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歐菲光(002456,股吧)發布了關于未來五年(2021-2025 年)戰略規劃,表示將立足光學主業,深耕光學優質賽道,并且不斷開拓新領域,發展新業務,向產業鏈上游延伸。
對于未來五年,歐菲光定下了三項戰略目標:智能手機業務穩中求進,保持市場領先定位;智能汽車、VR/AR、安防等新業務開拓進取,收入占比顯著提升,成為公司新的增長動力;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發揮產業鏈整合能力,堅定不移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發展。
按照業務劃分,未來,歐菲光將主攻智能手機、智能汽車和新業務三大板塊。
高端化+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鞏固光學龍頭地位
歐菲光成立于2002年,迄今已走過近20個年頭,距離上市也有11年了。經過20年的發展,歐菲光從一個蹣跚學步的嬰幼兒,成長為一個強壯健碩的大個子——光學領域的龍頭企業,2019年攝像頭模組出貨量位列全球第一,2020年繼續領跑。
最近幾年,歐菲光持續加碼研發投入,比如2019年就在研發上投入了26.16億元,2020年達23.51億元,并且在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美國、日本、韓國、及歐洲等地建立創新研發中心,擁有各行業一流研發人員近5000名。
伴隨著強大研發能力而來的是產業化的高歌猛進。目前,歐菲光已成為業內雙攝和多攝模組的主流供應商,以及三攝模組以上產品領域國內目前具備研發和量產能力的主要供應商之一。
不僅如此,從2017年后,歐菲光就進軍切入鏡頭賽道,向光學產業鏈上游延伸,并連續攻克鏡頭業務的多個關鍵節點。尤其是,2020年以來,歐菲光在鏡頭的研發上加快速度,7P 108M光學鏡頭順利完成小批量驗證,從1300W突破到1億像素,突破了高端鏡頭技術壁壘,達到了目前行業超高水準,成為國內一流光學企業。
在產業化的角度看,歐菲光2020年光學鏡頭產品出貨量1.90億顆,同比增長41.20%,良率持續提高,逐漸成為公司在光學賽道的第二成長曲線。
除此之外,3D ToF已經成為智能手機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Yole預測,3D攝像頭在智能手機中的滲透率將在未來幾年大幅上升,2025年將達到70%,市場空間廣闊。安卓陣營有望較快普及3D ToF技術方案并推向市場。而歐菲光從2017年起便布局該領域,積累了大量的技術專利,只待風口的到來。
在五年計劃公告中,針對智能手機業務,歐菲光寫到,“持續研發投入,大力發展高端鏡頭、高端攝像頭模組等光學核心業務,以及3D ToF、指紋識別等微電子核心業務。穩中求進,積極拓展新客戶,逐步鞏固和提升市場份額,保持全球光學光電領域龍頭地位。”
深耕智能汽車,開拓新領域,新增長引擎呼之欲出
智能汽車,是歐菲光五年規劃的第二大重點業務。
歐菲光在公告中寫到,公司將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度布局自動駕駛、車身電子和儀表中控,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
智能汽車是當下最火熱的賽道是什么,小鵬、蔚來、理想、威馬等自不必說,百度、華為、滴滴、小米、360等都相繼以各種姿勢入局,甚至還包括恒大。
智能汽車能“火”,不是偶然。一方面,智能手機市場逐漸飽和,甚至大盤持續萎縮,智能汽車又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的移動終端,也被視為下一個萬億美元級公司誕生的行業,另外一方面,伴隨著智能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智能駕駛產業鏈中的諸多環節都在迎來新的投資機遇。
智能駕駛系統是智能汽車區別于傳統汽車最核心的增量部分,可分為感知層、決策層以及執行層。
由于執行層更多的是升級適配,因此智能駕駛帶來的增量部件市場主要在感知層和決策層,也就是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以及芯片、計算平臺等的增長前景最為強勁。據國金證券(600109,股吧)測算,中國乘用車市場智能駕駛(傳感和決策層)的增量空間到 2025 年將達到 2208 億元,到 2030 年達到 5000 億元市場規模。
自2015年入局以來,歐菲光以車載攝像頭為重點業務,并不斷向ADAS(高級駕駛輔助系統)、車身電子、車聯網等智能汽車的戲份領域輻射,產品包括中控屏、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等硬件產品,以及ADAS、車身電子等智能駕駛系統集成產品。
經過6年的發展,歐菲光積累了強大的技術實力,已取得20余家國內外車企的一級供應商資質,并開始出貨。
