在企投眾論環節中,河南富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巖分析了現今“造車熱”的現象。他認為,新能源的發展是必然現象,“2025年新能源車占比20%,到45年將會有40%的占比”。
另一個近期社會熱點話題關于“教育內卷化”的問題,大山教育創始人兼董事會主席張紅軍進行了生動的分享。從國家政策,到如何提高教育企業的競爭力和規范化,展示出了作為優秀企業家的前瞻性和深入思考。
同時,在活動現場企投會院長卓立對話了四位河南優秀的企業家,談到了他們對于VC和PE的態度,以及他們是如何利用資本的力量去進行布局的。
據悉,企投中國行是890新商學企投會在2021年的重點項目,將結合企投會十大區域分會和合作伙伴資源,在全國具有產業特色的多個城市舉辦。每場企投中國行都將會結合地方產業特色,邀約企投會知名導師,與地方優秀企投家溝通互動,為企投學理體系融入更多產業維度,也幫助當地企業家快速更新對于企投的理念和認知。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