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道 什么是智能魔鏡?對著一面“鏡子”鍛煉,是否和對著手機APP或跟著電視屏幕鍛煉效果趨同?
運動博主李先生通過實際體驗解答了這一問題。“朝前看去,你的面前是教練,旁邊是自己在鏡子里的倒影,二者交叉重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動作是否和教練一樣,加上運動追蹤系統,就可以提示你運動的準確性。”李先生說。
在“健康”及“顏值”兩大剛需背景下,我國健身房的市場規模逐年上升,艾媒咨詢數據顯示,未來5年的市場增長率約將達至20%。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健康的訴求越來越高,傳統健身行業已然發生巨大變化,家庭健身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一大趨勢,健身賽道也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
而智能健身器械的出現對健身體驗也帶來改變。
一面健身魔鏡解決的不只是場景、成本等問題,站在這面魔鏡前,你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鏡面上的攝像頭和傳感器捕捉,這些信息會成為判斷標準,會通過屏幕里的AI教練實時指導你的動作姿勢。
從2018年開始,在智能技術驅動下,家庭健身智能產品陸續走進市場,Peloton、Equinox、SoulCycle、Tonal、Hydrow等相繼上線了各式各樣的家用健身產品,并且越來越多的產品融入到居家場景中。
在國內,成立僅兩年的中國本土健身科技公司FITURE成為風頭最勁的品牌,在資本的助推下,自FI-TURE魔鏡率先登場后,市面上目前同類產品已有數十款。
《中國消費者報》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諸多健身鏡產品硬件外觀差異不大、功能高度接近,而價格偏高。如FITURE智能魔鏡要7500元,億健智能健身架價格要6999元。這些智能魔鏡整體價格不僅遠遠高于其他家居鍛煉硬件設施,甚至和有些健身房的年卡費用持平。
健身魔鏡對于健身人群到底有多大吸引力呢?
今年4月,FITURE在北京國貿商城開出首家魔鏡旗艦店,這也是國內智能健身鏡領域的首家線下門店,也吸引了一些健身愛好者前去體驗。
曾去門店體驗的網友“黑鳳梨”表示:“健身魔鏡有瑜伽、普拉提、力量塑形等課程還可以AI交互,外觀比較炫酷,還可以在家隨時開練。”
網友“飛哥”則認為,這樣一款價格高昂、功能單一的智能鏡無法代替線下健身房和私教。在他看來:“沒有創新的產品設計及提供居家健身的新玩法,只是把教練裝進鏡子里的魔鏡,可能還算不上是一個顛覆性設計。”
隨著萬物互聯的時代到來,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飛速發展,讓健身市場逐漸向科技化轉型。不少新型健身房通過智能化設備、設備管理 APP、云平臺及后臺管理系統等,構成一站式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征信、大數據行業專家安光勇對《中國消費者報》表示,技術的發展使家庭智能健身產品不僅可以模擬大部分個人運動,甚至可以模擬更多團體運動,打破了空間的限制,甚至開始沖擊時間的維度。“智能健身產品不再受到周圍環境的制約。同時,隨著市場進一步發展,給生產企業帶來的規模效應,最終能夠大幅降低其成本,讓普通家庭也能消費得起。”
安光勇認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云鍛煉”這一新的文化氛圍,讓原先可能枯燥、單純重復的運動,變得豐富多彩。即便是非專業選手,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享受頂級健身教練的指導。
安光勇同時認為,這一市場還有較長時間的成長期。不少行業競爭容易陷入價格戰。而企業需要打造具有品牌競爭的產品,走出這個惡性循環。(王小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