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黃芳華 編輯丨吳大郎
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優酷、騰訊、愛奇藝腳下的路越發泥濘。
6月3日的網絡視聽大會上,炮轟聲和叫苦聲此起彼伏,聳人的言論背后,長視頻平臺的焦慮和支絀顯而易見。
2017年的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中,優愛騰被列為商業視頻網站第一梯隊,騰訊孫忠懷也曾在那時候,對長視頻充滿信心,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概再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幾個平臺都會進入到盈虧平衡或者是盈利模式!
四年后,優愛騰沒有迎來新的春天,2021年的最新報告發布了一個重要的結論:短視頻平臺行業地位首超所有綜合視頻平臺。
面對短視頻崛起,用戶注意力和時長大舉遷移的形勢之下,網絡視聽的整個行業邏輯更是發生了巨變。優酷樊路遠直言,“我們三家什么時候能盈利?按照現在的生存環境,盈利指日可待那是癡心妄想。”
唇槍舌戰越激烈,優愛騰“衰老”的跡象也許越明顯。一些評論甚至已提出發問:長視頻還有多少明天?
01
「優愛騰」急了,對手根本不是彼此
只有永恒的利益,沒有永恒的朋友。
6月3日,優酷、騰訊、愛奇藝三家燒錢斗了數年的老對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抱團,將矛頭對準了以抖音、快手、B站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
優酷樊路遠率先開炮,“希望B站能一直把原創的短視頻,當成是自己的主要發展目標!
“原創”論,成為長視頻平臺試圖對B站等UGC內容平臺的發展進行“卡脖子”戰術的關鍵詞。
意圖也很明顯,通過建立“短視頻先授權再使用”的規則,以版權之名來向短視頻平臺收費,并進一步扼住流量上游出口。“像打擊酒駕一樣打擊侵權”,效仿了著名的“像打擊酒駕一樣打假”,則更是對短視頻侵權入刑的呼吁。
將這次集體“批斗”帶向高潮的言論則來自于騰訊副總裁、騰訊在線視頻首席執行官孫忠懷:“短視頻平臺的個性推薦實在太強大了,你喜歡“豬食”,看到的就全是“豬食”。
“豬食論”也許是想站在內容生態的道德制高點上,其言外之意則被解讀為對短視頻用戶的貶抑。
2019年,孫忠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以“滿漢全席”、“大雜燴”等詞,比擬長視頻內容品類,以表明在服務6億網絡視頻人群時最大化突破圈層的戰略選擇。三年過去,“大雜燴”似乎未能贏得用戶對長視頻平臺更高的忠誠度,短視頻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地猛進。
這是長短視頻兩個派系的爭斗,更是一個時代向另一個時代表達不甘心。
「優愛騰」三個大佬集體開炮的背景是,長視頻成為資本市場的冷門。樊路遠的無奈是,“三年前多風光,現在不一樣,B站大哥的市值是愛奇藝大哥加騰訊(視頻)大哥加我打個7折。我們三個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小了!
這還不包括已經上市的快手,和未上市的抖音。如今,「優愛騰」三家唯一上市的愛奇藝市值為114億美元,而B站為419億美元。
有評論認為「優愛騰」是“酸了”,但在強烈的危機感和挫敗感下,實際上”「優愛騰」“急了。
在此次的集體炮轟之前,三家已經聯合起來多次動手。
4月9日,「優愛騰」等70余家影視企業聯合聲明,將對短視頻內容中的影視作品剪輯進行版權維權。
4月23日,「優愛騰」等70家影視企業聯合500多名藝人再度發布聯合倡議書,針對當前網上短視頻侵權現象發布具體的維權行動建議和指南。
5月28日B站被抓個正著,「優愛騰」三家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聲明,譴責B站出現老友記侵權盜版內容。
視頻網站三巨頭曾經殺得你死我活,如今槍口一致對外。
近兩年的長轉短無望后,三家視頻網站放棄了正面對決的打法,改為了抱團取暖,版權封鎖的策略,集體炮轟B站、快抖這些“后浪”們。
實際上,「優愛騰」面臨的困境,一部分是受到外部產品沖擊,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行業內卷。
早在短視頻和B站興起之前,「優愛騰」就因為爭奪版權,哄抬價格,搞到影視版權價格直沖天際,十年下來誰也沒拖死誰,還要為自己炒出的泡沫買單。
要知道,三家每年的版權采買費用占了公司運營成本的大頭,而矛盾是用戶的貢獻覆蓋不了這樣大手筆的投入,使得長視頻這門生意做到今天,還是無利可圖。
02
沒錢賺,用戶外逃,長視頻急了
「優愛騰」急了,不過也晚了。
長視頻自身還在虧錢,用戶就要在短視頻的“打劫”下不斷外逃,這種兩頭受氣的滋味,哪能忍?
