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于6月10日發布,將在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探索路徑、提供范例。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共同富裕是改革開放的最終目標。浙江省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在探索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方面,成效明顯,具備開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基礎和優勢。同時,也需要補短板、補弱項,具有廣闊的優化空間和發展潛力。
他表示,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提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意味著我們進入新發展新階段,實現“共同富!笨傮w條件已經初步具備!肮餐辉2皇瞧骄髁x,也不是吃‘大鍋飯’,浙江的發展經驗說明,‘共同富!且尭嗟娜藚⑴c勤勞致富、發展致富、改革致富,最終實現先富帶動后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受訪者供圖
浙江將成為全面推進共同富裕省域范例
新京報:你認為,這次提出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跟以往的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有什么區別?
遲福林:首先,改革開放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也是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的發展目標。
浙江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在城鄉居民收入、公共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融合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基礎。在高質量發展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說明浙江在改革發展上將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當前,無論是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還是自由貿易港,側重點都是從高水平開放的層面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而浙江在高質量發展中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是在一定發展基礎上,從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統籌城鄉區域發展、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探索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為全國做出一個重要的示范。
新京報:為什么選取浙江省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
遲福林:浙江在探索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具備開展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基礎和優勢。
比如說,浙江面積、人口具有一定規模,既有城市也有農村,代表性較強;浙江富裕程度較高,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次于上海和北京,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63倍;城市居民收入連續20年、農村居民收入連續36年居全國各省區第1位。
此外,浙江的城鄉發展的均衡性較好;民營企業占主體地位,改革創新的意識較強。這些都是浙江的重要優勢。
在這些年的發展過程中,勤勞致富、發展致富、改革致富,已經成為浙江的一條基本經驗。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將有利于為全國實現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通過開展示范區建設,及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能為全國其他地區分梯次推進、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示范。
實現“共同富!笨傮w條件已初步具備
新京報: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有哪些問題比較關鍵?
遲福林: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我想有幾個問題很重要。首先是堅持發展優先,繼續在改革發展中探索出一條新路子。
其次,高質量發展主要還要靠改革創新基礎上的發展。例如,民營經濟已成為浙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重要載體,在此基礎上,怎么更好地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使人們更堅定地在改革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成為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中之重。
此外,如何及時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也需要關注。
新京報:浙江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有什么需要補充的短板?
遲福林:浙江有很好的基礎和優勢,但確實還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浙江如何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通過優化城鄉結構,在推進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進程中縮小城鄉差距,是需要加快補齊的一個短板。
其次,要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程,更多地在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上下功夫;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確保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全民、兜住底線、均等享有,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此外,民營經濟是浙江市場經濟的主體,如何進一步通過優化營商環境,保持民營經濟的活力,增強發展后勁,使民營經濟在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中起到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是一項重大任務。
新京報: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提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有什么重大意義?
遲福林:“共同富!笔俏覈M入新發展階段的一個重要目標。改革開放已經40多年了,我國已經初步具備實現“共同富裕”的總體條件。
提出“共同富!,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路線的一個根本體現。共同富裕,絕對不是搞平均主義,也不是搞大鍋飯,而是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通過先富帶動后富。在這個新發展階段,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如何融合、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結構調整如何結合,是浙江要重點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
經濟發展不僅意味著國民經濟規模的擴大,更意味著經濟和社會生活品質的提高。因此,如何走出一條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路子很重要。在新發展階段提出“共同富!,也說明我們堅定了信心,明確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發展目標:以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為重點,打下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并且在經濟增長、經濟結構、城鄉結構、社會結構上做出必要的調整。
將在促進民營經濟穩定發展等方面起示范作用
新京報:在新發展階段,怎么理解“共同富!保
遲福林:我想,首先就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明顯縮小貧富差距。我國目前城鄉差距、貧富差距還比較大。為此,要加快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第二,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務和重要途徑是要逐步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尤其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由此,讓城鄉居民共同分享社會發展成果。
第三,要以經濟發展來促進社會結構調整,不僅由此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而且要為中長期發展打下一個更好的基礎。
第四,共同富裕是建立在改革體制機制的基礎上實現的公平可持續發展。浙江的發展經驗證明,要讓更多的人參與勤勞致富、發展致富、改革致富。通過市場的力量加上政府的有效調節,使更多人有參與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富裕水平。
更重要的一點,在新發展階段實現“共同富!保绕湓跀底纸洕鷷r代,要通過科技創新、技術創新等新技術手段,讓人們過上更高品質的生活。
新京報:為支持浙江示范區建設,《意見》中強化政策保障和改革授權,這會不會與長三角經濟帶爭搶資源?
遲福林:我想這種狀況可能會出現,但不用擔心。在長三角經濟帶中,浙江處在一個重要的位置,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會吸引一些企業和高層次人才流入,這也會加快長三角地區的整體發展。
浙江先行先試,對長三角地區有更大的拉動和促進作用。因為長三角地區的其他省市與浙江的發展情況比較相似,我相信浙江在加快發展的同時,長三角地區的其他城市也會朝著同一個目標共同發展。
浙江的高質量發展,將輻射長三角經濟帶,包括城市化與城鄉一體化、中等收入群體倍增、公共服務等方面,擴大實現共同富裕的范圍,長三角經濟帶將在引領我國民富優先和共同富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新京報:浙江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區,未來會如何帶動共同富裕?
遲福林:我想主要是示范和促進兩個方面。首先,浙江在改革創新發展方面將起到重要示范作用。比如說,民營經濟主要是在市場中產生,如何形成更好的市場環境、如何促進民營經濟穩定發展等,浙江在這些方面會起到示范作用。在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過程中,浙江將產生更多的中等收入群體,由此為實現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基礎。
其次,浙江的發展和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城鄉結構、消費結構、產業結構、科技革命、綠色革命融合起來,將進一步促進新一輪的產業變革、科技變革和綠色革命等。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
最新評論