比如,目前,智能汽車市場上的低速雷達傳感器配置以超聲波雷達為主,而歐菲光研發的短距毫米波雷達不僅能實現近場、低速檢測,且各項指標處于業內領先水平——在探測范圍、速度、角度等方面超越超聲波傳感器,實現汽車準確判斷周圍環境、減少擦碰等情況;對低速時的MEB(緊急制動)有跨越式的性能提升;并且,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造價與超聲波雷達相當,但在低速短距性能上遠高于超聲波雷達,同樣達到了業內領先。
該產品的發布,讓歐菲光一舉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全棧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從ADAS攝像頭到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等硬件產品,再到系統軟件和算法,在“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智能汽車領域,歐菲光早早布局、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卡住了有利的身位。
新業務:多元布局,徹底打開想象空間
除了鞏固原有的智能手機賽道中的龍頭地位,大力發展智能汽車業務板塊外,在五年規劃中,
歐菲光還將持續加強新型技術領域產品的開發,多方位布局VR/AR、無人機、安防、工業、醫療、運動相機及等新領域光學光電業務。
光學鏡頭具有較強的下游聯動性,行業的發展與下游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緊密相關。伴隨著5G、機器視覺、物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中的滲透,智能家居、無人機、VR/AR設備、運動相機、安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都在不斷擴展著光學鏡頭應用領域的廣度和深度。
比如在安防領域,中金企信國際咨詢《2020-2026年中國光學鏡頭市場競爭策略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顯示:預計到2021年全球安防鏡頭出貨量將達到2.82億只,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
而中國視頻監控占全球四成,是安防領域競爭的主戰場。據國家發展、公安部等九個部聯合推出的《關于加強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的若干意見》,預計未來五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2%-15%,2021年中國視頻監控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元。
再比如AR/VR。在經歷了早期的熱捧、隨后的遇冷后,5G商用正推動著AR/VR正進入新的增長階段。第三方報告顯示,全球AR/VR鏡頭在2019年至 20205年期間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4.65%。
安防、AR/VR等下游應用領域的迅猛發展,將拉動上游光學鏡頭產業的高速增長,而作為光學龍頭,歐菲光未來的價值想象空間,無疑就此徹底打開。
歐菲光表示,借助高速增長的行業市場規模、良好的客戶儲備、先進的研發能力等核心優勢,歐菲光欲將新領域的收入占比明顯提高,使之成為企業新的增長引擎。
三大板塊、一站式光學服務,未來可期
為確保五年戰略規劃落到實處,歐菲光表示,未來將繼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緊盯行業發展新技術趨勢,集中力量進行技術創新突破,強化前瞻性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導入,保持技術領先地位。
另外,還將在現有業務基礎上,規劃未來發展路徑和產業布局,持續優化商業模式,“輕資產重研發”,實施精細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同時,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發揮產業協同效應,拓展眾多新應用領域。
以光學產業穩健發展為基礎保障,企業將加速發展智能汽車及新領域等創新業務,并向產業鏈上游延伸,開拓新市場,構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三大板塊的業務架構體系,提升自有完整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光學服務。
未來五年,未來隨著智能手機的進一步發展,智能汽車普及率的加速提升,以及VR/AR、無人機、安防、工業、等新領域的快速增長,作為國內當之無愧的光學龍頭,進入新階段的歐菲光,成長性值得寄予厚望。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