畢竟,曾經是「優愛騰」們讓其他人嘗到這滋味。隨著視頻網站瘋狂地高價購買影劇版權,自制網劇、綜藝,憑借互聯網降維打擊,傳統電視臺一夜之間變成夕陽產業,這故事也沒有過去幾年。
這中間,也包括一些“小動作”。比如像樊路遠的坦誠,
“長視頻平臺草創期也經歷過野蠻生長,誰家的節目好,我們就盜來播一下,說你侵權了,36小時下線,但流量已經收割完了,下線也沒用了,F在又來一波,可能是輪回吧!
時代的輪回下,視頻網站沒想到自己成為了“前浪”,面臨著被拍到沙灘上的危險。
「優愛騰」在短視頻領域也沒少折騰。不論“豬食”與否,幾家也曾搶著吃。
2019年起,愛奇藝已經陸續上線了包括吃鯨、納逗、好多、劃拉等多款短視頻APP,優酷在去年1月發布短劇短綜招募令,而騰訊更押了更大的注,在整體業務層面,一口氣上線了包括微視、閃咖、QIM、DOV、貓餅等在內的14款短視頻APP。
抖快的刺激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根據資料顯示,從2018年4月起,微信、QQ以“短視頻整治”為由,開始了對頭條系產品長達三年的持續封禁和分享限制;另一方面,自己則大幅發力,重新啟動已經被關閉一年之久的微視,并高調推出微信視頻號,無論哪個,誓要跑贏。
騰訊的“短視頻保衛戰”無疑給孫忠懷帶來很大的壓力。而實際上,他曾數次將機會拒之門外。
據晚點報道,騰訊看點的內容生態負責人向騰訊視頻開口,想獲得騰訊視頻的綜藝、影視劇版權內容,這個提議被孫忠懷直接否決,理由是,“這是騰訊視頻的核心資產!
早年微信在做公眾號的時候想過做視頻內容,團隊在第一時間找到騰訊視頻!膀v訊視頻提了自己的要求:如果要我們承擔帶寬費就必須允許在公眾號視頻前加貼片廣告。”
騰訊視頻也有底氣,近些年來憑借版權采買,以及閱文集團的IP輸出,在長視頻領域的絕對優勢讓騰訊“舒適”了很久。
根據南方都市報的報道,截至2021年4月22日,存量版權上,劇集互聯網版權大盤8826部中,騰訊覆蓋4715部,覆蓋率53%;存量國產過億的電影互聯網版權399部中,騰訊覆蓋327部,覆蓋率82%。
舒適圈被打破時,故事卻不得不繼續講下去。在2021年Q1財報中,騰訊提出了新的戰略說法,通過騰訊視頻與微視的合并,用短視頻的能力進一步助力長視頻業務的發展,提升自制內容的生產能力,以進一步擴充騰訊旗下的IP內容庫,并且提供可讓創作者改編的視頻素材。
看起來,長視頻、IP、自制,仍然是騰訊視頻的戰略方向,而短視頻則被定位成為資源“內循環”的補給。
IP的飯畢竟太好吃了,通過投資、并購,騰訊視頻對影視劇及綜藝行業形成了極強的把控力,熱播劇《三十而已》的制作方檸萌影業、《脫口秀大會》制作方笑果文化、古裝劇《千古玦塵》制作方西嘻影視背后均有騰訊的投資。
近乎壟斷的局面對行業以及制作方帶來深遠的的傷害,一個直觀的例子就是今年三月《若你安好便是晴天》的裸播(無線上平臺)事件。
而自制劇、自制綜藝同樣挑戰頻現:唯流量、明星而論的制作方式,以及頭部IP的虹吸效應,讓影視劇行業浮躁,內容質量下降,引發諸多社會問題。
在孫忠懷的“豬食論”后,著名編劇汪海林作為傳統影視劇行業的典型人物迅速表態,認為騰訊在文化領域對于打造流量明星、制造垃圾內容、產生天價片酬都負有直接責任。至于盲目追星問題下的倒牛奶事件,粉絲打榜事件,平臺在其中的誘導嫌疑難辭其咎,行業邏輯則面臨根本性的質疑。
03
補救已晚,被迫從戰略內卷到走到了戰略同盟
「優愛騰」爭奪十年,燒錢是最大的“法寶”。三家巨頭平均每年要投入超過200億在內容成本上,騰訊視頻2018年到2020年投入超過500億的制作成本,孫忠懷還表示未來3年要投入近1000億元用于內容費用。
高內容成本導致「優愛騰」連年虧損。
數據顯示,2015-2020 年,愛奇藝凈虧損分別為 26億元、31億元、37億元、90億元、103億元和70億元,6年累計虧損已經超過 350 億元。
視頻網站的收入主要來自于兩項:廣告和會員費用。
廣告營收下滑使得平臺對廣告的“創新”層出不窮,片頭廣告、劇中廣告、“會員專屬廣告”讓用戶不厭其煩,無法cover成本之外,對用戶留存增長也帶來了更大危機。
