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各推一輛嬰兒車,旁邊還跟著一兩個小娃,這是以色列街頭司空見慣的場景。
一般說來,伴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提升,生育率恐下跌,形成反比。放眼世界,以色列確是例外。
隨著經濟增長,以色列近30年的生育率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略微提升,超過了3,這意味著以色列女性平均一生生育的小孩數量超過了3個。這一數值不僅僅讓以色列在發達國家中一枝獨秀,甚至還超過了其他像伊朗、沙特這樣的地區大國。
35歲的以色列婦女阿維娃(Aviva)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以色列,一家有3個小孩幾乎是“標配”,如今她已經生育了2個,生不生第3個孩子,對她來說應該是時間的問題,而不是抉擇的問題。
生育率一枝獨秀
根據以色列中央統計局的數據,在1991年時,以色列的生育率為2.91,到2016年和2017年時達到了峰值的3.11,此后有所下降,最新可得的數據為2019年的3.01,依然高于1991年的水平。
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1991年時,以色列的人均GDP為13201美元,2020年的數據為43689美元,早已步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以色列的生育率也是一枝獨秀,不僅大幅高于1.6的平均水平,更是高出排名第二的南非0.6。
長期以來以色列政府一直把猶太民族的人口問題與國家安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有大約600萬猶太人死于大屠殺,這一數量超過了戰前全球猶太人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1948年以色列建國之后,總人口只有80萬,且被周邊人口百倍以上的阿拉伯國家所包圍。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避免民族生存再度遭遇危機,以色列政府從一開始就相當重視人口問題,首先是鼓勵全球猶太人移民以色列,其次就是刺激生育。
如今,以色列周邊嚴峻的安全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以色列實行普遍義務兵役制,如無特殊情況,猶太人無論男女,都需要服兵役,參與可能發生的戰爭,面臨著傷亡的可能性,為此以色列父母潛意識里也愿意多生幾名子女,分攤潛在的風險。
根據最新的統計,在2020年底以色列人口已經達到了929萬,是1948年建國時的11倍。
文化與技術相輔相成
除了宏觀的國家安全因素外,猶太民族在傳統上就相當重視生育與家庭的建設,這一傳統觀念幾乎沒有受到經濟發展和外來思潮的影響。
比如,在以色列,生育率最高的是教條遵守猶太教戒律的極端正統派社區,他們堅信“多子多福”,人均生育率達到驚人的7.1。同時,猶太民族家庭關系緊密,祖父母大多愿意盡自己所能來照護孫輩,減輕年輕父母養育小孩的壓力。同時,根據第一財經記者在以色列生活的經驗,以色列城市和社區有很多開放的兒童游樂設施。
除了傳統和文化因素外,技術手段也是以色列提高生育率的重要因素。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試管嬰兒技術就已經在以色列得到應用。同時,以色列也是世界上唯一為45歲以下婦女的生育治療提供公共資金的國家。根據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在2020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稱,這項政策對生育率的貢獻值高達0.13。
不過相比大方的生育治療補貼,以色列對于夫婦直接發放的育兒補貼則相當“吝嗇”。按照2021年最新的標準,以色列國家保險局為一對夫婦的第一個孩子每月發放152以色列謝克爾(約合299元人民幣)的補貼,第二至第四個孩子為192以色列謝克爾(約合378元人民幣)。以色列物價高昂,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的經驗,152謝克爾的補貼幾乎只夠一個人在飯店就餐一次的費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