目前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的月活用戶均超過5億,騰訊視頻不相上下,優酷稍微落后。易觀19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三家用戶的獨占率均不超過20%。
更嚴峻的是,視頻網站的月活和會員用戶見頂。愛奇藝Q4財報數據顯示,訂閱會員規模為1.017億,不增反降。第三季度末,愛奇藝會員數量為1.058億。而2019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數據則是,愛奇藝會員數量達到1.07億。
實際上,2020年第一季度愛奇藝會員數量達到1.19億的高點后,第二第三季度都開始呈現下滑,分別為1.05億、1.058億。
內容成本居高不下,會員和廣告兩項核心收入空間見頂,漲價、“收費創新”就成了長視頻網站收割用戶的新手段。
2020年11月,愛奇藝安卓端黃金VIP月卡、季卡、年卡分別上漲5.2元、10元、50元;連續包月、包年的費用分別上調至19元、218元。
騰訊視頻隨后宣布漲價,今年4月,騰訊視頻正式宣布會員價格將上提,其中連續套餐會員價格將調整至包月20元、包季58元、包年218元,非連續套餐會員價格將調整至月卡30元、季卡68元、年卡253元。
互聯網行業的規則是,如果玩家依然較多且各方絕不能實現盈利,就會存在很高的收購合并可能性。
2020年6月,傳出百度將出售愛奇藝股權,而擁有另一家長視頻平臺騰訊視頻的騰訊則是受讓方;當年11月,愛奇藝再次傳出阿里、騰訊否認收購股份的傳聞。
今年以來,互聯網反壟斷的持續推動,導致「優愛騰」通過合并止損可能性降低,不過,這卻為三家聯合對外帶來了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優愛騰」在內容發行業務之外,互相之間的聯合發行變得越來越多,關系變得曖昧。比如前段時間的熱播網劇《贅婿》和熱播綜藝《哈哈哈哈哈》,便是愛奇藝和騰訊視頻聯合制作或發行,這在之前大多是某個平臺獨家。
同質化嚴重,用戶重疊高,市場體量的停滯和收縮,讓「優愛騰」一度陷入瘋狂內卷。
一般來說,一個行業從興起到沒落有兩個同質化嚴重的時期,一個是早期的野蠻發展階段,另一個是沒落期。「優愛騰」為代表的長視頻,無疑是經歷十年的探索之后,還沒有達到鼎盛,便開始進入沒落期。
樊路遠在視聽大會上哀求道,“多關注關注我們,畢竟我們為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但市場行為下,用戶用腳站隊。畢竟,太多的互聯網企業憑借后期的市場優勢收割用戶,被用戶不滿情緒之下拋棄,先驅變成先烈的企業多不勝數。
此外,失去流量和商業化變現故事「優愛騰」,還在近年失去了內容生態的故事。
優酷與youtube首音相似,在上市時期還被對標為中國版youtube。獲頂格發行的優酷上市當日上漲了161%,創五年來美國證券市場上市首日股價漲幅之最。
實際上,「優愛騰」各家都曾經推出過扶持UGC創作的計劃。但由于“「優愛騰」”頭部綜藝虹吸效應明顯,產品設計上更是缺乏優秀的訂閱導流意識,再加上貼片廣告模式抬升用戶的點擊成本,難以培育起優質的UGC生態。
以至于多年時間中,市場都認為中國UGC視頻生態的風口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等待。而這條巨頭多年沒有跑通的路,被當時還不起眼的小眾視頻B站做成了。
換言之,「優愛騰」陣營從高光的互聯網寶座進入到尷尬境地——在“視頻+”變現能力上不如直播電商,在用戶時間獲取上遠不如短視頻,在視頻生態上不如UGC社區。
眼下,「優愛騰」從戰略內卷到走到了戰略同盟,更是被迫無奈,但這個“戰略”在不斷被稀釋。一旦失去內容價值、用戶信任,長視頻就連“活著”也是一種奢望。
- END -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牛刀財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